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木洪,唐秋霞,覃 亮
(1 云浮市厚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廣東 云浮 527300;2 肇慶學院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
斑禿丸為OTC-乙類藥,收錄于《中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1],此藥是由地黃、熟地黃、制何首烏、當歸、丹參、炒白芍、五味子、羌活、木瓜等九味純中藥制成,具有補益肝腎和養(yǎng)血生發(fā)、治療脫發(fā)性斑禿等功效[2]。丹參,又叫做赤參,紫丹參,紅根、血參根、大紅袍等等,在治療斑禿有其重要作用,也是本要的主要成分之一[3]。在《中國藥典》中針對斑禿丸其中的丹參成分只有薄層鑒別項,并沒有丹參的含量測定項。為更好地控制斑禿丸的內(nèi)在質量,確保臨床療效穩(wěn)定可靠,本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斑禿丸中丹參酮ⅡA的含量進行研究,旨在為工業(yè)生產(chǎn)及其產(chǎn)品流通控制產(chǎn)品質量提供參考。
LC-20A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LC-2010CHT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XS205電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KQ-300VDE6雙頻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HH-6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常洲澳華儀器有限公司,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
丹參酮ⅡA對照品(110766-200619),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斑禿丸(S08024、S12056、S20845),廣州白云山敬修堂藥業(yè)有限公司;乙醚,廣州化學試劑廠;甲醇,默克股份有限公司;所用水為蒸餾水。
精密稱定丹參酮ⅡA對照品(批號:110766-200619)10.81 mg,倒入50 mL的容量瓶中,小心加入甲醇至刻度,密塞并進行充分搖勻,然后精密量取溶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入甲醇至刻度,密塞并進行充分搖勻,即得(每1 mL中含丹參酮ⅡA 0.02162 mg)。
取斑禿丸一盒,使用打粉機打粉,使用密封袋裝好,稱取斑禿丸(水蜜丸)10 g,倒入研缽中,進行研碎,加入甲醇60 mL,置于水浴鍋內(nèi),加熱回流20 min[4],放冷,使用濾紙進行過濾,把得到的濾液進行蒸干,加入蒸餾水20 mL使殘渣溶解,全部移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充分提取3次,每次使用乙醚為20 mL。提取完畢后,合并乙醚液,放置,直至乙醚自然揮干,得到的殘渣再加入甲醇使充分溶解,并轉移到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釋到刻度,取續(xù)濾液,即得。
除丹參外的其他藥材用粉碎機打碎,依據(jù)藥典中給出處方所示的制備方法制備出陰性對照溶液,再按“2.2”項下方法制成陰性溶液。
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對丹參酮ⅡA對照品進行掃描,用純化水作為空白溶液,掃描范圍定為220.00~320.00 nm,掃描速度定為快速,采樣間隔定為0.2,自動采樣間隔為停用,掃描模式為單個。測定丹參酮ⅡA對照品的最大吸收峰,參考《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確定丹參酮ⅡA的吸收波長為270 nm。
色譜柱:RP-18 endcapped(5 μm)[5];流動相:甲醇-水(75∶25)[6];流速:1.0 mL/min;柱溫:30 ℃;測定波長:270 nm;進樣量:10 μL。
2.6.1 專屬性實驗
吸取斑禿丸供試品溶液、丹參酮ⅡA對照品溶液以及陰性對照品溶液各10 μL,分別注入色譜儀,按2.5項下色譜條件測定,驗證陰性是否有干擾。
經(jīng)過實驗測定(表1),可以確定斑禿丸中丹參在擬定的色譜條件中檢測出丹參酮ⅡA峰,而缺丹參藥材的陰性溶液無干擾,滿足后續(xù)實驗要求。
2.6.2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稱量丹參酮ⅡA對照品0.01081 g至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至量瓶刻度,搖勻,分別精密量取1、2、3 mL至10 mL量瓶;1、3、5 mL至2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至量瓶刻度,搖勻,即得6個濃度(0.01081 μg/μL、0.02162 μg/μL、0.03243 μg/μL、0.04324 μg/μL、0.05405 μg/μL、0.06486 μg/μL)的對照品溶液,各進樣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中按2.5項下擬訂的色譜條件測定。
以丹參酮ⅡA對照品測得的峰面積值(Y)作為縱坐標,以對照品的濃度為橫坐標,從而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694355x-7875.2,r2=0.9999(n=6)。結果表明,丹參酮ⅡA進樣量在0.01018~0.06486 μg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呈良好線性關系,符合外標法定量測定的要求。
2.6.3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濃度供試品溶液,按擬定的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測得丹參酮ⅡA的峰面積,計算面積的RSD。根據(jù)中國藥典中規(guī)定含量測定方法學驗證中關于精密度試驗[7],以及中藥現(xiàn)代質量標準研究對丹參酮ⅡA的含量測定要求,相對標準偏差RSD不得大于3%,結果本實驗關于精密度測得的RSD=0.0426%(n=6),而且在同一色譜條件下連續(xù)6次對同供試品溶液進樣,最后的峰面積大小非常接近,顯示有良好精密度(結果見表2)。
表2 精密度試驗結果Table 2 Precision test results
2.6.4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濃度供試品溶液,從制備后,按含量測定方法吸取10 μL,每隔2 h注入液相色譜一次,測定其峰面積值,共6次,計算面積的RSD。
在擬定的同一色譜條件下對同一供試品溶液在不同的時間段,分別進樣進行含量測定,結果丹參酮ⅡA含量的相對標準偏差RSD=0.0273%(n=6),因此可以認為在12 h內(nèi),供試品溶液中丹參酮ⅡA含量維持基本的穩(wěn)定,即穩(wěn)定性良好(見表3)。
表3 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Table 3 Stability test results
2.6.5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批號的樣品,按“2.2”項下的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平行地試驗6次,記錄色譜圖峰面積,計算面積的RSD。
6份同一個批號的供試品,在相同的色譜條件下分別進行同法測定,最后的實驗結果表明在取樣量相差很小的情況下,丹參酮ⅡA的平均含量是0.033442%,RSD=0.03%,相對標準偏差比較小,沒有超過藥典中規(guī)定的范圍RSD(3%),重復性良好(見表4)。
表4 重復性試驗結果Table 4 Repeatability test results
2.6.6 加樣回收試驗
稱取已知含量的樣品(批號為S08024,0.03347 mg/g)約5 g,精密稱定,置50 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丹參酮ⅡA對照品溶液(0.02162 mg/mL)5 mL與樣品混合,并按“2.2”項下的方法制備溶液,按上述方法配取6份,進樣測定,按外標法計算回收率。
對同一批相同濃度供試品進行6次回收率試驗。對照品和樣品的丹參酮ⅡA含量之和在線性范圍內(nèi),結果表明,6次測得丹參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為97.4%,RSD=0.15%,測得結果不超過規(guī)定的平均回收率95%~105%范圍,表明該方法可行(見表5)。
表5 加樣回收試驗結果Table 5 Sample recovery test results
2.6.7 樣品含量測定
取三個批號樣品(S08024、S1205、S20845),每個批號的供試品平行取兩份,按照“2.2”項下的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吸取三種不同批號的供試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中按“2.5”項下擬訂的色譜條件進行測定。
取三個批號樣品(S08024、S12056、S20845),按擬定的同一色譜條件進行含量測定,結果三個批號的斑禿丸中丹參酮ⅡA的含量略有不同,但是RSD都較小,表明該方法穩(wěn)定,且可行(見表6)。
表6 斑禿丸含量測定結果Table 6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the content of alopecia areata
本實驗確立了斑禿丸中丹參成分丹參酮ⅡA的含量測定的方法。通過采用RP-18 endcapped(5 μm)色譜柱,運用甲醇和水為流動相,比例為甲醇-水(75∶25),并以270 nm為檢測波長測定斑禿丸中丹參酮ⅡA的含量,丹參酮ⅡA濃度的線性關系良好;實驗重現(xiàn)性、穩(wěn)定性、精密度結果良好。該方法為以后的生產(chǎn)及流通控制斑禿丸質量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