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青 王德偉
摘 要:老舊照片在保存過程中容易受到溫度、濕度、有害氣體、光線、機械損傷影響,為此,要根據照片檔案不同材質選擇不同的修復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影響老舊照片檔案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修復老舊照片檔案的基本原則、要求及方法,并就進一步做好老舊照片檔案保存提出了具體措施,旨在切實增強老舊照片檔案安全性、可靠性,發(fā)揮老舊照片檔案應有價值。
關鍵詞:老舊照片檔案;檔案修復;修復技術
概述
照片檔案(photographic archives)是指國家機構、社會組織或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以靜止攝影攝像為主要反映方式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照片檔案通常由底片、照片和說明三個部分組成。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數碼照片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照片。但一些老舊照片檔案見證了歷史發(fā)展脈絡,是重要的檔案資料。根據材質不同,老舊照片分為相紙照片、菲林照片、銀版照片和玻璃板照片,其中相紙照片和菲林照片長期暴露于空氣中材質易發(fā)生氧化、變黃、發(fā)脆、褪色、折裂、畫面模糊或者膠片老化等現象,從而影響照片檔案利用及其壽命。
1 影響老舊照片檔案安全因素
照片檔案長期保存過程中,由于保管條件不完全符合規(guī)定,隨著歲月的推移,照片檔案不同程度受到損壞,照片檔案保護問題十分突出[1]。
1.1 溫濕度的影響
照片檔案在一定的溫度、濕度環(huán)境下保存可延長其使用壽命。當保存環(huán)境溫度超過30℃或者濕度超過60%,照片檔案中的片基、乳劑膜等材質就會發(fā)生相應的物理、化學反應,產生受潮霉變,霉菌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出多種酶。在這些酶的作用及影響下,照片檔案中膠片材質中的明膠分子就會被酶菌分解、液化、穿孔,導致照片圖像模糊,膠片粘連在一起或片基脫落,甚至會破壞膠片中的信息。尤其是彩色底片的照片檔案,在高溫(>30℃)、高濕(>60%)的環(huán)境下,彩色底片就會發(fā)生褪色、掉色,導致色彩不均勻,影像不清晰等問題。
1.2 有害氣體的侵害
如果館藏照片檔案的檔案庫房中的環(huán)境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水分與二氧化硫、硫化氫、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和氯氣等氧化性氣體作用就會生成酸,與金屬銀材質發(fā)生作用產生硫化銀,使照片檔案底片受到影響變黃褪色。由于照片檔案材質中的乳劑膜為動物膠,含有蛋白質,蛋白質遇酸發(fā)生化學反應,就會產生水解作用,損毀彩色底片,影響彩色照片利用價值及檔案保存壽命。
1.3 機械損傷
照片檔案易因機械力的作用,發(fā)生磨損、劃痕、折壓痕,這些都會影響照片檔案后期利用及保存壽命。照片檔案底片保護膜主要由明膠構成,明膠機械強度小,在翻動、使用、包裝等環(huán)節(jié)極易因機械力的作用產生劃痕、磨損,影響照片清晰度。照片檔案中的膠質、金屬銀在機械折壓后,折壓痕跡聚焦于底片,光線無法正常通過,或光線在折壓痕處產生折射,導致照片檔案出現白色不均勻痕跡,影響照片檔案利用。
1.4 光線的破壞
太陽光線會影響照片檔案材質壽命。在太陽輻射光譜中,既有可見光線,也有看不見的光線。其中紅外線、紫外線即為不可見光線。不可見光線對照片檔案材質破壞作用很大,但由于不可見,這種破壞性常不為人們所察覺。照片檔案材質主要有纖維素。在曝光照射下,紫外線會直接破壞和影響照片檔案材質中的纖維素,加速其氧化、老化,最終影響其耐久性,從而使照片檔案中的底片變黃、褪色、變脆。
2 老舊照片檔案修復的原則
照片檔案修復有傳統(tǒng)修復和數字修復之分[2],需要借助相應技術或采取其他措施進行修復。也需要遵循相應原則,確保老舊照片檔案原有信息資源得以保存。
2.1 修舊如舊原則
修舊如舊,即把老舊照片檔案修復完了,還像老舊的樣貌。這里的“舊”就是指過去的意思。原有的特殊材質載體上的檔案信息內容保持其“原始性”“數據性”及“藝術性”。老舊照片檔案從檔案屬性看,也是一種歷史記錄。這種歷史記錄突出表現在照片上的信息及其載體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以及不可復制的特性,修復時要保證這種信息不因修復而被破壞,即為“原始性”?!皵祿浴眲t體現在照片檔案外觀、內容及其呈現方式,在修復過程中要保證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不遺漏任何重要信息。“藝術性”則主要是指照片檔案本身承載著的藝術特質,即照片檔案的色彩、構圖、畫面、景色等體現藝術特點和魅力的因素,不能因修復而失去。
2.2 保持原貌原則
原貌,即本來的面目、原本的樣子。老舊照片檔案修復就是要保持其原有的樣子:照片的顏色、外觀特征、背景內容及影像信息。不得人為添加、刪除或篡改任何信息,無論是原物修復,還是翻拍修復,都需要修復時選取合適的亮度、角度,最大限度地保持照片修復前后差異最小化。例如采用翻拍修復的方式進行照片檔案修復,要采取技術手段刪除翻拍的痕跡信息,如拍攝時間、地點等因素。當然,保持原貌并非要求修復照片檔案的外觀、顏色等因素100%與原物一致。
2.3 主次分清原則
照片檔案修復是一項復雜、專業(yè)且需要細心的工作。修復時要求檔案工作者秉持整體觀,從老舊照片中的損壞點到面,再由面到片,最后由片到整體,將一份份照片檔案作為一個修復整體。堅持主次分清原則,首先將照片檔案中需要修復的主要的、難度大的、重要的部位作為修復的重點,然后逐一修復次要的、難度小的、一般的破損部位。在修復破損照片檔案時,應首先修復細小處、獨立處和零碎的檔案,然后再集中精力修復稍大、長條或大塊的,最后再修復大篇幅的長條、塊狀照片檔案。雖然要堅持主次分清,但也要保持一致性,即照片檔案修復時要根據照片材質中不同明暗進行逐一、分別修復,做到“暗點對暗點”“亮點對亮點”“中間對中間”[3]。
3 老舊照片檔案修復的要求
與文書檔案相比,老舊照片檔案具有直觀真實、生動形象的特點,極具傳播力、感染力[4];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通過展示一組或一張照片檔案,附上一段或一句文字說明,可直接反映老舊照片檔案承載著的信息。與紙質檔案相比,老舊照片檔案材質主要有相紙、菲林、銀版等,特殊材質對修復提出了特殊要求。
3.1 真實
老舊照片檔案修復或補色或補充相應材質,還原照片檔案本真。因此,作為還原真實歷史的老舊照片檔案,在修復過程中應最大限度地刪除修復痕跡,盡可能地減少檔案修復者主觀想象,即個體人為因素的干擾。即便需要修補照片檔案中圖像缺失部分,也應參考照片檔案形成時的歷史記錄,并與照片檔案中的信息進行比對,不得因修復照片檔案而篡改其真實性。
3.2 完整
老舊照片檔案修復主要涉及補色或修復痕跡,涉及褪色、折痕、雜點等的修復,且照片檔案修復面積區(qū)域較大,一般會進行雜點、折痕、褪色等綜合性修復,修復的范圍遍布了照片整個畫面的各個角落,因此,老舊照片修復要有整體性思維,兼顧照片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既包括主畫面修復,也包括畫面的背景色彩修復,確保修復照片效果的完整。
3.3 可用
老舊照片修復的目的既要保證恢復其本來面貌,還要確保修復后的照片資料與其本來功能一致,即要具有可利用性。例如照片檔案中人物的服裝、使用的物品、周圍交通工具、附近建筑物等,修復色彩后要與老舊照片檔案資料反映的年代、歷史背景環(huán)境一致,通過修復使照片檔案更具直觀觀感體驗和教育、宣傳、憑據功能價值。
4 老舊照片檔案修復的方法
4.1 去污修復法
根據照片檔案去污要求不同,去污修復法又分為:1)清潔法。利用毛筆擦拭或者軟毛刷輕彈照片表面灰塵,清潔法要注意不得使用硬毛刷或棉花擦拭,防止造成照片檔案表面二次損害。2)去霉法??衫靡讚]發(fā)有機溶劑配制的清潔液,將清潔液直接涂抹到照片霉變處,使其脫落。還可利用堿性藥液清洗霉變照片,達到去除霉點或霉跡效果。3)清洗法。照片檔案長期疊放,會與其他物品粘在一起,只有通過清洗才能將粘物去除。清洗前先要將照片膠膜浸透,并不斷翻動,將照片檔案與粘物一道浸入流水中,清洗一段時間后順著水勢慢慢揭開。
4.2 化學修復法
化學修復法修復照片檔案,主要針對照片檔案出現發(fā)黃或褪色的情形?;瘜W修復法又包括:1)溶劑法。一般選擇對硫化銀溶劑溶解力強、不造成損傷且無毒的溶劑或藥膜,以去除老舊照片檔案發(fā)黃、褪色情況。具體去除方法:先將發(fā)黃或褪色的照片檔案浸于清水中,經清水浸濕使照片材質中的乳劑層吸水后溶漲,再清洗灰塵或發(fā)黃雜質,然后利用酸性定影液處理,去除黃層及堿性雜質。2)藥液法。利用漂白再顯影原理,將照片檔案中的發(fā)黃處去黃并達到銀影再現。藥液法修復發(fā)黃老舊照片檔案涉及兩個關鍵步驟:一是漂白,利用漂白液將發(fā)黃照片檔案轉變?yōu)殂y鹽回復至感光材料,待曝光后恢復至顯影前狀況;二是顯影,用顯影液浸濕至已經漂白液漂白的照片檔案,達到照片檔案中的銀影重現[5]。3)填補空缺法[6]。針對老舊照片檔案因劃傷或皺折留下劃痕、折痕或乳劑層出現點狀脫落的照片檔案,則可選用填補空缺法。即利用刮刀、毛筆、脫脂棉、碳素墨水等,根據老舊照片檔案折痕、皺折及點狀脫落情形,先調配濃淡適宜墨水,用毛筆均勻、由淺入深地填入。填補空缺法修復照片檔案切忌急躁,遠看近修,濃淡適宜。
4.3 翻拍修復法
老舊照片檔案翻拍修復法,就是通過翻拍,將已污染、損傷的照片檔案資料轉換至新的感光材料,重新獲得新的照片,并去除污損或增強信息強度,達到修復效果。1)原樣翻拍法。原樣翻拍法修復照片檔案,主要是針對照片檔案形體出現損傷,但保存完好的照片檔案進行修復。原樣翻拍法修復照片檔案,要求在翻拍時光線均勻,使被翻拍的老舊照片檔案均勻受到同樣照度。此外,還要保持老舊照片檔案原來的影調、層次。翻拍時要注意防止因反光出現光斑,可通過較小光圈,利用長時間曝光,減少翻拍時的光行差,以提升原樣翻拍時翻拍影像的清晰度。2)校正性翻拍法。校正翻拍法修復老舊照片檔案,主要是針對照片檔案中出現霉斑、色斑,以及字跡印章,可選用校正性翻拍法對照片檔案原件畫面進行校正,翻拍后利用專門的圖片處理軟件,達到去霉、去污、去字跡效果。校正性翻拍法需要用好濾色鏡、全色片。其中選用的濾色鏡應與污跡顏色一致,濾色鏡色度要大于污跡色度,以達到通過翻拍徹底清除污跡,實現校正效果。3)突出性翻拍法。與校正性翻拍法修復老舊照片檔案不同,突出性翻拍法修復主要用于褪色、過藍或發(fā)黃照片檔案,利用加濾色鏡進行突出性翻拍,老舊照片褪色現象較重的,還需要利用全色片+藍濾色鏡進行翻拍,不僅可以通過翻拍補償老舊照片中的褪色處,還可以修補照片中的發(fā)黃問題。
5 老舊照片檔案保存措施
5.1 適宜溫度濕度
從影響老舊照片檔案安全因素來看,溫度濕度會導致照片材質乳劑龜裂、脫落、剝落等情況,影響老舊照片檔案的長久保存。因此,選擇適宜的老舊照片檔案保存溫度濕度環(huán)境,做好恒溫恒濕,按照《照片檔案管理規(guī)范》的標準和要求,控制好老舊照片檔案存儲環(huán)境中的溫度濕度,使老舊照片檔案存放在適宜的溫度濕度范圍(見表1)[7]。
5.2 保持空氣清潔
館藏老舊照片檔案大氣環(huán)境中的氯化氫、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氣體都會影響照片檔案保存壽命。例如,硫化物會導致老舊照片檔案影像發(fā)黃;大氣環(huán)境中的灰塵加速老舊照片降解老化;灰塵顆粒成為霉菌孢子滋生體,加劇老舊照片霉變、模糊。因此,要定期做好老舊照片檔案館藏環(huán)境空氣除塵及消毒,杜絕霉菌侵入,做好空氣凈化過濾。在調閱、查閱老舊照片檔案資料,應更換鞋或佩戴鞋套,戴清潔白色質地柔軟手套。
5.3 做到避光隔氧
老舊照片檔案保存還需要做好避光保存,防止光輻射降低照片檔案乳劑層明膠含水保留率,加劇老舊照片檔案感光材質變脆。同時大氣環(huán)境中的氧也會影響老舊照片檔案,加劇其老化,氧與影像層中銀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還原斑,導致老舊照片檔案出現褪色、模糊。因此,除了做好避光外,還要進一步做到隔氧。
5.4 選擇適宜裝具
老舊照片檔案存儲環(huán)境對其安全影響較大,因此,選擇合適的貯藏裝具至關重要。按照《照片檔案管理規(guī)范》要求,貯藏老舊照片檔案的裝具應不能釋放酸性氣體、氮氧化合物等對照片有害的氣體[8]。選用碳素型包裝材料,可有效起到防霉、防潮效果。此外,還要定期檢查,避免吸濕、粘合,影響老舊照片檔案安全。
參考文獻
[1]黃清平.照片檔案的損壞現狀與修復[J].現代聲像檔案,2000(1):17-19.
[2][3]王梅紅.照片檔案的數字修復問題[J].辦公自動化,2021(6):55-56.
[4]陸興中.老舊照片檔案數字修復與上色研究[J].中國檔案,2022(12):72-73.
[5]袁國華.照片檔案的修復方法[J].貴州檔案,1999(2):31-32.
[6]任佩.無底片照片檔案的修復與翻拍[J].四川檔案,1998(5):37-38.
[7]張譯丹,李玉虎.黑白照片的保存與修復[J].四川檔案,2015(1):31-32.
[8]許建合,孫進步.銀鹽黑白影像的自然衰變與防治[J].感光材料,1999(1):38-42.
作者簡介:夏文青(1973— ),大學學歷,青島市市南區(qū)教育和體育局館員,主要從事檔案管理維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