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
5月20日晚,上海歌劇院攜瓦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亮相上音歌劇院。這艘由中國上海歌劇院、德國埃爾福特劇院聯(lián)合制作的“歌劇巨輪”從廣州一路北上至杭州,最終歸航黃浦江畔。
瓦格納說:“樂劇是融詩歌(D i c h t k u n s t)、音樂(To n k u n s t)、舞蹈(Tanzkunst)于一體的‘總體藝術’?!彼韵笳骼硐氲纳裨捵鳛轭}材,用詩的語言來表達觀念,用音樂來表達情感。
歌劇《漂泊的荷蘭人》是瓦格納向“樂劇”理想邁出的第一步,是一部標志著瓦格納創(chuàng)作走向成熟的歌劇力作。該劇取材于海涅1833年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一位為打破漂泊魔咒苦苦找尋真愛的荷蘭人,遇到從小就夢想著用愛為其救贖的森塔,故事就此展開……
當晚,在指揮家、鋼琴家、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的指揮下,一個個音符化作層層疊疊的海浪,帶領觀眾走近波濤洶涌的巨浪,聆聽大海深處的傳說,尋找漂泊的荷蘭人孤寂的靈魂,感受女主人公森塔深切、真誠的愛與理想。隨著森塔縱身躍入海中,荷蘭人與荷蘭號一同淹沒于大?!?/p>
導演蓋伊·蒙塔馮(Guy Montavon)說:“《漂泊的荷蘭人》是現(xiàn)實與傳說的結合。它連接了兩個世界,一邊是人,一邊是未知?!痹谶@一版中,導演與舞美設計漢克·歐文·基特爾(Hank Irwin Kittel)剝離了現(xiàn)實主義場景的壁壘,選擇將橫向的挪威號與縱向的幽靈船并置于同一個超現(xiàn)實的虛擬空間中,以極具隱喻性和象征性的舞臺設計賦予觀眾更為豐富的美學體驗。挪威號色調(diào)黑暗陰郁,女主角森塔多年來在這里孤獨地等待著傳說中的荷蘭人,幻想用自己的愛情來拯救他的命運;而遭受詛咒的荷蘭人只能日復一日地在海上漂泊,永生永世被困在這艘閃著昏暗紅光、永不沉沒的幽靈船上,每七年才能登岸一次。二者在舞臺上的交匯,將觀眾拉進了一個奇幻傳說的“旁觀者”視角。伴隨著演員的登場,舞臺被以一種蒙太奇式的處理方式一分為二——一邊是獨自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森塔,一邊是海上行船的水手。
當?shù)谝荒婚_始,守夜的舵手唱起“我的姑娘,若是沒有南風,我永遠無法回到你的身邊”時,清亮的男高音猶如一道劃破黑夜的光,唱出對遠方戀人的思念。不知道瓦格納是否知曉,在中國南北朝時期有一曲《西洲曲》,“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同樣的南風,承載了東西方不同時空同樣的情意。
當荷蘭人用低沉的聲音痛苦地唱起“對洶涌的海洋我將永遠忠誠”“哪兒都不是墓地,永遠都沒有死亡”“人世間沒有永恒的忠誠”時,他的眼中滿是絕望。荷蘭人對光明與忠誠的執(zhí)著向往,讓他一次又一次踏入那條布滿荊棘的路。美國男中音歌唱家托德·托馬斯(Todd Thomas)的演唱將荷蘭人的孤獨、強大、溫柔刻畫得入木三分。
在這一版本中,森塔不只是那個救贖荷蘭人的女主角,更是這個虛幻與現(xiàn)實世界的重要連接者。第一幕中并沒有森塔的唱段,但她依然在舞臺上看書、寫字、騎車、歌唱,用對信仰的堅持以及對愛情的憧憬塑造出一個屬于她自己的立體世界。在上海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宋倩明亮而富有生命力的音色中,森塔對于愛情的信仰和對于救贖的使命感渾然一體。
當森塔與荷蘭人第一次出現(xiàn)在同一個空間的畫面里時,他們面對面唱起二重唱《從那久已逝去的時間霧靄中》。宿命的力量沖破了時空的桎梏,挪威號上的森塔得以觸碰她夢中的“幽靈”,而幽靈船上的荷蘭人也終于等到了愿以衷心救贖他的愛人。如萬花筒般絢爛的燈光打在荷蘭號上,舞臺上最美的雙向奔赴、信仰相會,悄然綻放。正如瓦格納在總譜最后一頁寫下的那句動人心弦的話語:“在黑夜貧困之中,通過荊棘的道路走向光明的世界?!?/p>
歌劇作為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有著強大的感染力,但流傳至今的經(jīng)典劇目十分有限。而以抒情為主的歌劇往往不擅于敘事,它們大多情節(jié)簡單、套路相似,所表達的價值觀念也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固定的臺詞和音樂也在某種程度上為歌劇的舞臺演繹套上了“枷鎖”。當有限的常演劇目與大量的演出劇場及受眾需求之間的矛盾逐漸形成,無疑意味著對各個歌劇創(chuàng)演團隊在制作、詮釋的多元創(chuàng)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歌劇演繹人才的穩(wěn)定成長與發(fā)展,為主創(chuàng)二度創(chuàng)作的靈感提供了發(fā)揮與兌現(xiàn)的空間。無數(shù)的歌劇主創(chuàng)者們各顯神通,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1985年拜洛伊特版《漂泊的荷蘭人》,導演以全新視角來詮釋女主角森塔,將她設定為一個精神病患,所有的一切都是森塔的幻想,結尾處更是上升到了社會批判的維度,將社會的冷漠、對病人的漠不關心塑造成了新的關注點。
上海歌劇院與德國埃爾福特劇院聯(lián)合制作的《漂泊的荷蘭人》顯然也是一次“破局”的嘗試,無論是完整的美學呈現(xiàn)還是工整的哲思和邏輯呈現(xiàn),都使其有著極高的辨識度。時隔五年再度上演,觀眾們可以和女主角森塔一起,用“她的眼睛”看世界?!耙磺€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森塔周圍的所有人到底是她腦中純粹的幻象,還是真實存在的人在癲狂的森塔眼中扭曲后的模樣,一切都取決于觀眾的理解。但無論是視覺的留白還是飽滿的想象力,此次上海歌劇院對瓦格納這部經(jīng)典歌劇的精彩詮釋,無疑讓觀眾有了極具震撼的歌劇體驗,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