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年
我國以飲食文化為題材的文藝作品汗牛充棟,爭奇斗艷。然而,由一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統(tǒng)曲目演繹而成的節(jié)氣菜譜,且“大曲要眉,小曲要味”,實屬罕見。
海州五大宮調(diào)是古海州及海贛沭灌地區(qū)人們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自明代開始廣泛流傳,傳唱不衰,是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項目,其代表作《饞嘴大娘》以第一人稱的表達方法將海州民間從正月至臘月一年四季二十四節(jié)氣的節(jié)令菜肴呈現(xiàn)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這一用吃踐行飲食真諦,借音樂詮釋文化精髓之舉,為中華節(jié)氣菜添枝加葉,助力發(fā)聲。
海州人自古將會吃、好吃、貪吃之人稱為“饞嘴”,嘴饞至極為“饞癆鬼”,用今天流行語可稱之為“資深吃貨”?!娥捵齑竽铩啡?5段,唱腔達150余句,共呈現(xiàn)四季菜點110余道,是海州名菜大典、美食大全,是一份珍貴難得的菜單名譜。
菜肴特色的表現(xiàn),菜系風格的形成,多以物產(chǎn)為依據(jù)。古海州“山珍海味遍云臺,蝦魚鱉蟹取不盡,五谷雜糧,瓜果時蔬,雞魚肉蛋應有盡有。”本土食材充盈豐富,地域特征非常鮮明,《饞嘴大娘》的唱詞中將地方食材的個性和特色逐一呈現(xiàn)。如列舉“三月里正當令”的海產(chǎn)就有“彤蟹、對蝦、熬過加吉魚”,還有魚籽、淡菜、大蝦仁等。這些不僅反映傳統(tǒng)地方食材的豐富多樣,更顯示海州人“貨吃當時”“不時不食”的飲食崇尚和生活品位。
茶食,據(jù)《土風錄》稱“干點心曰茶食”。茶食主要原料為面粉、油、糖三大類,通過油炸、烘烤、蒸、煎等方法制成。
《饞嘴大娘》一口氣唱數(shù)茶食20余道,南北方茶食應有盡有。如糕類8種:芝麻糕、茯苓糕、玉帶糕、桂片糕、棗泥糕、夾沙糕、綠豆糕、香沙糕;餅類有麻餅、大酥餅、麻酥餅、椒鹽餅、桔餅子;還有各種酥類如糖黃酥、條酥、桃酥以及蜜棗子、雪餃、餅干、洋糖果子、金剛蹄……這些茶食有許多本身就是古海州傳統(tǒng)食品。茶食多糖多油,精巧別致伴茶而食,侑茶的功用突出。茶食既可休閑又可養(yǎng)老。海州自古有“早頭腦,晚夜宵”之俗?!霸珙^腦”指早上起床前的“茶食”,“晚夜宵”指晚飯后上床睡覺前的一次加餐,多為長者、體弱多病人群的營養(yǎng)補充。《饞嘴大娘》中所提到的“煨百合”“葷油泡糕”“煨老母雞湯”,包括“云臺山上葛藤粉不要洋糖多擱冰糖”等等,都是老海州養(yǎng)老敬老的滋補首選,更是延年益壽的長壽之膳。相傳“彭祖大壽星,葛粉調(diào)雉羹”“早沖葛粉,晚上煨百合,山藥煮水桂(冷水魚),活到八百八”這些與云臺山食物相關相聯(lián)。
古海州、老板浦的茶食早點豐儉由人,多寡隨意。豐者、多者當數(shù)清嘉道年間兩淮鹽業(yè)商總黃應泰,他在海州為官期間每早先食燕窩一盅,又喝參湯一盞,再食雞蛋兩枚。此雞蛋是以“參術等物”飼養(yǎng)的雞所生,故“每枚紋銀一兩”。燕參尋常味,雞仔大不同。個園名聲大,早點更出眾。
主食指傳統(tǒng)餐桌上的主要食物,與副食菜肴相輔相成。而點心指正餐之前的小食,世俗例以小食為點心?!秴窃洝酚浱凄崅馂榻戳艉?,家人備夫人晨饌,夫人謂其弟曰:“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庇纱丝芍c心古時亦指晨饌。古時女子早晨化妝是件十分繁瑣的事,在治妝中途先進點心,以表達點點心意,待置完妝后再進早餐?!娥捵齑竽铩分辛信e點心二十余種。海州人舊時飲食習慣,尤其在農(nóng)是“村晴天農(nóng)忙三頓飯,雨天農(nóng)閑二頓飯”,這種“忙時吃干,閑時喝稀,不忙不閑干稀搭配”的湊合應對,體現(xiàn)海州人簡樸的鄉(xiāng)風民俗。海州人主食以米面為主,以米飯、饃頭、大餅居多,點心只屬于主食的輔助。海州人一日三餐喜歡湯湯水水,如《論語?雍也》中所說的“一簞食,一瓢飲”一樣,飲和食形影不離,干和稀難分難舍。吃主食有湯有水吃得舒坦,有一種踏實感。
《饞嘴大娘》中作主食的米飯?zhí)岬健鞍钻衙赘娠垺?,還有湯湯水水的雞湯小寬面、貓耳餃子、三漿粥、桂面粥等面食。湯湯水水與多種干食餅類的搭配,也體現(xiàn)主食的豐富多彩。由麥面做成的各式食物稱餅,是北方人的主要食物,如鍋盔餅、蘿卜絲小餅、油暄餅等,干與稀、葷與素的搭配十分合理。尤其“大卷子泡蹄肚湯”既納饞又過癮。在《饞嘴大娘》中列舉的主食點心還有三鮮包子、溏心雞蛋癟子、回籠火腿粽子、油包子、油餃子、油饅頭、油夾子、油滋子、油麻花、炕雞蛋餃子、烤牌餅等等。面食的花式品種多樣,主食的豐富多彩,都在不同節(jié)令里分別呈現(xiàn)。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種文化孕育一種飲食風格。飲食背后的文化意義遠遠超出吃這個最基本定義。《饞嘴大娘》中對古海州的土菜、家常菜用濃厚的鄉(xiāng)音土語原汁原味進行傳唱?!凹页!?,首先是對食物原材料的選擇“尋常習見”且“不煩遠求”,可手到擒來。其次是由生變熟的制作方法簡單易行,輕而易舉。食材易得、制作簡單,有些盡管土得掉渣,但傳統(tǒng)老味道比華而不實的喜新厭舊更有現(xiàn)實意義。因為果腹療肌的初衷、滋潤舌尖的本意、原汁原味的粗茶淡飯都來自這方水土的季節(jié)轉換。
《饞嘴大娘》彰顯的地域特色十分突出,呈現(xiàn)的地域差異非常明顯。將海州祖祖輩輩吃慣的土菜、家常菜精挑細選、薪火相傳。其中“過寒菜燒蟹籽豆腐”,是用海州特有的兩種食材,雖家常燒法,卻別味異香。在臺灣的海州籍老者,回憶起童年吃過的蟹籽豆腐,發(fā)出“老來夢想兒時菜,人生到此復何求”的感嘆。他記憶中的蟹籽豆腐“脂如琥珀,膏比酥油,和蛋細攪。文火燉稠,凝成金鑲玉飯,光艷宛若丹榴。巧婦精烹侍膳,名庖奉客珍饈,旁村嫩蔬,味勝鮑鰌。目睹純潔,舌嘗松柔,嘉賓頻頻伸箸,老饕個個涎流,滿盤堆金砌玉,片刻風卷云收。美肴吾朐夸獨步,佳味飲譽滿海州”。又如“黃花菜燒豆腐泡子”,黃花金條根根,裹金包銀塊塊,油炸成泡入味適口,相伴成趣妙不可言。還有“海米拌燙薺菜”,燙拌并舉,時令家常。溫水淡干取其鮮,熱燙冷拌得其爽,佑酒侑食皆成肴。在《饞嘴大娘》中,土菜家常菜還列舉水蘿卜皮燒干貝、冷熗小蝦撒胡椒面、老騍豬肚肝腸等,大眾氣息更濃郁,更讓人目食一味,終身回香。至于其中的汪豆腐、脹雞蛋、燙海蜇、炸排骨、蝦米青豌豆?!廖都页*毦咛厣K晕兜纻鞒胁煌耆谟谄涫欠裾?,貨吃當令、不時不食才是“識時務”的首選。
菜系風格就是菜系的獨特標志,風格源于特色,又止于特色。海州味道,山海特色,不南不北,亦南亦北,“和羹之美,在于合異”。魯菜南下,淮揚菜北上,在山海連云間相遇、駐足、融合,南北共治一爐,形成別具一格的朐海風味。地方風味形成的特色菜在集各派各幫眾味之長的同時,不僅需要有文化的美食家“添油加醋”,更離不開“饞嘴大娘”們的口傳心授。盡管她們土生土長、看家守業(yè),沒有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經(jīng)歷,更沒有享受過“食前方丈”燕鮑翅參等豪華盛宴的場景,但她們有全年365天一日三餐的家常便飯,春夏秋冬二十四節(jié)令的年節(jié)食俗,婚喪嫁娶、禮尚往來的周旋應對,正是她們的執(zhí)著和堅守,將地方風味傳承成俗,將特色菜傳世成名。“饞嘴大娘”將老海州時令特色菜,分春夏秋冬四季唱“想”:
春想:雪里蕻燒蟹籽豆腐、煨豬蹄筋、燒海參擱點肉圓子、鍋灰餅拌大椒。
夏想:火腿燉老母雞湯、油炸排骨燙海蜇、糯米粽子蘸洋糖、老騍豬肝腸泡油饃。
秋想:軟兜長魚、炒仔雞、蔥姜蒜炒田螺、葛藤粉。
冬想:煨肘子肉、薔薇河刀魚燒辣蘿卜、干炸團臍螃蟹燒野鴨子、烤牌羊肉火鍋。
《饞嘴大娘》對地方風味的傳唱,突出表現(xiàn)在食材的特有、烹調(diào)方法的特殊、主輔料搭配的特別?!疤亍闭菍Σ讼碉L格的彰顯,如烹調(diào)方法的特別,與正常方法的不同,唱詞中在表現(xiàn)菜肴特色時先后出現(xiàn)汪、燙、煨、斬、熬、腌、炕、沖、泡、打、生熗、回籠等十多種與眾不同的制作方法,這些獨特的烹調(diào)方法成為它風味流派的重要特征。
《饞嘴大娘》在表現(xiàn)菜肴特色時,尤其注重主副食、葷素食、干濕的搭配,曲調(diào)中節(jié)奏的變化,唱詞中“啊、啦”等虛詞的反復運用,將詞曲絲絲入扣,將美食美味渾然一體,加重了對特色的彰顯。有許多菜肴的絕配稱得上獨具匠心。如大卷子泡蹄肚湯、紫頭鰱魚辣蘿卜燒、黃魚干子燒豬肉、油炸糯米粽子蘸洋糖、洋糖葷油泡糕,雖都用洋糖卻一蘸一泡,而沖“云臺山葛粉”用的是“冰糖”。又如蝦子肉斬湯坨子加粉條、掛面粥撒青蒜苗、雞湯小寬面等在干濕搭配的同時與“海蟶韭菜芽子”配套,飯與菜一并呈現(xiàn),既為湯面,又為澆頭蓋面,面面俱到。
《饞嘴大娘》所呈現(xiàn)的傳統(tǒng)菜式,市井民食“古風今韻并存,精雅粗獷皆備”。尤其通過“饞嘴大娘”的口傳,用鄉(xiāng)音土語將海州民間吃喝等俗事傳唱得風情萬種。美食養(yǎng)身,音樂暖心??梢赃@樣認為:真正的美食在當?shù)兀數(shù)氐拿朗吃诿耖g。美食與一切美的藝術一樣追求真善美,民間原汁原味的食物都來自這方水土的真情、善舉、美意。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具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志堅”的力量。從中國飲食文化典籍的史載中,我們發(fā)現(xiàn)《饞嘴大娘》其歷史價值和社會影響盡管難與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李斗的《揚州畫舫錄》相提并論,但就飲食文化區(qū)域的完整性、連續(xù)性、層次感而言,三部典籍分別代表金陵、揚州、海州所呈現(xiàn)的官府菜、宮廷宴、民間食三個不同層面的飲食文化特征。《饞嘴大娘》會吃的經(jīng)驗之談,會唱的音樂之聲,繪聲繪色所“饞”出的并不是好吃大娘的個人嗜好,它表達了歲月和時代的文化積淀,傳唱著“山海并長,滋豐味美”的特色優(yōu)勢,鄉(xiāng)味一口解鄉(xiāng)愁,鄉(xiāng)音一曲傳古今,這正是海州五大宮調(diào)和中華節(jié)氣菜兩個“非遺”項目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