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玲,孫敏華,胡 怡,汪 婷,徐 歡,汪 威,殷世彬,汪招雄
(1.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荊州 434025;2.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獸醫(yī)研究所,廣州 510640)
鴨傳染性漿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 of duck)是由鴨疫里默氏桿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感染鴨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敗血性傳染病[1-2]。該病多見于1~8周齡雛鴨,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其特征癥狀為肝周炎、纖維素性心包炎、腦膜炎和氣囊炎,是當前嚴重危害養(yǎng)鴨業(yè)的細菌性傳染病之一,每年給我國養(yǎng)鴨業(yè)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3-4]。在生產(chǎn)實踐中由于抗生素的長期大量使用,越來越多的RA表現(xiàn)出耐藥性,其耐藥譜廣泛且不同的菌株耐藥性存在極大的差異[5]。目前已對RA檢測到氯霉素、氟苯尼考、紅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藥基因,耐藥株的廣泛出現(xiàn),嚴重影響了抗生素防治該病的臨床效果[6-7]。
本試驗從湖北不同地區(qū)規(guī)模化鴨場采集了鴨傳染性漿膜炎疑似病例肝臟,分離鑒定了34株RA菌株,并對菌株進行了耐藥譜分析,測定了氟苯尼考flor基因,為今后湖北省RA的藥物防控提供了近期的實驗數(shù)據(jù),為flor耐藥性機制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
1.1 病料和主要試劑 從湖北荊州、潛江、荊門等地多個患病鴨場采集疑似鴨傳染性漿膜炎肝臟,病鴨均表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解剖可見典型的纖維性心包膜炎、肝周炎等病理變化。胰蛋白酶大豆瓊脂培養(yǎng)基(TSA)和胰蛋白酶大豆肉湯(TSB)均購自美國BD Bifco公司;藥敏片購自中國藥物研究所。
1.2 引物的設計與合成 根據(jù)RAOmpA基因序列設計特異性檢測引物,RA-OmpA-F為ATGTTG ATGACTGGACTTGGT,RA-OmpA-R為CTTCAC TACTGGAAGGTCAGA,擴增片段長度為1119 bp;根據(jù)RAflor基因序列設計特異性檢測引物,上游引物flor-F為ATGACCACCACACGC,下游引物為RAOmpA-R為TTAGACGACTGGCGACT,擴增片段長度為1215 bp。引物序列均由華大基因有限公司合成。
1.3 細菌的分離 無菌采集鴨傳染性漿膜炎疑似病例肝臟,在TSA培養(yǎng)基上劃線接種,37℃培養(yǎng)24~48 h,挑取單菌落于TSB中,37℃振蕩培養(yǎng)16~40 h。
1.4 細菌革蘭氏染色 挑取純化過的單菌落,涂抹于干凈的載玻片,用細菌革蘭氏染色法進行染色,在油鏡下觀察其形態(tài)特征。
1.5 生化試驗 對分離細菌進行葡萄糖、蔗糖、果糖、半乳糖、乳糖、甘露醇和山梨醇,靛基質(zhì)、VP試驗、硝酸鹽還原、硫化氫產(chǎn)生、甲基紅、觸酶、氧化酶等試驗。
1.6 RA的PCR鑒定 取50 μL菌液在沸水中煮5 min作為模板備用,構(gòu)建20 μL PCR反應體系:2×TaqPCR Master Mix 10 μL,ddH2O 6 μL,10 μmol/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模板2 μL。PCR反應條件:94℃預變性8 min;94℃變性30 s,55℃退火1 min,72℃延伸90 s,共30個循環(huán);72℃終延伸1 min。PCR產(chǎn)物在瓊脂糖凝膠電泳后于凝膠成像下觀察。
1.7 藥敏試驗 取200 μL菌液均勻涂布于TSA平板上,待菌液吸收后,在平皿上均勻貼上藥敏紙片,37℃培養(yǎng)16 h,測量、記錄結(jié)果。
1.8 RA氟苯尼考耐藥基因PCR鑒定 取50 μL菌液在沸水中煮5 min作為模板備用,構(gòu)建20 μL PCR反應體系:2×TaqPCR Master Mix 10 μL,ddH2O 6 μL,10 μmol/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模板2 μL。PCR反應條件:94℃預變性8 min;94℃變性30 s,58℃退火1 min,72℃延伸90 s,共30個循環(huán);72℃終延伸1 min。PCR產(chǎn)物在瓊脂糖凝膠電泳后于凝膠成像下觀察。
2.1 鴨疫里默氏桿菌培養(yǎng)特性 分離的菌株在普通培養(yǎng)基和麥康凱培養(yǎng)基上不能生長,TSA培養(yǎng)基上生長旺盛,菌落為白色圓形,大小1~2 mm,表面光滑。在含有胰蛋白酵母的肉湯中37℃培養(yǎng)48 h后,培養(yǎng)基中呈現(xiàn)輕微渾濁現(xiàn)象,管底出現(xiàn)少量沉淀。
2.2 形態(tài)及染色 革蘭氏染色可見分離菌株呈現(xiàn)典型的兩極著色紅色短小桿菌。多數(shù)單個存在,少數(shù)成雙或短鏈排列(圖1)。
圖1 RA革蘭氏染色形態(tài)特征Fig.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
圖2 RA OmpA基因 PCR檢測結(jié)果Fig.2 The detection of RA OmpA gene by PCR
圖3 RA氟苯尼考flor基因PCR鑒定結(jié)果Fig.3 PCR identification of flor gene in RA
2.3 分離菌株的生化鑒定 對分離菌株進行生化試驗,結(jié)果表明34株分離菌株不發(fā)酵葡萄糖、蔗糖、果糖、麥芽糖、乳糖、甘露醇和山梨醇。枸櫞酸鹽、甲基紅試驗、VP試驗均為陰性,氧化酶、尿素反應為陽性。
2.4 分離菌株特異性PCR鑒定 34株菌株PCR擴增產(chǎn)物菌呈現(xiàn)特異性條帶,大小與目的基因片段一致。將PCR膠回收產(chǎn)物送至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序,測序結(jié)果經(jīng)NCBI數(shù)據(jù)庫比對,與RA的OmpA基因序列同源性高達99%。
2.5 RA耐藥性分析 藥敏試驗顯示,34株分離株耐藥性較強,對頭孢噻肟、大觀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性比較高,對新霉素和諾氟沙星耐藥性最強,對氟苯尼考、新霉素、阿莫西林、卡那霉素、環(huán)丙沙星、慶大霉素、鏈霉素、多西環(huán)素的耐藥性介于二者之間。
表1 34株鴨疫里默氏桿菌對12種抗生素耐藥性分析Table 1 Drug resistance of 34 strains of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to 12 antibiotics
2.6 RA氟苯尼考flor基因的PCR鑒定及序列分析 對34株RA進行氟苯尼考耐藥基因flor、fexA、fexAv、fexB、cfr進行PCR測定,結(jié)果只有flor基因顯示目的條帶,其他基因均不顯示。其中16株RA擴增出與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的特異性片段,膠回收產(chǎn)物送至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序,所得序列與flor全基因序列比對,相似性高達100%。
本研究從湖北省鴨場采集了鴨傳染性漿膜炎疑似感染鴨病料,分離和鑒定了34株鴨疫里默氏桿菌。藥物敏感性試驗表明,34株分離株耐藥性普遍較強,耐藥譜較廣,很多分離的菌株對3種以上的抗生素產(chǎn)生了耐性性。對12種抗生素耐藥性比較分析顯示,頭孢噻肟、大觀霉素和阿米卡星對大部分分離菌株比較敏感,但是分離菌株對新霉素和諾氟沙星耐藥性最強,超過三分之二的菌株產(chǎn)生了耐藥性,對氟苯尼考、新霉素、阿莫西林、卡那霉素、環(huán)丙沙星、慶大霉素、鏈霉素、多西環(huán)素的耐藥性介于兩者之間。對耐藥性統(tǒng)計表明在臨床上用于治療RA的常規(guī)藥物品種有限,有些藥物在較低的濃度下基本上失去作用,預示著加大了臨床藥物防治該病的難度,穿梭用藥、聯(lián)合用藥以及使用高成本藥物勢必會增加養(yǎng)殖成本,將進一步提高RA對少數(shù)品種藥物耐藥性的風險[8-11]。
氯霉素類藥物具有抗菌譜廣、吸收快的特點,廣泛分布于體內(nèi),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都是該類藥物里的經(jīng)典藥物等。氟苯尼考價格低廉,近些年在鴨場被廣泛用來防控RA,近年來分離出來的具有氟苯尼考抗性的RA比例逐漸增加,呈現(xiàn)越來越廣泛的趨勢[12-13]。本研究在藥物敏感試驗的基礎上,對34株分離株測定了氟苯尼考flor基因,發(fā)現(xiàn)其中16株分離株攜帶該基因,進一步驗證了RA對氟苯尼考耐藥的廣泛性和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