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彬, 宋燦輝, 蔣文化
(蘇州蘇科環(huán)??萍加邢薰?, 江蘇 蘇州 215031)
伴隨城市經濟發(fā)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鎮(zhèn)人均產生垃圾量也將隨之提升,2010 年我國城鎮(zhèn)人均垃圾清運量為0.65 kg/d,2020 年這一數字已升至0.71 kg/d。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22》數據顯示,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2.48 億t,未來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仍存在較大上升空間。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建制鎮(zhèn)生活垃圾轉運站數量為28 246座, 轉運站滲濾液主要來源于垃圾轉運擠壓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還有地面沖洗水、除臭系統(tǒng)排水、污水處理過程排放的污水以及初期雨水等。 這些廢水若不及時有效處理,可能會污染河流、土壤、地下水等,不僅對周圍自然環(huán)境產生危害,也對人們生活造成潛在威脅[1-2]。
我國主流的滲濾液處理工藝為“預處理厭氧” +“好氧生物處理” + “深度處理”組合工藝[3],典型代表為“膜生物反應器(MBR)” + “雙膜法(NF/RO)”的組合工藝,雖能夠保證達標,但占地面積很大,與垃圾轉運站整體占地較小的需求存在沖突, 膜法產生的濃水易造成二次污染[4-5]。
由于垃圾轉運站地理位置特殊, 多數位于城市規(guī)劃區(qū)內,出于安全的原因,大多轉運站不允許設置厭氧反應器,目前還沒有工藝流程簡單、高效、安全穩(wěn)定、節(jié)省占地、低耗、低碳、處理效果顯著適合于垃圾轉運站污水處理的工藝和技術。因此開發(fā)占地面積小、無濃水、簡單高效去除有機物的工藝勢在必行。
垃圾轉運站滲濾液受垃圾組成、季節(jié)變化、地方飲食文化等影響,水質復雜多變、水色深、氣味難聞,NH3-N 和有機污染物濃度高[6],NH3-N 質量濃度介于600~800 mg/L,一般不超過1 000 mg/L。 由于大量沖水進入污水系統(tǒng),CODCr質量濃度一般為10 000~30 000 mg/L,總體來說污水中的碳源過剩。
垃圾轉運站滲濾液水量呈現出較大的波動性,因為垃圾滲濾液的產生量與轉運規(guī)模、壓縮程度、轉運時間、垃圾種類及季節(jié)等密切相關。根據垃圾轉運站規(guī)模,采用橫式(水平)壓縮設備,滲濾液產生量為5~300 t/d[7],滲濾液在垃圾轉運站的作業(yè)高峰時間段產生量大,而其他時間段產生量少[8];雨季隨著水量和垃圾中水分的增加, 產生的滲濾液明顯多于旱季[9]。
據CJJ 109—2006《生活垃圾轉運站運行維護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轉運站污水處理方式應根據各轉運站的具體情況而定, 可以依據國家與地方標準進行預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 也可單獨處理達標排放”,但由于單獨處理達標排放處理成本較高,一般轉運站考慮進行預處理達到GB 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
轉運站滲濾液處理新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轉運站滲濾液處理新工藝流程
轉運站滲濾液經過格柵及調節(jié)池, 進入生物吸附池, 通過控制吸附池的曝氣量及污泥濃度來加強微生物絮凝能力, 一部分CODCr,NH3-N,TN,TP,重金屬及油脂被微生物的自身新陳代謝進行去除,另一部分被微生物的吸附絮凝能力吸收, 吸附捕獲的CODCr,NH3-N,TN,TP,重金屬及油脂以污泥排放的形式去除;在預缺氧池,通過兼氧菌進一步分解及降解部分污染物質,去除部分CODCr,同時進行反硝化作用,使NO3-及NO2-轉化成N2,從而達到生物脫氮的功能,預缺氧池出水自流至內置式MBR,內置式膜池中放入內置式膜箱, 內置式膜箱由PTFE 材質的膜組件組成,通過水泵進行負壓抽吸過濾,過濾方向由外至內,活性污泥截留在膜絲外側,潔凈的產水則壓入膜絲的內側, 通過產水管收集后得到干凈的出水。
轉運站滲濾液處理新工藝特點:
(1)工藝成熟可靠。 無論生物吸附還是MBR 都是比較成熟可靠,運行穩(wěn)定,處理效果良好,常溫下運行即可,不需加熱,池容小,特別適合有機物濃度高的轉運站滲濾液。
(2)不需要投加碳源。 轉運站滲濾液碳氮比失調,常規(guī)的硝化反硝化工藝必須投加大量外加碳源,新工藝在不需要碳源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大幅去除氨氮的目的,不需要投加碳源。
(3)運行能耗低。 以生物吸附為主,有機污染物并未得到真正的降解,因此氧氣的消耗量很低,另外進入到后續(xù)MBR 系統(tǒng)的污染物負荷大幅降低,總體能耗大幅降低。內置式膜采用負壓抽吸原理,運行壓力低, 運行能耗低,10 t/d 內置式MBR 水能耗只需要1.2 kW·h。 內置式MBR 要比使用外置式MBR 工藝節(jié)省能耗85%以上。
(4)污染物去除率高。生物吸附對有機污染物和SS 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一般CODCr去除率可達50%~80%,SS 去除率可達60%~80%。脫氨工藝對進水的水質要求嚴格, 如果SS 和CODCr的濃度過高, 會嚴重影響脫氨效果, 生物吸附工藝高效去除SS 和CODCr,確保后續(xù)脫氨效果不受影響。
(5)抗沖擊負荷強。新工藝是完全獨立的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 生物吸附和MBR 均設有完全獨立的固、液分離系統(tǒng),出水水質穩(wěn)定,整個污水處理系統(tǒng)抗沖擊負荷能力大幅提高。
(6)集成化占地面積小。生物吸附反應器設計容積負荷可以做到10~20 kg COD/m3, 是厭氧反應器的2 倍以上。 容積及占地面積均只有厭氧反應器的一半左右,大大節(jié)省了投資成本及占地面積。
四川省成都某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處理工程,污水處理系統(tǒng)設計規(guī)模為50 m3/d,處理后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 污水排放執(zhí)行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污水處理采用 “格柵→調節(jié)池→生物吸附→中間沉淀池→預缺氧池→內置式膜生物反應器”工藝,設計進水水質見表1。
表1 設計進水水質 mg·L-1
垃圾轉運站污水經儲坑收集后, 送至轉運站污水處理系統(tǒng),首先進入機械格柵,除去污水中的較大漂浮物,然后進入生物吸附池。在生物吸附池內設置曝氣器, 向池內進行曝氣, 池內污泥質量濃度15~20 g/L,池內含有大量微生物群落,發(fā)生絮凝、吸附反應,生物吸附出水進入中間沉淀池,實現固、液分離。沉淀池出水進入一級AO 的MBR 系統(tǒng),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CODCr,NH3-N 和TN 等污染物,MBR 出水直接排入廠區(qū)外的市政污水管網, 最后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工程自2021 年11 月開工建設,2022年6 月開始調試,并于2022 年7 月正式運行,運行效果良好,主要運行參數見表2。 與常規(guī)處理工藝相比,整個系統(tǒng)運行成本大幅降低,總運行成本低于10 元/m3(不含人工費和污泥處置費)。 由于生物吸附段CODCr去除率高達85%以上,MBR 負荷大幅降低,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出水水質滿足排放標準的要求, 污水處理各單元實際去除效果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垃圾轉運站污水在經過生物吸附池后,CODCr去除率達到了85%,SS 去除率達到了90%,確保了后續(xù)脫氨效果不受影響。經過各單元處理后,各項污染物去除率均達到95%以上,且均滿足了排放要求。
表2 主要運行參數
表3 各單元去除效果 mg·L-1
工程案例實際運行結果表明, 整個新工藝處理系統(tǒng)具有非常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 生物吸附段對CODCr和SS 的去除率遠高于預期, 后續(xù)MBR 負荷大幅降低,整個系統(tǒng)能耗得以大幅下降。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吸附段微生物代謝生長快,污泥產生量較大,污水處理系統(tǒng)需要及時排泥。
針對垃圾轉運站滲濾液特點,采用“生物吸附”+ “中間沉淀池”+ “預缺氧池”+ “內置式膜生物反應器”新工藝,可高效去除滲濾液中的CODCr,SS 和NH3-N 等污染物,同時通過生物吸附和氨吸收實現資源化利用,整個處理系統(tǒng)能耗大幅降低,幾乎不需要投加外加碳源,運行成本大幅降低,在垃圾轉運站滲濾液處理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