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 王忠良 柴佳樂 陳曉亮
我國農村人口數量多,醫(yī)療條件差,進行全面健康體檢有助于疾病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有利于提高農民生活質量,降低疾病負擔,也有助于社會和諧穩(wěn)定。本研究旨在了解浙江省德清縣農村人口總體健康水平及常見的健康問題,為農村人口衛(wèi)生保健管理工作提供依據。
選取在德清縣鐘管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2021年1—11月參加健康體檢的農村居民,年齡≥18歲。
1.2.1 健康體檢內容
① 一般項目:性別、年齡、身高、體重、BMI、血壓、病史、用藥史等一般情況;② 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空腹血糖、肝腎功能、心電圖、腹部B超等。由經過統(tǒng)一培訓合格的全科醫(yī)生負責整個體檢過程,以及全面健康評估,出具體檢報告。對于存在異常的體檢結果向受檢者進行解釋分析,同時進行面對面的健康指導或指導其至上級醫(yī)院進一步診治。
1.2.2 診斷標準
① 高血壓:收縮壓(SBP)≥140 mm Hg或舒張壓(DBP)≥90 mm Hg。② 高血糖:空腹血糖≥7.0 mmol/L。③ 血脂異常:總膽固醇(TC)≥5.2 mmol/L、甘油三酯(TG)≥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1.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3.4 mmol/L,以上一項異常則視為血脂異常。④ 超重和肥胖:超重為BMI 24~28 kg/m2,肥胖為BMI≥28 kg/m2。⑤ 肝功能異常:谷丙轉氨酶(GPT)>40 U/L、谷草轉氨酶(GOT)>40 U/L,其中一項異常則視為肝功能異常。⑥ 腎功能異常:血肌酐(Scr)62~106 μmol/L,尿素氮(BUN)2.9~8.2 mmol/L為正常值,高于正常值上限視為異常。⑦ 血常規(guī)異常:WBC(3.5~9.5)×109g/L,Hb男性120~160 g/L、女性120~160 g/L,PLT(100~300)×109g/L,以上一項異常則視為異常。⑧ 腹部B超異常:對肝膽胰脾和雙腎的大小、形態(tài)、回聲、光點密度、厚度等方面進行詳細描述,并出具診斷報告,任一項超過正常范圍視為腹部B超異常。⑨ 心電圖異常: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緩慢性心律失常、ST-T改變、QT間期延長、心房/心室肥大及其他心電圖異常(如預激綜合征、短PR間期、QRS波群低電壓等)。
應用SPSS 2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如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居民的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超重或肥胖、血常規(guī)異常、腎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腹部B超異常及心電圖異常)以百分率(%)表示。
共體檢12 898人,男5 588人(43.3%),女7 310人(56.7%);年齡18~96歲,平均(62.8±13.1)歲;18~<60歲4 585人(35.5%),60~<70歲4 199人(32.6%),70~<80歲3 167人(24.6%),≥80歲947人(7.3%)。
從表1可見,男性高血壓、血脂異常、腎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檢出率低于女性,高血糖、血常規(guī)異常、腹部B超異常、心電圖異常的檢出率高于女性,超重或肥胖的男女檢出率相同。高血壓、高血糖、血常規(guī)異常、腎功能異常、心電圖異常檢出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80歲居民血脂異常、超重或肥胖、肝功能異常檢出率最低,居民高血壓、血常規(guī)異常、腎功能異常檢出率最高;18~<60歲居民腹部B超異常檢出率最低;60~<70歲血脂異常、超重或肥胖檢出率最高;70~<80歲居民高血糖檢出率最高。
表1 不同性別和年齡居民體檢異常情況 [例(%)]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豐富,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腎結石等常見腹部疾病的檢出率呈明顯增高趨勢,這些疾病嚴重影響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本文資料顯示,本地區(qū)農村居民腹部B超異常檢出率58.7%,其中老年人腹部B超異常檢出率65.2%(5 419/8 313),低于顧伶俐[1]對上海松江區(qū)岳陽街道社區(qū)老年人腹部B超異常檢出率(76.3%)。本文資料顯示,男性腹部B超異常檢出率高于女性。與既往研究[2]結果相符,可能與男性較女性更容易有吸煙、飲酒、缺乏鍛煉等不健康生活習慣有關。
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是我國常見的三種慢性疾病,會對人體各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發(fā)生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本文資料顯示,本地區(qū)18歲及以上的農村居民高血壓檢出率33.7%,高于我國成人居民高血壓患病率(27.9%)[3]。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患病率也提高,本研究符合這一規(guī)律,≥80歲居民高血壓檢出率達50.1%。參加健康體檢的農村居民中,既往確診高血壓4 403例,其中血壓控制不滿意2 380例(54.1%),高于邵潔等[4]對上海社區(qū)居民的調查結果(42.6%)、高蘊美[5]對天津社區(qū)居民的調查結果(42.1%),考慮與農村居民健康意識薄弱,存在高血壓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的特點,說明在本地區(qū)需開展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加強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
本文資料顯示,本地區(qū)成人農村居民高血糖檢出率12.4%,高于我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11.2%)[6]。既往確診糖尿病890例,其中血糖控制不滿意456例(51.2%),低于許成美等[7]對上海社區(qū)居民的調查結果(57.4%)。本地區(qū)60~<80歲老年人高血糖檢出率最高,應著重對此類老年人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引導需藥物干預者至糖尿病專科門診就診,對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有重要意義。本文資料顯示,本地區(qū)18歲及以上農村居民血脂異常4 455例(34.5%),低于浙江省成人居民血脂異常檢出率(49.2%)[8]。女性血脂異常檢出率高于男性,可能與女性圍絕經期性激素缺乏有關[9]。60~<70歲居民血脂異常、超重或肥胖檢出率最高,可能與該年齡段吸煙、飲酒、缺乏運動鍛煉等不良生活習慣比例高有關。研究發(fā)現,超重或肥胖人群中血脂異常的發(fā)病率較正常人群顯著升高[10]。針對這部分人群,應加強健康宣教,改善生活方式,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必要時進行藥物治療,對預防血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非常重要。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進展,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不斷升高。調查結果顯示,高血壓、高血糖、血常規(guī)異常、腎功能異常、心電圖異常檢出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與農村居民對慢性病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密切相關。基層醫(yī)務工作者應針對有慢性病的農村居民,做好健康宣教,同時加強各項指標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及時指導其就醫(yī)。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超重及肥胖等是危害農村居民健康的主要問題。當地農村居民體檢結果不容樂觀,基層醫(yī)務工作者應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意識。針對不同的患病人群,采取有效的行為干預措施,促進農村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推廣健康體檢,有助于農村居民慢性病的早預防、早發(fā)現、早治療,有助于改善健康狀況,提高衛(wèi)生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