王銀娥,女,陜西西安人,中共黨員,西安文理學院《唐都學刊》主編、編審,中國人民大學訪問學者,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理事,陜西省高校學報研究會常務理事,廣西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評審專家。
1987年7月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分配到西安文理學院《唐都學刊》編輯部工作至今。1996—1997年在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班學習,2002—2003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訪學。從事《唐都學刊》編輯出版工作36年,愛崗敬業(yè)、履職盡責。2000年初,被學校任命為《唐都學刊》副主編,9月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學報編輯”,12月晉升為副編審;2006年獲“全國社科學報優(yōu)秀主編”,12月晉升為編審;2008年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事業(yè)突出貢獻獎”;2015年,被任命為《唐都學刊》主編,兩次獲“陜西省高校社科學報優(yōu)秀主編”;2019年獲陜西省及全國高校社科學報“玉筆獎”。
2000—2015年,擔任《唐都學刊》副主編,組織編發(fā)有主題的兩組文章十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005年,依照學校相關領導安排,全程參與“《唐都學刊》創(chuàng)刊20周年慶典”大會的籌備工作及“名欄建設座談會”的準備工作,提議、協(xié)助設計、編輯出版了《唐都學刊二十年風雨歷程》紀念冊。
2015—2023年,擔任《唐都學刊》主編,從選題策劃到欄目創(chuàng)新,再到欄目主持人制度的確立;從邀約專家、學者論作到轉載率及影響力提升至歷史新高;從提議籌辦“《唐都學刊》創(chuàng)刊30周年慶典”及“《唐都學刊》漢唐研究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到這兩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以及《唐都學刊》創(chuàng)刊30周年??木庉嫵霭?;從策劃“‘新冠’防控中的相關倫理問題探究”一組筆談文章到該組文章的刊發(fā);從籌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專題文章到這組文章的編發(fā);從組織“中國式現代化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專題研究”一組文章到該組文章的發(fā)表,等等,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先后在《唐都學刊》《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理論導刊》《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齊魯學刊》《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西安財經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60余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3篇(原發(fā)于《唐都學刊》),被《光明日報》學術理論版摘錄1篇。8篇獲省級及全國學報研究會、市委市政府獎勵。出版著作兩部:《萃華齋筆耕錄》(2005)、《新時代道德、哲學論稿》(2019),均得到西安文理學院優(yōu)秀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的資助,均由三秦出版社出版。主持完成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虛擬世界環(huán)境下網絡非誠信治理路徑探究——基于制度倫理學的視角”(13L042);主持完成西安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1項:“西安網絡輿論環(huán)境治理機制研究——基于制度倫理學的視角”(19X11);參與省級項目3項。
2014年4月20—24日,赴韓國參加了由韓國倫理學會、中國倫理學會、韓國學中央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22次韓中倫理學國際學術大會”,中韓兩國學者圍繞大會主題“東西方思想與倫理教育”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和交流;與時任中國倫理學會秘書長、本刊“倫理學研究”欄目主持人孫春晨教授,一同贈送會議韓國主辦方《唐都學刊》并拍照留念(此照即為參會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