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庫庫
在母親節(jié)這一天,動物班級的小動物們都寫了《我的媽媽》這篇命題作文。大家紛紛表達了對母親養(yǎng)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特別是哺乳動物,因為它們從小就依靠媽媽的奶水成長。
從活著的“恐龍”中尋找證據
眾所周知,哺乳動物之所以叫哺乳動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哺乳動物能夠分泌乳汁哺育幼崽。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并沒有進化出這一功能,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就讓我超時空大偵探用超時空掃描儀搜尋一下是否有哺乳動物之外的動物也會用“乳汁”喂養(yǎng)幼崽吧!
恐龍“哺乳”妙處多
科學家們以前認為恐龍只是把蛋生下來就不管了,但最近的研究發(fā)現,有些恐龍其實會像鳥類一樣照顧自己的寶寶,包括喂食和保護,直到它們能夠獨立生活。
哪些恐龍可能“哺乳”
根據現有化石證據,最有可能進行哺乳的應該是慈母龍等鴨嘴龍類恐龍。哺乳的第一個條件是要確定這種恐龍會育幼,而關于慈母龍育幼已經有比較完整的研究,例如幼體的骨骼發(fā)育不全無法離巢、蛋巢內有蛋殼踩踏的碎片,代表幼崽誕生后會在巢內生活一段時間,這些都證明這類恐龍在幼年時需要父母的照料。同時,這種恐龍的幼體要從0.3—0.5公斤成長到超過2.5噸的體型,因此很可能是依靠父母提供含有生長激素的“乳汁”來快速成長。
在其他研究中還發(fā)現,有一窩幼體慈母龍牙齒已經磨損到僅剩1/4,讓人懷疑更加幼小的恐龍,能否憑一己之力磨碎植物纖維,而就算牙口在幼體就發(fā)育良好,但體內是否有足以消化并讓植物發(fā)酵的微生物群也讓人懷疑。因此,靠“乳汁”提供半消化的食物以及鈣和礦物質的話,不只能讓幼龍更有效率地吸收養(yǎng)分,還能加快骨骼發(fā)育的速度。這些證據都顯示出除非這類恐龍從小有一口好牙加上好腸胃,否則吃奶明顯比吃植物更有益。
偵探筆記
推理難度:★★★★★
推理結果:雖然很難找到相關的化石證據,但個別恐龍“哺乳”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這是有科學基礎的。如果你把鳥類也當成恐龍,那這個答案就更是正確的了。
推理筆記:科學是什么呢?它跟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活動不一樣,它先是對自然界的事物做出一個觀察,然后提取某一類事物的某個共同點,在此基礎上做某種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