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濤
北京房山周口店遺址,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特別是“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發(fā)現(xiàn)、丟失、尋找,直至今天還是國際學術(shù)界乃至社會公眾關(guān)注的焦點。
山頂洞人遺址是龍骨山頂部的一個山洞,遺址分洞口、洞巢、上室、下室四部分。已被考古挖掘清理的洞巢中,山頂洞人用火痕跡清晰可見。
作為新房山人,讓我感到特別自豪的是:周口店猿人遺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清單,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聯(lián)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chǎn)教育基地、國家科普教育基地。
一條大河穿越幽燕之地,它是從太行山谷流出的水系,曾阻攔著商賈往來,也阻擋彪悍民族對中原的掠奪。在河水急緩的要塞口岸,有一個古鎮(zhèn),名叫琉璃河。
京保路邊,琉璃河畔,有個自然村董家林,看上去與其他村莊沒什么兩樣,然而,在20 世紀60 年代,考古發(fā)現(xiàn)打破了這里的寂靜。農(nóng)人在生產(chǎn)勞動時發(fā)現(xiàn)了幾處歷史遺跡,經(jīng)考古挖掘,專家認定,其為西周初期的古城址、宮殿區(qū)、墓葬區(qū)遺址,同時出土了大量帶“匽侯”銘文的器具,證明此為三千年前燕國的都城所在地。
據(jù)史料記載,周武王姬發(fā)興師滅商分封諸侯,那時在“牧野之戰(zhàn)”中的功臣姬奭,被封北方燕地,建立諸侯地燕國,不過,姬奭要輔佐王室留在“鎬京”(今西安西南),就派長子姫克帶領部族來到燕山腳下的平原地帶——今房山琉璃河建都。這兒出土的最大青銅器是“堇鼎”,還有精美的“伯矩鬲”?!翱吮B”與“克壘”兩件酒具更是精美絕倫,酒具上都有銘文“克”,按傳統(tǒng)分封銘器制度,符合姬克的身份等級。
除出土的各類青銅器、玉器、漆器、陶器外,館內(nèi)還有原址保留的西周燕國的四驅(qū)車馬坑。
從出土文物可以看出燕文化與姬周文化的融合,以及燕商文化與土著文化的融合。燕侯墓中的隨葬品有很多銅戈、戟和馬車器等軍事武器,說明燕侯尚武,他統(tǒng)領軍隊抗擊北方塞外民族的進犯,對維護周邊地區(qū)的治安、鞏固燕周政權(quán)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西周燕都遺址的挖掘,足以證明房山地區(qū)就是易水之源,足以證明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為“北京城之源”,推翻了“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傳說,北京建都史大大推前。
景教寺遺址在云峰山麓、九龍山下,當?shù)仫L俗稱“十字寺”。寺院遺址,猶如一顆閃亮的寶石埋藏在大地深處。
景教寺始建于東晉建武年,初為佛教寺院,后稱“崇圣院”——有崇拜巴黎圣母之意,其見證了天主教進入中國的時間表。
遺憾的是,十字寺原建筑已經(jīng)毀壞,其遺址地基尚存,還有一棵古老的銀杏樹。銀杏樹樹圍很大,樹冠茂郁遮天蔽日。院中僅存漢白玉石碑兩塊,一塊題額為“三盆山崇圣院碑記”,大遼應歷十年立;另一塊是“大元敕賜十字寺碑記”,碑首雕雙龍碑冠,十分精美。
十字寺院北邊有塊復制碑,據(jù)介紹,其仿自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浇虃魅胫袊加谔拼?。唐明皇天寶四載(公元745 年)九月,皇帝詔令“波斯經(jīng)教出自大秦(古羅馬帝國),傳習而來,久行中國,初建寺,因以為名,將欲示人,必修其本,其東西兩京波斯寺,宜改為大秦寺”。
“十字寺”遺址的發(fā)現(xiàn),是燕京地區(qū)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證,也是珍貴的景教遺物?!恶R可·波羅行紀》中記載,馬可·波羅小時候,他的父親、叔叔到元大都(今北京)經(jīng)商,并朝見過蒙古帝國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禮物。馬可·波羅推崇西方天主教,似曾從元大都到房山“十字寺”游覽過。
距房山西北十余里處,有個風光秀美、景色宜人的山村,叫賈島峪,村里到處植有蒼勁的古松——賈島松。唐代著名詩人賈島就出生在這里。
據(jù)《太平廣記》記載,賈島“性格孤僻,冷漠不討喜”。安史之亂后,幽州地區(qū)蕭條冷落,賈島為尋求安逸,在房山大次洛村云蓋寺出家修行,同時為各地前來的云游僧人提供食宿。
我猜測,賈島《尋隱者不遇》一詩的故事發(fā)生地,就在此山深處的上方山,那首“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正是對此地的寫照。
在賈島故里房山石樓鎮(zhèn)二站村,有賈島衣冠冢,明代李東陽曾為此墓題詩“百里桑乾繞帝京,閬仙曾此寄浮生。葬來詩骨青山瘦,望盡荒原白草平”。清朝朝廷曾對墓地的祭堂廟舍進行修繕,建有“賈公祠”,可惜后來毀損,僅留有碑石供后人憑吊。近年來,房山區(qū)委區(qū)政府鼎力挖掘房山文化,在二站村西重建“賈公祠”,推廣傳統(tǒng)文化理念、宣揚傳統(tǒng)詩詞文化,此舉功莫大焉。
進入云峰山脊九龍谷口,傳說中,這深山幽谷有龍脈,其實是一座帝王陵寢——金陵,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少數(shù)民族皇陵,據(jù)查,它比昌平十三陵早兩百多年。金陵是我國北方女真金朝皇帝的陵墓群,共有十七座皇陵,蒼松翠柏綿延百里。
女真人完顏亮,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金朝第四位皇帝,金朝建都北京第一人。他曾在叔父梁王完顏宗弼(金兀術(shù))帳下?lián)芜^最高軍事首領都元帥,因?qū)鹞踝谧兏锊粷M,完顏亮對皇位“遂懷覬覦”,殺了金熙宗政變上臺,二十七歲登上皇位,下詔增擴燕京城,并“以遷都詔中外”。
貞元二年(公元1154 年),完顏亮到房山游獵,看到大紅谷山峰有九脊奔騰而下,匯集到九城(銜)寺,而抬頭便見“云峰寺”,完顏亮翻身下馬進寺,即刻有了建金陵的想法,遂命“以大房山云峰寺為山陵,建行宮其麓”。
于是,大房山共迎來十四位皇帝,建了十四座皇陵。
元代散曲家馮子振作《鸚鵡曲》,吟唱的“燕京八景”中,有“道陵前夕照蒼?!币痪?,道陵即是金朝章宗皇帝完顏璟的墓葬,是大房山下女真族皇家陵園中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