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高新區(qū)閆營子小學 張蕊
課間勞動快又好班級有我真干凈
1.將學生每6人分為一組,擬好名單。每組配備一名教師作為觀察者,負責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并進行過程性評價,同時擔負監(jiān)護職責。
2.時間安排:占用2~3課時,共計2小時左右。
3.提前做好勞動任務課件,打印《學生綜合評價計分表》(后附)。
4.準備勞動工具(每個團隊抹布4塊、掃帚6把、簸箕1個、垃圾袋1個)。
活動一:接受任務做規(guī)劃
課間勞動快又好班級有我真干凈——一年級小朋友的勞動宣言
通知
一年級的小朋友們,今天上午我們要利用大課間的空隙幫助五、六年級的哥哥姐姐們打掃教室,來感謝這一個學期以來他們對我們的照顧。
大課間開始時間
大課間結束時間
讓我們一起合作,給哥哥姐姐們制造一個驚喜吧!
班主任老師
2023年5月20日
操作說明:觀察者利用課件發(fā)布勞動任務,再將學生進行分組,集中團坐,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教室的課間勞動。此環(huán)節(jié)用時5分鐘。(本場景的設計結合感恩教育。)
學生抽取任務卡片,分工準備,合作交流。學生按照抽取的卡片內(nèi)容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觀察者負責進行過程性評價。準備時間5分鐘,交流時間20分鐘。能夠為別人的答案進行補充的學生可以得到額外加分。
評價目標:涉及冀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認識鐘表”及部編版語文第七單元“讀通知”內(nèi)容。
考查目標:在生活中認識鐘表,有時間概念;能夠在通知的內(nèi)容中獲取關鍵信息。
評價目標:涉及部編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我愛我家》內(nèi)容。
考查目標:基本的家務勞動常識。
評價目標:涉及勞動常識。
考查目標:認識勞動工具,了解勞動工具的作用。
評價目標:涉及項目統(tǒng)籌和人員分工合作。
考查目標:對于每種勞動項目工作量的模糊估計;在真實情境中形成分工合作意識。
評價目標:涉及部編版語文第16課《一分鐘》及部編版道德與法治第3課《我不拖拉》內(nèi)容。
考查目標:能較完整地復述小故事;意識到在學習和生活中拖拉是一種不好的習慣。
評價目標:涉及部編版道德與法治第16課《大家一起來合作》內(nèi)容和語文拼音拼讀。
考查目標: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在生活場景中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以漢語拼音為工具,利用拼音拼讀獲取信息。
評價說明:每張卡片的分值為20分,按照學生表現(xiàn)酌情計入其個人成績。在交流中能夠為其他同學進行補充或質疑的學生,每次另加附加分1分。在交流中起主導作用的學生(1人),獲得一顆星。
領取勞動工具,到達指定教室。觀察者組織學生領取勞動工具,觀察學生是否按照之前的分工進行領取,是否自覺排隊,上樓及樓道行走是否安靜有序,進行過程性評價。
評價目標:此場景涉及勞動工具知識和學生行為習慣。
考查目標:明晰勞動任務;認識勞動工具;在公共場所有自覺排隊意識;校園行為習慣。
評價說明:此場景分值10分,計入個人成績。其中學生按照分工正確領取勞動工具計5分,做到自覺排隊計2分,上樓及樓道行走安靜有序計3分。在此場景中主動發(fā)揮管理職責或提示他人正確做法的學生(不多于2人)獲得一顆星。
活動二:執(zhí)行任務要合作
操作說明:學生按照活動一中的分工開始進行課間勞動。期間教室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勞動結束后,觀察者組織學生與勞動成果合影留念。
評價目標:此場景涉及勞動技能實踐。
考查目標:在生活中熟練使用勞動工具;能夠取得理想的勞動成果;在勞動過程中保持專注;做事高效不拖拉;在勞動中實現(xiàn)互助合作。
評價說明:
1.勞動進行時,觀察者根據(jù)學生的勞動行為給予過程性評價,計入個人成績,分值20分。具體項目如下,酌情打分。
(1)做事專注、快速、責任感強。(4分)
(2)積極主動,做事不拖拉。(4分)
(3)能積極主動為別人提供幫助。(4分)
(4)勞動工具使用熟練,完成效果好。(8分)
在此活動過程中,發(fā)揮組織作用的學生(1人)可以獲得一顆星。
2.勞動結束后,觀察者根據(jù)團隊合作表現(xiàn)進行評價,計入團隊成績,分值20分。具體項目如下,酌情打分。
(1)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課間勞動。(4分)
(2)課間勞動整體效果好。(8分)
(3)學生分工合作落實好,關系親密和睦,無推諉情況發(fā)生。(8分)
活動三:體會勞動最光榮
活動二結束后回到本班,享受勞動后的歡樂時光。
操作說明:配樂齊唱《勞動最光榮》。感受歡快的勞動氣氛,觀看各小組的勞動成果照片,享受完成勞動的成就感。用時5分鐘。
評價目標:此場景涉及冀少版音樂第16課音樂欣賞內(nèi)容。
考查目標:能夠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參與齊唱,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
評價說明:觀察者根據(jù)整個團隊合唱活動情況進行評價,計入團隊成績,分值10分,酌情給分。要求:聲音洪亮、韻律感強、富有情感。
操作說明:完成繪畫《勞動工具大合影》。每名同學在繪畫紙上寫圖形的名稱,并用這些圖形進行組合,畫出今天用到的勞動工具,每人畫1至2個。用時25分鐘。學習任務單設計如下。
評價說明:此場景涉及冀教版數(shù)學第六單元《認識圖形二》及冀美版美術第2課《圖形簡拼》內(nèi)容。
考查目標:認識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能在生活中的物品表面找到認識的圖形;通過看看、畫畫的方法表現(xiàn)所見所聞。
評價說明:觀察者根據(jù)作品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計入個人成績,分值10分。具體項目如下,酌情給分。
1.5個填空每空1分,共5分。
2.圖畫部分勾線3分,涂色2分。
操作說明:交流《勞動中的科學》6名學生分別抽取題簽并作答,用時10分鐘。題簽問題設計如下。
評價目標:此場景涉及冀教版科學第一單元《水和空氣》、第三單元《天氣與生活》及第四單元《科技與生活》內(nèi)容。
考查目標:了解水的特性,分辨“溶解”和“不溶解”;了解天氣對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應對不同的天氣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認識科技產(chǎn)品,了解科技產(chǎn)品作用,體會科技產(chǎn)品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
評價說明:觀察者根據(jù)學生作答情況進行評價,計入個人成績,分值10分,酌情給分。
1.學生的成績表現(xiàn)為分數(shù)和星兩種形式。個人成績與團隊成績相加,得到最終成績,總分100分。在活動一中有機會獲得附加分,在活動一、二中均有機會得到星,星是管理才能及主觀能動性的體現(xiàn)。
2.觀察者手中的評價表設計如下。
學生綜合評價計分表
1.在活動三中,不同的場景涉及的評價內(nèi)容重點也不相同。如場景一為音樂,場景二為數(shù)學和美術,場景三為科學。所以建議在活動前,應組織美術、音樂、科學教師對觀察者結合評價涉及的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以便觀察者給予學生更加專業(yè)和高效的評價。
2.綜合評價的結果既是對學生學習水平和發(fā)展水平的檢測,同時也反映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建議活動結束后,相關學科專業(yè)教師及觀察者們坐在一起進行一次研討,使學科教師除了紙質的《計分表》以外,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能夠獲得更立體的信息,這對于教師今后的教學工作、多學科合作教學以及學科融合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3.活動后應注意對學生的反饋。學生非常關注和在意教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評價,所以反饋一定要及時恰當。對于獲得星的同學要進行表揚,并向全體同學解釋清楚獲得機制。這樣既樹立了榜樣,也對其他學生進行了正向的引導。對于在評價中發(fā)現(xiàn)突出問題的學生,班主任老師要特別關注,給予鼓勵,并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持續(xù)施加影響,幫助其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引導其逐步解決,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