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是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范災害風險 護航高質量發(fā)展”。那么,面對各類災害,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防范和處置呢?下面,小時為你送上防災減災“安全手冊”,請查收!
地震來臨
室內避險方法:
◎就近躲避,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面或旁邊。
◎遠離窗戶、鏡子、爐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等。
◎低頭,用手或者其他東西護住頭部和后頸。
注意:就地避險的前提是實在來不及出樓或確認樓不會倒塌,震后要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室外避險方法:
◎遠離煙囪、水塔、高樹、立交橋、高壓線、路燈、廣告牌等。
被困廢墟的處置辦法:
◎保持冷靜,保存體力。
◎盡量挪開臉前、胸前的雜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保持呼吸通暢。
◎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危險物,并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保障生存空間。
◎注意外面的動靜,伺機呼救,如敲擊物體等。
發(fā)生火災
◎冷靜觀察著火方位,確定風向,在火勢蔓延前,朝逆風方向快速離開火災區(qū)域。
◎浸濕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不可乘坐電梯。
◎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
◎若發(fā)現(xiàn)外出逃生線路被封,應立即退回室內,用手電筒、呼叫等方式求救。
◎千萬不要盲目跳樓。
突降暴雨
◎提前關閉門窗,可因地制宜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堆置沙袋等,防止屋內進水。
◎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如必須外出,應繞過積水嚴重地段,避免高壓電線、變壓站等電線集中經過路段。不要走地下通道,不要貿然涉水,警惕水坑、井蓋。
臺風來襲
來臨前:
◎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
◎加固室外易被吹動的搭建物。
◎準備好充電寶、飲用水和食物等物品。
到來時:
◎勿在玻璃門窗、危棚簡屋、臨時工棚附近及廣告牌等高空建筑物下面逗留。
◎盡量避免在靠近河、湖、海的路堤和橋上行走,以免被風吹倒或吹落水中。
◎盡量待在安全的地方,發(fā)現(xiàn)險情及時關閉電源,防止發(fā)生意外。
過境后:
◎事先了解路段信息再出行。
◎撤離返家后,不要隨意使用煤氣。
◎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對受淹的場所做好消毒和衛(wèi)生處理。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