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王長征,劉桐君
新沂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蘇新沂 221400
慢性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長期高血糖狀態(tài),易導致各種并發(fā)癥,如腎臟病變[1-2]。早期腎臟損傷常常沒有明顯的癥狀,因此及早發(fā)現(xiàn)和診斷非常重要。在慢性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血糖波動較大,對于早期腎損傷的診斷精度存在一定的限制[3]。目前,24 h尿蛋白定量檢測已廣泛應用于腎臟病變的篩查和診斷,而聯(lián)合24 h尿蛋白檢測的血糖濃度測定,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并對早期腎臟損傷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聯(lián)合24 h血糖濃度測定和尿蛋白檢測可以更加準確地反映患者的腎功能狀態(tài)和血糖控制情況,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斷慢性糖尿病患者的腎損傷。對此,本文選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新沂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85例疑似慢性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24 h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檢測在慢性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診斷中應用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185例疑似慢性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3例,女82例;年齡20~90歲,平均(53.62±4.81)歲。以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檢測結果為金標準,其中檢測出早期腎臟損傷陽性的患者有183例,陰性有2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參與研究的對象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
納入標準:疑似慢性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患者;精神狀態(tài)正常的患者。
排除標準:患有嚴重性器質性損傷者;患有其他腎部疾病者;患有惡性腫瘤者;患有精神疾病者。
用貝克曼AU5800檢測血糖和尿蛋白水平,具體方法如下:①收集患者的24 h尿液樣本。在收集過程中,要求患者遵循特定的收集規(guī)則,包括不喝咖啡和茶、不吃辛辣食物等。將尿液樣本保存在適當?shù)娜萜髦?,并在樣本上標注患者姓名、收集時間和日期等必要信息。②收集患者的靜脈血樣本。在收集過程中,要求患者空腹至少8 h,并遵循采血規(guī)則,包括消毒、選用適當?shù)牟裳橆^等。將血液樣本保存在適當?shù)脑嚬苤?,并在樣本上標注患者姓名、采血時間和日期等必要信息。接下來,將血液和尿液樣本送到醫(yī)院的生化檢驗室進行分析。在分析過程中,使用貝克曼AU5800自動化生化分析儀測量血液中的血糖濃度和尿液中的尿蛋白濃度。該儀器具有高精度和高效性的特點,能夠快速準確地測量樣本中的代謝物質濃度。③根據(jù)測量結果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腎臟損傷。如果患者的24 h尿蛋白排泄量超過30 mg,并且血糖濃度異常高,則可能存在早期腎臟損傷的風險。醫(yī)生可以進一步進行評估,并制訂相應的治療方案,以延緩疾病的進展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①對比腎小球濾過率(GFR)、24 h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在慢性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檢測中應用的陽性檢出率。參考范圍:GFR水平標準:80~120 mL/min;24 h血糖濃度標準:空腹血糖(3.9~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尿蛋白水平標準:<150 mg/24 h。24 h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檢驗標準:通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評估患者確診糖尿病后行尿蛋白水平檢測,當尿蛋白>150 mg/24 h時,確診為腎損傷。
②分析患者24 h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或率(%)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金標準GER檢驗結果得出:陽性患者183例,陰性患者2例。經(jīng)24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檢驗結果對比,可見24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檢驗結果與金標準GER檢驗結果較接近(Kappa=0.565),見表1。
表1 24 h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檢測結果分析(n)
185例患者中,經(jīng)24 h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檢驗,陽性患者有180例,靈敏度為98.36%,特異度為100.00%,見表2,圖1。
表2 24 h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診斷的靈敏度及特異性分析
慢性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和管理,將導致各種并發(fā)癥,包括腎損傷[4-5]。在慢性糖尿病患者中,早期腎損傷是常見的并發(fā)癥,且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預防或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進展[6-7]。早期腎損傷的主要表現(xiàn)包括尿蛋白、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和腎小管功能異常等[8]。治療早期腎損傷的關鍵在于控制血糖和血壓水平,以減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9-10]。此外,適當?shù)娘嬍澈瓦\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如果早期腎損傷已經(jīng)出現(xiàn),藥物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等藥物可以有效減少尿蛋白的排出,控制血壓,減緩腎功能的惡化。
血糖濃度是衡量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指標,但其在早期腎損傷疾病診斷中也有一定的應用價值[11]。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糖可以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和腎小管功能異常,最終導致腎臟損傷[12-13]。因此,糖尿病患者的24 h血糖濃度可以用來評估腎臟的代謝負擔。具體來說,高24 h血糖濃度與腎臟疾病的發(fā)生和進展密切相關。尿蛋白是腎臟損傷最早、最常見的標志之一,對于早期腎損傷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14]。尿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腎臟濾過功能的變化,因此在臨床上可以用來監(jiān)測慢性腎臟病的進展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治療腎臟損傷[15]。在早期尿蛋白檢測陽性的情況下,醫(yī)生可以根據(jù)患者的個體化情況制訂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預防或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fā)展[16-17]。尿蛋白水平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飲食、運動等,因此需要綜合考慮其他臨床指標,如血肌酐、腎小球濾過率等,以更準確地評估腎臟功能狀態(tài)??傊?4 h血糖濃度和尿蛋白兩種指標檢驗方式在早期腎損傷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經(jīng)本文研究證實,24 h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應用于慢性糖尿病患者早期腎臟損傷疾病診斷中,陽性檢出率較高。此外,ROC曲線顯示,24 h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診斷的靈敏度為98.36%,特異度為100.00%,經(jīng)分析更進一步證實了以上兩種檢驗方式在早期腎損傷患者疾病診斷中應用具有較高價值體現(xiàn),檢驗結果也比較接近金標準??梢娫谠缙谀I損傷疾病診斷中聯(lián)合應用以上兩種檢驗方式,所檢出的結果會更加準確和有效。駱躍興等[18]在研究中指出將兩種檢驗方式聯(lián)合應用檢測的結果較高,漏診率和誤診率較低,能為患者盡早診斷、及時治療提供依據(jù),具有較高的價值。本研究部分所得結果與駱躍興等[18]研究結果呈高度一致,說明本研究方法真實有效。此外,在已有研究成果之上融合特異度、靈敏度分析,為確定研究結果準確性提供更有效依據(jù)。
綜上所述,24 h血糖濃度聯(lián)合尿蛋白指標的檢測在慢性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較為顯著,能幫助醫(yī)生檢測出腎損傷疾病早期的發(fā)生情況,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