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瑯嘉 LIU Lang-jia;王剛 WANG Gang;郭鑫 GUO Xin
(深圳大學,深圳 518060)
為提升學校硬件水平,緩解學位不足壓力,政府正大力推進中小學校改擴建,中小學校改造項目的投資規(guī)模不斷增大。中小學校改擴建項目包括對中小學現有建筑的改造、移除、修繕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的修建,學??傮w的規(guī)劃以及原有各相關配套專業(yè)改造升級等也屬于其范疇[1]。實踐中中小學校改造項目的效果參差不齊,不乏一些支出巨額但改造效益甚微的項目。因此,有必要展開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后評價,以提高政府投資決策效益,也為今后的中小學校改造項目的建設管理提供指導。
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后評價是指在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建設完成或運營后,從項目目標、項目過程、項目效益與項目可持續(xù)性等方面對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建設全過程進行系統性評價。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是項目后評價成功的基石[2]。通過查閱有關規(guī)范和政策文件、項目調研、專家咨詢等途徑分析中小學校改造項目特點,在遵循系統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可比性原則、定量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原則的基礎上,針對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解析后評價內容特征,構建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見圖1。
圖1 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
層次分析法是由運籌學專家Saaty[3]提出的一種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多準則決策方法,被廣泛運用于多目標決策中,能夠有效地輔助進行權重分析。本文邀請14 名政府相關部門、高??蒲袡C構、咨詢機構等工程建設行業(yè)相關領域專家利用satty1-9 標度法給指標打分并判斷其重要程度,由此構建出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后評價的初始判斷矩陣。
經計算,判斷矩陣一致性比率CR 都通過了一致性檢驗,最終得出指標體系的綜合權重,如表1 所示。其中,決策事項、決策程序、決策達成三項指標的綜合權重最大,說明投資決策階段項目必要性和可行性技術及經濟論證是否充分,立項、評估、審批是否符合基本建設程序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工程內容和規(guī)模是否合理對項目的建設效果影響最大。
云模型是由我國學者李德毅院士提出的一種能夠反映定性與定量之間的過渡,彌補傳統概率論和模糊數學不足的一種發(fā)生器算法[4]。云模型因其自身處理模糊和隨機性的優(yōu)勢被廣泛地應用到各個領域,如風險評價、土地評價、交通流量預測和智能配電網評價等領域。
在確定評價體系的指標及權重后,需對項目或指標的評語集V 進行表示,即運用云參數來表示權重和評價語集。具體思路是根據定性的語言描述確定每個人評語中的云模型數字特征,通過正向云發(fā)生器來獲得該項目的標準云層及評價等級,最終獲得適用于該項目的標準云圖。
將評語集的有效論域U 劃分為m 個評價值對應子區(qū)間,其中第n 個子區(qū)間為,該區(qū)間的云模型數字特征計算公式如下:
本文根據建設項目的成功程度將評價標準劃分為五個等級,評分取值范圍設定為[0,100],分值與項目成功程度成正比,共分為五個評價等級:“失敗”“不成功”“基本成功”“比較成功”“非常成功”,表2 為各項目評價等級的劃分及對應的云模型特征參數。
表2 綜合評價云模型等級的劃分
本文的綜合后評價結果是借助Matlab 軟件來生成項目評價云圖,通過與標準云圖的評價等級圖的直觀對比來判斷出綜合評價的隸屬等級,確定實例評價的結果。
深圳灣小學(現名為海濱實驗小學)位于深圳市南山區(qū)深灣一路與白石二道交匯處,建設用地位于深圳灣小學校區(qū)東側。根據概算批復文件,深圳灣小學改造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一座體藝綜合場館,建筑面積約6149.74m2,其中地上面積3495.06m2,地下室面積2654.68m2,框架結構,地上2 層,地下1 層,功能主要有平戰(zhàn)結合停車場、體育館、多功能廳及體育辦公室等,首層架空形成公共活動場地,并利用本次改擴建對校園環(huán)境進行綜合整治。項目總投資5162 萬元,于2017 年2 月開工,2018 年9 月竣工。
3.2.1 二級指標云模型的確定
本文邀請10 名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專家及政府投資項目相關的管理人員來對項目進行判斷打分,每個指標的滿分為100 分,每項指標的表現越好,分數就越高。將打分結果代入公式(1),最后確定出對應的云模型數字特征,如表3 所示。
表3 深圳灣小學改造項目二級指標云模型數字特征表
3.2.2 一級指標云模型的確定
根據二級指標數字特征及權重代入公式(2)計算得出深圳灣小學改造項目一級指標的數字特征值,如表4所示。
表4 深圳灣小學改造項目一級指標云模型數字特征表
3.2.3 綜合云模型的確定及評價結果分析
根據一級指標數字特征及權重代入公式(3)計算得出深圳灣小學改造項目綜合云模型的數字特征(Ex,En,He)為(88.94,2.67,0.74),借助Matlab 可繪制出項目綜合評價的云圖,如圖2 所示。洋紅色云代表深圳灣小學改造項目綜合評價云圖,與標準云圖對比可知,深圳灣小學改造項目云圖介于“比較成功”和“非常成功”之間,更貼合“比較成功”,則該項目最終評價等級為“比較成功”。
圖2 深圳灣小學改造項目綜合評價云圖
從表4 中各一級指標的云模型參數可知,投資決策評價(B1)、效益效果評價(B3)、可持續(xù)性評價(B4)三個維度的得分較高,項目的建設管理評價(B2)得分較低。這表明該項目前期決策依據充分,立項目標清晰明確,項目建設目標總體已達成,且項目投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項目建設設計、技術方案實施效益效果較好,單位功能投資合理,學校建成運行后對所在地的文化發(fā)展、社會教育、文體活動等產生促進作用,資源節(jié)約及環(huán)境保護措施落實到位,且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可持續(xù)性和生態(tài)效益可持續(xù)性。但項目建設管理階段存在建設管理文件不規(guī)范、進度控制差、合同管理及執(zhí)行不規(guī)范、工程驗收未按要求完成等問題,導致建設管理評價得分較低。因此在后續(xù)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應注意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建設單位嚴格按照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開展報批工作,相關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建設工程的監(jiān)管,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辦法及處罰措施,以實現項目建設品質的提高。
針對進度控制、項目結決算評分水平最低的兩個項目建設薄弱環(huán)節(jié)提出以下建議:
①做好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充分調研場地情況,合理制定工期;②制定獎懲措施,加強建設管理工作。③強化雙算主體責任,嚴格雙算時限要求,轉變重建設輕收尾的思想;④全面推行施工過程結算,縮短雙算工作時間,探索試行強制工程結算機制。
中小學校改造項目一般是為了滿足基礎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政府作為投資者主要以社會效益為目標,受益者為廣大人民群眾,因而其具有公益性。但由于中小學校改造項目的公益性,使得項目在竣工使用后,并不像其他項目一樣被關注投資決策效益、項目建設效果及后期運行使用等情況。因此,能否對中小學校改造項目進行科學的后評價尤為重要。
本文從項目投資決策、建設管理評價、效益效果評價、可持續(xù)性評價四個維度確定了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后評價的指標,建立了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指標賦權,簡潔實用。并引入云模型,通過云參數反映各指標實際情況,通過云圖直觀展示項目后評價結果,使得評價結果更準確、更直觀,提高后評價的科學性。將模型應用于深圳灣小學改造項目后評價中,得出其后評價結果為“比較成功”,與實際情況相符,驗證了評價體系的實用性。通過各維度的評價結果可以發(fā)現,前期決策程序推進緩慢、項目進度控制差、項目結決算未及時完成、建設管理文件不規(guī)范等是影響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建設效果的主要問題,在后續(xù)項目建設過程中,應注重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以提升中小學校改造項目建設效果、提高政府投資決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