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貴
安祺喜歡貓。我不知道這種喜歡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可能她生來就喜歡。
我小時候家里養(yǎng)狗,但從來沒養(yǎng)過貓。狗可以看家護院, 還可以陪小孩兒玩耍,而且狗對主人非常溫順,常常成為小孩兒欺負和發(fā)泄的對象。而貓則不同,貓骨子里是清高、孤傲的,讓人很難產生親近感。印象里農村很少有人養(yǎng)貓。
安祺喜歡貓,喜歡到無以復加。
最初她喜歡看關于貓狗的畫冊和動畫片,不過我對此并沒有在意,因為小孩都喜歡。但從上小學開始,她就開始動員我同意讓她養(yǎng)貓。我當然不同意,一口回絕,我怕貓都來不及呢,怎么可能養(yǎng)貓! 但她并不氣餒,開始經常磨我。
我以為她不過是小孩子一時興起,很快就會忘掉,但事實證明我錯了。
興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師。不知道她從哪里學到了大量關于貓的知識,每天晚上睡前她都拉著我給我講貓。學校里組織精彩兩分鐘演講,就是讓每個孩子上講臺講故事,時間兩分鐘。她講的最多的,就是貓。講完了,每次都要加一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能同意我養(yǎng)一只貓。”
后來她就不滿足于光給別人講故事了,開始付諸實際行動,用平日積攢的零花錢買貓糧,然后自己到小區(qū)、陶然亭公園和法源寺等地方喂流浪貓。對此我是極力阻止的, 不為別的,就是怕她被流浪貓抓傷。然而安祺并不聽我的勸, 依然執(zhí)著地堅持喂流浪貓。
由于她對貓的了解,也因為她的愛貓行動,她儼然成了班級里的貓專家,而且居然有了自己的幾個粉絲。她把幾個同學兼粉絲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家愛心公益公司——“濾貓公司”。她自任“董事長”,其他同學分別被任命為“鏟屎部總經理”、“銷售部總經理”、“成本部總經理”等等,就連我和她媽媽也被強制在公司里“謀”了一個職務。
“濾貓公司”并不是空殼公司。孩子們制作了募捐箱,上面歪歪扭扭的寫著“ 捐出一份錢, 救助一條命” 。周末的時候幾個“ 公司領導” 抱著募捐箱一起到陶然亭公園高高興興地去募捐。雖然每次募捐的錢不多, 但孩子們都很開心。募捐款全部用來買貓糧, 所有錢糧支出一并在公司微信群里公示,做到“財務透明”。
我終于沒有禁得住安祺的磨,最后還是同意她養(yǎng)了貓,一只灰色的英國短毛貓。成年的英短臉又大又圓, 所以給他取名“ 包子” ?!?包子” 剛出生一個月就離開媽媽到了我家,現(xiàn)在已經三歲半了, 體重最高達到14 斤, 臉也已經變得圓圓的完全成了大“包子”了。
安祺還不滿足?,F(xiàn)在又到一個致力于流浪貓救助的非營利性組織“天佑流觴”當志愿者,參與關愛流浪貓的宣傳和救助等活動。
她對于貓的愛心是無限的。這不禁讓我想起特蕾莎修女說的那句話: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 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
10 月4 日是世界動物日,安祺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采訪?!耙坏┠銢Q定收養(yǎng)一只流浪貓,那無論如何請不要拋棄它。” 她說,“你可以不喜歡流浪貓,但請不要傷害它。”我沒想到一個11 歲的孩子能說出這種話來,但這就是她心里所想。
安祺喜歡貓。我現(xiàn)在知道,這種喜歡是與生俱來的,或許她前世就是一只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