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志鵬,陳政興,胡貴
作者單位: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九十五醫(yī)院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減退,發(fā)生肝膽、胃腸等疾病的風險增加,如膽囊結石、胃腸道惡性腫瘤、膽囊息肉、胃腸道穿孔等,需接受腹部手術治療[1-2]。帶狀皰疹癥狀輕者出現(xiàn)乏力、食欲不振、患處皮膚灼熱等,重者出現(xiàn)類似電擊、灼燒、刀割樣神經痛,加劇腹部手術后疼痛程度,影響其日常生活[3]。針對此類患者,臨床常采用μ受體激動型鎮(zhèn)痛藥進行術后靜脈鎮(zhèn)痛干預,如舒芬太尼,但為達滿意鎮(zhèn)痛效果增加其用藥劑量可能會增加不良反應。納布啡是具有依賴性低、安全性高等特點的混合型阿片類受體激動劑,能滿足神經病理性疼痛鎮(zhèn)痛需求[4]。本研究觀察納布啡復合舒芬太尼在老年胸背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腹部手術后靜脈鎮(zhèn)痛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莆田九十五醫(yī)院收治的老年胸背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腹部手術患者7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65~89(71.86±4.21)歲;體質量55~87(72.13±3.72)kg。對照組男18例,女20例;年齡65~87(71.46±4.19)歲;體質量57~86(72.09±3.46)kg。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均接受腹部手術治療;(3)臨床皰疹病史、臨床表現(xiàn)等檢查均符合《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5]中的診斷標準;(4)皰疹病毒感染部位為單側T1~8脊柱神經支配區(qū);(5)患者及家屬悉知本研究詳情后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罹患腹部腫瘤者;對本研究相關麻醉藥物過敏者;伴精神類疾病者;有阿片類藥物濫用史者;合并傳染性疾病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以及重要臟器及系統(tǒng)功能異常者。
1.3 治療方法 術前準備完畢后,給予2 L/min鼻氧管吸氧,開通上肢靜脈輸液通道,術后,對照組給予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國藥集團工業(yè)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生產)2 μg/kg靜脈注射,持續(xù)鎮(zhèn)痛。觀察組給予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1.5 μg/kg靜脈注射+鹽酸納布啡注射液(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0.4 mg/kg靜脈注射,維持鎮(zhèn)痛。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于術后即刻及術后6 h、24 h、48 h評估患者靜息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VAS評分,0~10分,分數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嚴重。(2)生命體征:于術后即刻、術后30 min采用心電監(jiān)護儀(上海巨幕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AMR-401b)檢測患者心率(HR)、呼吸頻率(RR)、平均動脈壓(MVP)水平。(3)疼痛因子水平:于術后即刻、術后30 min抽取患者靜脈血4 ml,靜置15 min后,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血清置于-80 ℃冰箱中待測,取血清樣本溫室解凍后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試劑盒(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型號規(guī)格:96人份/盒)及酶標儀(濟南天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型號:EL10A)檢測多巴胺(DA)、P物質(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4)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呼吸抑制、頭暈乏力、嗜睡等。
2.1 VAS評分比較 術后即刻,2組患者靜息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6 h、24 h、48 h,2組患者靜息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VAS評分較術后即刻均有所升高,但觀察組各時段靜息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不同時段不同狀態(tài)的VAS評分比較分)
2.2 生命體征水平比較 術后即刻,2組患者HR、RR、MV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0 min,2組患者HR、RR、MVP水平較術后即刻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HR、RR、MV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生命體征水平比較
2.3 疼痛因子水平比較 術后即刻,2組患者DA、SP、PGE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0 min,觀察組DA水平高于對照組,SP、PGE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疼痛因子水平比較
2.4 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7.89% vs. 10.53%,χ2=0.157,P=0.692),見表4。
年齡是帶狀皰疹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故老年人具有較高的發(fā)病風險[6-7]。該病主要發(fā)生于胸背部,導致發(fā)病部位神經痛,表現(xiàn)為抽搐痛、鈍痛、跳痛等,增加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痛苦。
目前臨床常用舒芬太尼進行術后鎮(zhèn)痛干預,但胸背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與腹部手術后疼痛屬于混合性疼痛,單獨使用舒芬太尼鎮(zhèn)痛效果不理想。納布啡為μ受體部分拮抗劑、κ受體激動型鎮(zhèn)痛藥。相關研究指出,將納布啡與其他μ受體激動型鎮(zhèn)痛藥聯(lián)合應用可取得更好的鎮(zhèn)痛效果[8]。基于此,本研究將納布啡復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胸背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腹部手術后靜脈鎮(zhèn)痛,結果顯示,術后6 h、24 h、48 h,2組患者靜息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VAS評分較術后即刻均有所升高,但觀察組各時段靜息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術后30 min,觀察組DA水平高于對照組,SP、PGE2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其術后鎮(zhèn)痛效果理想,可減輕疼痛介質在機體內的表達。腹部手術創(chuàng)傷引起的炎性反應會使機體PGE2水平升高,增強機體慢性疼痛程度。SP是常見的傷害性刺激神經肽,在細神經纖維中分布較為廣泛,在疼痛反應過程中發(fā)揮致痛及傳遞疼痛信息的雙重作用。疼痛反應會抑制腹側被蓋區(qū)(VTA)尾部DA神經元活性,減少DA釋放,評估患者DA水平可反應其腹部疼痛情況。納布啡應用后可快速在組織和血液中水解,直接與突觸前μ阿片受體結合,通過一級神經纖維進入脊髓,抑制疼痛傳遞,同時調節(jié)DA、PGE2等因子水平[9]。該藥物可與神經纖維上的突觸后μ阿片受體結合,減少腹側后外側與大腦皮質的交流[10]。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0 min,2組患者HR、RR、MVP水平較術后即刻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HR、RR、MVP水平高于對照組,可見納布啡復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胸背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腹部手術后靜脈鎮(zhèn)痛有助于穩(wěn)定其生命體征,分析原因與舒芬太尼用藥劑量降低及納布啡對呼吸、心率、血壓等方面的影響較小有關。舒芬太尼雖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但其與用藥劑量有一定關系,用藥劑量較大時容易引起血壓、心率、呼吸方面不同幅度波動,導致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聯(lián)用納布啡后,舒芬太尼用藥劑量從2 μg/kg降至1.5 μg/kg,可一定程度降低藥物對機體的不良影響[11]。此外,納布啡具有半衰期長、作用時間久的特點,避免了用藥時間長、劑量增加而導致的心臟負荷增大,影響患者呼吸和心率、血壓水平[12]。本研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當,提示納布啡復合舒芬太尼靜脈鎮(zhèn)痛用于老年胸背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腹部手術后極少引發(fā)不良反應,安全性好,究其原因,納布啡與舒芬太尼聯(lián)合應用后,降低了舒芬太尼的用藥劑量,從而減輕了其呼吸抑制反應。
綜上所述,納布啡復合舒芬太尼在老年胸背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腹部手術后靜脈鎮(zhèn)痛中的應用效果肯定,可有效減少疼痛介質的釋放,緩解其術后疼痛,穩(wěn)定生命體征,且不良反應少,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