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李成旺,貢勝男
(沈陽理工大學通信與網(wǎng)絡工程中心,沈陽 110159)
相位鍵控(PSK)調(diào)制[1-2]信號作為通信信號的典型代表,已應用到衛(wèi)星導航[3]、移動通信、電子對抗[4]等系統(tǒng)中,尤其是直接序列擴頻系統(tǒng)(DSSS)。 PSK 調(diào)制機理是將待傳輸?shù)男畔⑼ㄟ^射頻調(diào)制處理后發(fā)射,接收端通過相應的逆處理手段恢復原始信息。 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環(huán)境及人為因素等復雜環(huán)境的擾亂,會對同步環(huán)路[5-7]造成一定影響。 為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的正確接收,接收端通常以判斷兩個信號相似性的運算,即基于快速傅里葉變換(FFT)的相關運算為核心,建立同步處理以解決未知條件下的干擾及噪聲影響問題。
由于PSK 調(diào)制信號頻譜呈現(xiàn)包絡形式,其信號帶寬與基帶信號參數(shù)存在緊密關系,且其信號能量較集中,對于信號接收機的同步環(huán)而言,復雜環(huán)境下信號的抗干擾能力不強。 信號頻譜具有均勻特性的信號,對其同步環(huán)路的影響更為顯著。 因此,本文從頻譜分布、中心頻點偏移等多角度,分析均勻頻譜信號對PSK 信號的同步環(huán)路影響,為通信系統(tǒng)接收機的抗干擾研究[8-9]提供技術基礎。
鋸齒波[10-12]調(diào)頻屬于線性調(diào)頻[13],在調(diào)頻指數(shù)遠大于1 的條件下,已調(diào)制信號的功率譜密度與調(diào)制信號的概率密度之間存在線性關系。 鋸齒波信號VS(t)數(shù)學表達式為
式中:AS為鋸齒波的斜率;u(t)為單位階躍函數(shù);TS為鋸齒波的周期。
鋸齒波調(diào)頻信號SS(t)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
式中:A為信號幅度;?為相位;ω0為頻率。鋸齒波信號的概率密度函數(shù)P(VS)為
由此可見,鋸齒波調(diào)頻信號的功率譜是均勻的。
圖1為PSK 通信信號的頻譜包絡圖,圖中信號1、信號2、信號3 為均勻頻譜信號。
圖1 頻譜包絡圖
由圖1 可知,PSK 調(diào)制信號的頻譜為包絡形式,信號1、信號2、信號3 所對應的均勻頻譜信號帶寬、頻點、能量有所不同,對PSK 信號的影響也不同。
通信信號接收機接收環(huán)節(jié)為同步環(huán)路,且通常采用以FFT 為核心的相關運算提高處理效率。因此,以同步處理為核心,研究復雜環(huán)境下PSK調(diào)制信號的抗均勻頻譜,通過同步處理的門限判決分析抗干擾的能力,典型的有效同步環(huán)路流程如圖2 所示。
圖2 同步環(huán)路處理流程
圖3 不同B 條件下的測試結果(1)(Δf =0 MHz)
步驟1通過參數(shù)配置對同步環(huán)路降頻、采樣、濾波等參數(shù)進行設置。
步驟2接收PSK 信號及可能進入天線的均勻頻譜信號。
步驟3對混合信號進行前端數(shù)據(jù)處理,包括降頻處理、濾波處理等。
步驟4利用同向及正交的載波相位參數(shù),對混合信號進行I、Q 分路,分為I 支路和Q 支路。
步驟5產(chǎn)生本地基帶信號,并依據(jù)相應參數(shù)進行截短處理,使其與接收信號的數(shù)據(jù)處理量相同。
步驟6截短后的本地數(shù)據(jù)進行FFT 運算。
步驟7I 支路和Q 支路的接收信號分別進行FFT 運算,并進行共軛處理。
步驟8步驟4 和步驟5 的運算結果分別進行復數(shù)乘法運算,然后進行快速傅里葉逆變換(IFFT)運算及絕對值運算。
步驟9分別計算I 支路和Q 之路的比例峰值,即最大峰值與平均峰值的比例,并通過峰值比較得到最大的比例峰值。
步驟10利用最大比例峰值進行相關門限判決,如果成功則進入下一步,否則重新接收信號。
步驟11利用最大比例峰值進行同步門限判決,如果成功則輸出結果,否則重新接收信號。如圖4 所示。
圖4 不同Δf 條件下的測試結果(B =5 MHz)
基于仿真平臺,通過不同帶寬、不同頻偏參數(shù),配置均勻頻譜信號,并對PSK 信號的同步環(huán)路進行影響測試。
1)測試一
輸入?yún)?shù):PSK 信號帶寬為10 MHz,測試均勻頻譜信號的帶寬B分別為3 MHz、4 MHz、5 MHz、6 MHz、7 MHz、8 MHz、9 MHz、10 MHz,即均勻頻譜信號占PSK 信號帶寬比分別為30%、40%、50%、60%、70%、80%、90%、100%,且與PSK 信號的中心頻偏Δf分別為0 MHz、1 MHz、2 MHz、3 MHz、4 MHz、5 MHz、6 MHz、7 MHz。在Δf=0 MHz、不同B條件下的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 在B=5 MHz、不同Δf條件下的測試結果
不同Δf,且不同B條件下的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條件下的測試結果(1)dB
由表1 可見,在Δf小于3 MHz 時,隨著B的增大,所需的干信比增大;而在Δf大于3 MHz時,隨著B的增大,所需的干信比減小。 表明均勻頻譜信號的帶寬、能量隨著Δf的變化而動態(tài)變化。
2)測試二
輸入?yún)?shù):PSK 信號帶寬為10 MHz,測試均勻頻譜信號的帶寬B分別為6 MHz、10 MHz、13 MHz、16 MHz、19 MHz、22 MHz、26 MHz、30 MHz,且與PSK 信號的中心頻偏Δf分別為0 MHz、2 MHz、4 MHz、6 MHz、8 MHz、10 MHz、12 MHz、14 MHz、16 MHz。 在Δf=0 MHz、不同B條件下的測試結果如圖5 所示。
圖5 不同B 條件下的測試結果(2)(Δf =0 MHz)
在B=15 MHz、不同Δf條件下的測試結果如圖6 所示。
圖6 不同Δf 條件下的測試結果(B =15 MHz)
不同Δf、不同B條件下的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條件下的測試結果(2)dB
由表2 可見,在Δf小于8 MHz 時,隨著B的增大,所需的干信比增大;在Δf大于8 MHz 時,隨著B的增大,所需的干信比減小。 表明均勻頻譜信號的帶寬、能量隨著Δf的變化而動態(tài)變化。
通過上述的統(tǒng)計分析表明,當Δf與PSK 信號帶寬的比值小于30%條件下,隨著B的增大,所需的均勻頻譜信號能量增大;而當Δf與PSK 信號帶寬的比值大于30%條件下,隨著B的增大,所需的均勻頻譜信號能量減小。 因此,不同條件下,可按需配置滿足用戶需要的參數(shù),從而達到最佳抗干擾的目的。
考慮到具有均勻頻譜特性信號對PSK 調(diào)制信號的同步環(huán)路影響較為顯著,從頻譜分布、中心頻點偏移等多角度出發(fā),分析均勻頻譜信號對PSK 信號的同步環(huán)路影響。 通過統(tǒng)計分析表明,當Δf與PSK 信號帶寬的比值小于30%條件下,隨著B的增大,所需的均勻頻譜信號能量增大;而當Δf與PSK 信號帶寬的比值大于30%條件下,隨著B的增大,所需的均勻頻譜信號能量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