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勇毅
《本草綱目》言:百藥水為先,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水是百藥之王,水是營養(yǎng)之首。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飲水衛(wèi)生健康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國人對喝水的需求從“喝到水”變成了“喝好水”,喝干凈水、喝健康水的理念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凈水器逐漸成為國人的標配,也正促使凈水器市場越做越大,普及率越來越高。然而一邊是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市場挑戰(zhàn)越來越大,國內凈水器市場面臨一個風口的新抉擇。
由于技術和品牌效應,目前國內凈水器市場的品牌集中度日益提高,并已筑成較高的行業(yè)壁壘,新品牌和雜牌很難入局并分到蛋糕。新注冊的相關企業(yè)數量在2016年時一度達到30450家的峰值,到2021年只剩下4100家,可見市場已逐漸飽和,市場優(yōu)勝劣汰組合加快。
曾有一段時期,國內凈水器處于“野蠻生長”狀態(tài),虛假宣傳、夸大其詞導致行業(yè)魚龍混雜、亂象叢生。在國家政策不斷規(guī)范與強管下,市場大浪淘沙優(yōu)勝劣汰明顯。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出臺和完善,如《水效領跑者行動實施方案》《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關于進一步加強節(jié)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通知》等文件相繼頒發(fā),對整治凈水行業(yè)的亂象起到較大的凈化作用,行業(yè)進入加快洗牌階段,促使各大品牌的產品進行優(yōu)化組合迭代升級,推動市場發(fā)展。
由于技術和品牌效應,目前國內凈水器市場的品牌集中度日益提高,并已筑成較高的行業(yè)壁壘,新品牌和雜牌很難入局并分到蛋糕。新注冊的相關企業(yè)數量在2016年時一度達到30450家的峰值,到2021年只剩下4100家,可見市場已逐漸飽和,市場優(yōu)勝劣汰組合加快。
截至2022年底,國內凈水器線上市場在售品牌數量為290多個,線下品牌接近100個,其中線上TOP10品牌的份額占比達到79%,線下市場頭部品牌更為集中,線下份額占比高達90%,包括國際品牌和國內廠商。國際品牌方面,A.O.史密斯、3M、通用電氣等公司,在國內凈水器市場擁有相當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其中A.O.史密斯占據線下市場主導地位;國內品牌方面,安吉爾、聯合利華旗下的本土品牌沁園、美的COLMO等公司在凈水器市場中占有較大的份額,安吉爾位居第二,沁園和COLMO之間的第三爭斗激烈,2022年卡薩帝、方太等傳統廚電品牌在進軍凈水器行業(yè)后也取得較大發(fā)展,市場份額逐漸上升。
凈水器已經從“軟需”漸漸變成“剛需”,品牌高端化趨勢明顯。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國內線上凈水器的主銷市場仍在1500~3000元,其中2000~2500元市場份額提升明顯,主要由1000G+大通量產品帶動;線下6000元以上市場份額增加,線下高端化趨勢加快。如安吉爾、艾歐史密斯、COLMO、東芝、霍尼韋爾等品牌的多級過濾直飲機,價格基本位于6000元到10000元間。
伴著中高端價格日益走高,大通量也逐漸受國人歡迎,成為目前行業(yè)的主要趨勢之一。大通量已經由600 G、800 G發(fā)展到1000 G和1200 G,甚至有的企業(yè)推出了1600 G和1800 G的凈水器。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2年線上1000 G、1200 G通量的產品份額同比分別上漲了14.9%、5.1%,其中1000 G和1200 G產品在線上的占比從2021年的7.3%提升到23.8%,2023年1~3月1000 G和1200 G產品在線上的占比亦進一步提升了。
時下國內凈水器的產品功能聚焦在大通量、低廢水比、加熱功能、零陳水、雙出水、高水效等級等方面,其中1000 G/1200 G大通量、3/1廢水比、加熱功能、零陳水屬性、雙出水、高水效等級,是企業(yè)在生產凈水器新品開發(fā)時主要考慮的技術方向。
隨著消費者健康用水理念的不斷升級、家電技術持續(xù)進步,國內凈水器市場已經從1.0時代進入4.0時代,從單一功能到凈熱一體再到擴充多種功能場景的飲水體驗,凈水的應用場景逐漸從原來的日常飲水到茶飲咖啡、嬰兒奶粉等“喝凈水”場景,再發(fā)展擴充到洗菜、做飯、洗衣服等“用凈水”場景。如今消費者可以通過一臺機器實現多種飲水體驗,例如冰水、熟開水、咖啡茶水、氣泡水等,實用和便捷一步到位,消費者體驗度越來越好。
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上,用戶對場景購買和套系購買的認知和接受度正在加快提升,凈水器打破單品思維,客廳場景、廚房場景、衛(wèi)浴場景中均已融入凈水器范疇中,在不同場景下產品實現能源混配,熱水器、凈水器、采暖重構了全屋的用水生態(tài),打通生活用水、烹飪用水、飲用水等家庭用水需求。目前,海爾三翼鳥和安吉爾均推出了全屋用水解決方案,未來應該還會有更多品牌圍繞“全屋凈水”這一大場景進行布局,也為凈水器再打下一片新市場。
而隨著個性化多功能凈水器需求的聲量越來越高,新的消費取向也開始漸漸展露風采。儲熱式凈水器,與即熱式凈水器、臺上加熱式凈水器亦多頭并進,掀起了家庭“帶加熱凈水器”的消費新風尚,成為凈水器領域頗具潛力的新增長極。
凈水企業(yè)需要打造凈水場景認知,教育用戶在生活中用水需要與凈水結合起來,推動家庭全方位配置凈水設施。
隨著國外先進凈水技術的引進,加上凈水企業(yè)長期的實踐和研發(fā),凈水器發(fā)展越來越科技化、智能化。集成水路、AI語音控制、WIFI智能等亦成凈水器一大亮點。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應用,凈水器將朝著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fā)展,實現系統遠程監(jiān)控、產品故障自診斷、自動清洗等功能,可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使用體驗。如今借助IoT物聯網技術,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等電子設備實時遠程監(jiān)控機器的使用狀態(tài)和水質狀況,并且可獲得濾芯更換提醒、TDS值異常提醒等先進功能,從而避免了水質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而凈水器企業(yè)要大力拓展市場,亦要借助信息化數字化以建立和完善O2O產供銷一體化模式,建立以品牌和品質為導向的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的銷售模式,穩(wěn)住市場拓展市場;同時,通過線上線下實現家庭凈水定制化,從而滿足每一個家庭不同的凈水消費需求。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渠道模式已是國內凈水器企業(yè)未來的主要營銷模式。
歐盟、美國等西方發(fā)達經濟體的凈水器滲透率達到了80%以上,2022年,韓國、日本凈水器普及率更是高達95%,幾乎實現了全民普及。相較之下,由于國人對凈水器產品的認知度仍處于較低水平,2022年我國凈水器普及率僅為20%,遠低于主要發(fā)達經濟體。由此可見,我國未來凈水機市場仍有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和潛力。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家用凈水器必將像冰箱、電視、電腦一樣成為家家戶戶的標配。
在凈水器市場中,未來商用凈水器將是增長最為快速的品類之一。我國企事業(yè)單位有2000~3000萬個左右,消費潛力巨大,在學校、醫(yī)院、企業(yè)、機關等公共場所對于健康飲用水需求持續(xù)增長的推動下,無疑將加速商用凈水機行業(yè)的快速增長。
在過去的3年里,由于疫情的持續(xù)沖擊,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速度相對放緩,國內凈水器市場也未能幸免。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歷經寒冬般的三年后,國內凈水器市場已呈復蘇回暖之勢。
2023年一季度線下市場的弱復蘇已為凈水器企業(yè)帶來了信心,但外部環(huán)境中消費仍舊疲軟,凈水器市場的推動仍處于緩慢而艱難的狀態(tài),不過隨著“五一”、“618”大節(jié)的到來,國內凈水器相關市場需求會加快釋放,并迎來復蘇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