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小說家的代表作(下)(隨筆)

        2023-08-21 07:01:24邱華棟
        四川文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卡佛雷蒙德小說

        □文/邱華棟

        雷蒙德·卡佛:《你在圣·弗蘭西斯科做什么?》

        1938年,雷蒙德·卡佛出生在美國俄勒岡州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村鎮(zhèn),附近是一條蜿蜒流過的哥倫比亞河。父親是工人,母親是餐館服務員,也做過商店店員。雷蒙德·卡佛小時候是一個胖子,體形臃腫,經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這讓他很受傷。幾年之后,他們全家搬到華盛頓州亞基馬鎮(zhèn)的東邊,那里也是一派鄉(xiāng)村風光。他最喜歡去附近的小溪和水庫里釣魚。16歲時,他個子長高了,迷上了打獵,經常把他打到的野鴨拿回家給母親,母親會把野鴨仔細拾掇好,放到家里最貴重的財產——一個大冰柜里。

        高中畢業(yè)后,他不想上大學,想離開家庭去賺錢,去追求寫作的理想。但他發(fā)現父母的關系發(fā)生了危機,父親的精神狀態(tài)很不穩(wěn)定,甚至可能精神失常,已無力養(yǎng)家。雷蒙德·卡佛的前半生都是非常艱辛的。19歲時他和17歲的瑪麗安·伯克結婚,此時瑪麗安·伯克已經懷孕了。于是,他陷入家庭生活的沉重負擔中。他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養(yǎng)家糊口,先后干過送貨員、醫(yī)院清潔工、鋸木廠工人、加油站服務員等等,只要能賺點錢的活他都干,因家里有可愛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

        1958年,雷蒙德·卡佛20歲,他決定遠離華盛頓州,帶著瑪麗安和襁褓中的女兒,遷往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天堂鎮(zhèn)。他到奇科州立學院學習寫作,很快,他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他師從約翰·加德納學習寫作技巧,并努力維持家庭運轉。在加利福尼亞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里。后來,他到洪堡州立學院學習,并在家里寫作。20出頭的雷蒙德·卡佛內心里暗藏寫作的雄心,可他每天要應付的都是生活的瑣碎。妻子瑪麗安要照顧孩子,白天上班,晚上要做電話接線員,兩個人都在生存線上忙碌和掙扎,兩個孩子的撫養(yǎng)無比繁雜,這讓雷蒙德·卡佛飽受日常生活的折磨,也為他后來的寫作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細節(jié)。

        我們說作家都是從生活里走出來的。雷蒙德·卡佛顯然是一個明證?,F在來看,雷蒙德·卡佛屬于那種以少勝多的短篇小說大家。他在短短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留下了71篇短篇小說和300多首詩歌,還有部分散文和隨筆,50歲就因肺癌離開了人世。高度風格化的雷蒙德·卡佛,成為20世紀下半葉美國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被稱為是“美國的契訶夫”。他的短篇小說的高度簡約風格形成了一種典范,被稱為“簡約派”大師,出現了大批擁躉和模仿者。

        雷蒙德·卡佛喜歡寫作,來源于小時候父親給他講的故事。那些故事啟迪了小雷蒙德·卡佛好奇的、喜歡探尋人世的心靈。1963年,為了繼續(xù)錘煉寫作技巧,他把所有的家當放到一輛破舊的雪佛蘭汽車里,帶著老婆和兩個孩子,前往愛荷華城。愛荷華大學有一個著名的作家講習班,專門培養(yǎng)作家,創(chuàng)辦人是詩人保羅·安格爾,他后來和華裔女作家聶華苓結婚了,這個愛荷華寫作班是美國具有盛名的寫作訓練班。在愛荷華寫作班里,雷蒙德·卡佛遇到很多同道,大家一起探討寫作技藝,這使他進步很快。在《十二月》的編輯柯特·約翰遜的幫助下,他發(fā)表了一些作品,引起了注意。

        約翰遜還介紹他認識了《紳士》的小說編輯戈登·利什。后來,戈登·利什發(fā)表和修改雷蒙德·卡佛的小說花費了很多心血。戈登·利什對雷蒙德·卡佛的小說《請你安靜些,好嗎?》《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進行了十分精心的刪改和潤色,突出了雷蒙德·卡佛的簡約風格,直接促成了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說風格的形成。直到現在,戈登·利什對雷蒙德·卡佛的小說的修改還存在著爭議。雷蒙德·卡佛去世多年后,美國出版了他未經修改的早期稿本、小說集《新手》。無論如何,戈登·利什是個慧眼識才的人,他敏感地發(fā)覺了雷蒙德·卡佛的小說的獨特性,經過他的刪改潤色,強化了雷蒙德·卡佛的簡約風格,功不可沒。

        1968年,雷蒙德·卡佛帶著妻子瑪麗安和兩個孩子前往以色列,進行為期一年的考察,瑪麗安在那里學習歷史和哲學。回到美國后,瑪麗安大學畢業(yè),成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這使雷蒙德·卡佛得到了解放,他能夠擺脫一部分家庭壓力,集中精力寫作短篇小說。

        1971年,他的短篇小說《鄰居》發(fā)表在《紳士》雜志上,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隨后,他的短篇小說遍地開花。此時,雷蒙德·卡佛也遭遇了一次精神危機,他染上了酗酒的毛病。往后的幾年,夫妻關系也逐漸發(fā)生了危機,他們開始分居。1982年10月18日,他們在法院正式離婚。幾年之后,在他快要離世的時候,他承認他對瑪麗安感到愧悔,因為他“留下了所有的成功,而讓她不得不站在雨中?!?/p>

        不過,他的生活和寫作向前持續(xù)地發(fā)展。他來到斯坦福大學作為獎學金研究生進修,又認識了更多的朋友。他認識了黛安娜·塞西利,她成為他的情人。由于和妻子有了罅隙,他更多地依賴酒精,幾乎天天喝醉。這個階段,他的多部小說集出版,成了廣受矚目的小說家。此后的一些年,雷蒙德·卡佛在美國文壇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他的小說集由書商加里·菲斯克喬恩推出了平裝本,相當暢銷,擁有了更廣大的讀者群。經過多年的錘煉,雷蒙德·卡佛成為一個短篇小說的絕佳圣手,一個爐火純青的卓越的文學手藝人,一個創(chuàng)造了“簡約派”風格和流派的掌門人。他的作品從題材上看,大都描繪了美國普通人生活中的失意、挫折、困頓和希望。他很擅長婚姻和家庭題材,將在家庭和婚姻中男女的掙扎與尋求出路描繪得栩栩如生,對人生的兩難處境,對人性的幽暗地帶,都有十分精妙的體察。這與他早年的生活潦倒、困頓、貧窮有關??梢哉f,正是生活這本偉大的教科書,教會了他以文學手段看待生活的角度和方法。

        有時,雷蒙德·卡佛會選擇第一人稱敘述,比如《你在圣·弗蘭西斯科做什么?》就是第一人稱敘事。這個敘事者是個郵遞員,他不過是一個觀察者,他以所見即所得的方式,將小說的主人公馬斯頓一家搬來之后發(fā)生的事情講述了一遍。馬斯頓一家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被敘述者不經意地以一些細節(jié)呈現了出來。同時,暗示馬斯頓一家是受到了“垮掉的一代”的影響的嬉皮士家庭,也將美國1960年代的社會背景巧妙地呈現出來。

        雷蒙德·卡佛還是一個絕佳的對話寫手?!栋⒗辜佑惺裁??》通篇都是對話。兩對夫婦在其中一家做客,吃吃喝喝,品嘗大麻,噴云吐霧的時候,其中一對夫婦說他們馬上要搬到阿拉斯加去了。于是,一場關于阿拉斯加的談話就這么展開了。后來,兩對夫婦生活里的某些東西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他在寫這樣的小說時,非常善于通過很小很小的細節(jié),來呈現美國人的希望和失落感。

        《他們不是你的丈夫》的故事主要發(fā)生在咖啡店和家里。多琳是一個女招待,她丈夫厄爾是一個推銷員。有一天,他跑到妻子打工的咖啡店看妻子,結果,鄰座兩個來就餐的男人對他妻子的肥胖身材的評論和調笑,讓他非常惱火。他跑了,后來他買回來一個體重秤,讓多琳經常稱一稱,讓她減肥。最后,多琳果然減肥了,厄爾又跑到咖啡店,冒充顧客,去讓別的男人評價他老婆現在的身材到底怎么樣。小說就這么以不斷出現的生活小波瀾來作為推動,將一對非常平常的美國夫婦的煩惱和生活,以淡然的感傷和幽默感表現出來。

        《小東西》很短,可能是他最短的小說,翻譯成中文只有幾百字,描述了一對夫妻在吵架,他們在吵架的同時,在拉扯著一個嬰兒,小說的結尾暗示他們把嬰兒給拉扯死了:

        “她要這孩子啊。她使勁抓住嬰兒的另一只胳膊。她抱住了嬰兒的腰,往后拽著。

        但他也死不放手。他感到那孩子正從他手上滑脫出去,他用力往回拽著。就在這一刻,事情終于有了了結?!保ā缎|西》,于曉丹譯,《你在圣·弗蘭西斯科做什么?》第49頁,花城出版社)

        雷蒙德·卡佛給自己的小說所起的名字,其中一部分是帶有詩歌的意象和提問方式,比如這些:《真跑了這么多英里嗎?》《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離家這么近有這么多水泊》《我打電話的地方》《沒人說一句話》《把你的腳放在我鞋里試試》《親愛的,這是為什么?》《你們?yōu)槭裁床惶鴤€舞?》《毀了我父親的第三件事》《人都去哪兒了?》《不管誰睡了這張床》《請你安靜些,好嗎?》《我可以看見最細小的東西》《告訴女人們我們出去一趟》《所有東西都粘在了他身上》《還有一件事》《怎么了?》《你們想看什么》《需要時,就給我電話》。

        一般情況下,小說的題目是進入小說的一把鑰匙,同時也顯示作家本人的敘述風格。上述這些題目都很抓人眼球,提問句式的篇名在小說史上并不少見,但像雷蒙德·卡佛這樣如此集中地使用提問式作為篇名還比較少見,由此形成了雷蒙德·卡佛很重要的一種風格。

        在看到上述題目時,讀者總是暗自叫絕,真棒!一個作家真有才華,從小說題目就可以看出來。讀者一邊看一邊想:真跑了這么多英里,是為什么呢?發(fā)生了什么事有人會這么問?人在談論愛情的時候到底在談論什么呢?為什么離家這么近有這么多水泊?會不會淹死人或者房屋進水?我打電話的地方在哪里?難道是高速公路上的求救電話嗎?沒有說一句話的原因是什么?他們是在什么場合不說一句話的?把你的腳放到我的鞋里試試,是男人說的還是女人說的?他們是什么關系?親愛的,這是為什么?為什么要問這一句話?你們?yōu)槭裁匆ヌ鴤€舞?我父親是怎么被第三件事毀了的?那第一件、第二件又是什么?人都去哪兒了?他們去干什么了?不管誰睡了這張床,這張床和睡它的人之間有什么關系?假如我不想安靜呢?看見了細小的東西要干什么?你出去就出去唄,為什么要告訴女人們?所有的東西都粘住了他什么,那是什么東西能粘在一個人身上不下來?肯定不是所有的東西,對不對?桌子椅子能粘在人身上嗎?電視機可以粘在人身上嗎?還有一件事、還有一件什么事?怎么了?到底怎么了?你們想看什么?——是誰在發(fā)問?需要時,就給我電話——可假如我不需要我就不打電話呢?

        你看,這就是讀者在看到這些題目的直接的反問式反應。雷蒙德·卡佛還有一些小說題目,起得也非常簡約,帶有符號性和象征性,比如下列題目:

        《涼亭》《大教堂》《野雞》《大象》《山雀餅》《自行車、肌肉和香煙》《肥胖》《鄰居》《收藏家》《小事》《距離》《嚴肅的談話》《平靜》《維他命》《小心》《大廚的房子》《發(fā)燒》《羽毛》《箱子》《親密》《牛肚湯》《差事》《柴禾》《夢》《汪達爾人》《謊話》《小木屋》《哈里之死》《主意》《父親》《夜?!贰秾W生的妻子》《鴨子》《信號》《杰瑞、莫莉和山姆》《六十英畝》《取景框》《紙袋》《洗澡》《大眾力學》《粗斜棉布》《咖啡先生和修理先生》《軟座包廂》《保鮮》《火車》《馬籠頭》等等。

        這些題目,有的是食物、藥物和動物,比如山雀餅、牛肚湯、維他命、野雞、大象、鴨子,有的是物品,比如自行車、香煙、箱子、羽毛、柴禾、紙袋、馬籠頭,有的是地點,比如涼亭、大教堂、大廚的房子、六十英畝、夜校、軟座包廂等等,有的是人物,比如鄰居、父親、學生的妻子、收藏家、杰瑞、莫莉和山姆、咖啡先生、汪達爾人、哈里、修理先生,有的題目是狀態(tài),比如距離、親密、洗澡、保鮮、信號、主意、發(fā)燒、差事、肥胖、夢等等。

        這么一看,我們就會發(fā)現,雷蒙德·卡佛的確是觀察生活的大師,就是這些再平常不過的東西,給他帶來了無窮的寫作靈感,給他帶來了多角度的視角,給他帶來了由此演繹出的人物和他們的生活故事。這么多題目,里面的象征、隱喻、符號、指代、借用等等,都能找到一條通向小說的路,同時,也是通向人類生活秘密的謎底。一句話,萬物有靈,萬物的秘密都藏在眼前你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里。

        雷蒙德·卡佛足夠生動和簡樸,他不設閱讀的門檻,歡迎著每一個試圖靠近他的人;他是那么的親切,就像他的小說題目那樣在呼喚你,讓你覺得他一點都不陌生,就像是你熟悉多年的一個鄰居。

        雷蒙德·卡佛的詩歌篇幅短小,善于捕捉瞬間情緒,營造精巧的意象和象征。雷蒙德·卡佛的300多首詩歌都收入了詩集《我們所有人》中。閱讀雷蒙德·卡佛的詩歌,有兩點是需要注意的。一是他的部分詩篇帶有敘事性。再有一點,就是他的詩歌的風格和他的小說一樣,同樣十分簡約。我們來看看這一首《忍痛大甩賣》:

        “星期天大清早所有東西都搬到了外面——

        兒童頂篷床和梳妝臺,

        沙發(fā),茶幾和臺燈,一箱箱,

        各色各樣的書和唱片。我們搬出廚房用具,帶鬧鐘的收音機,掛著的

        衣服,和一把一直陪著他們

        被他們叫做‘舅舅’的

        大安樂椅。

        最后,把餐桌也抬出來了,

        他們在桌上擺好東西就準備開張?!?/p>

        (見《我們所有人》第一冊第33頁,舒丹丹譯,譯林出版社2013年版)

        假如我把這些詩句按照敘述文來進行不分行排列,就是這樣的:

        “星期天大清早,所有東西都搬到了外面——兒童頂篷床和梳妝臺、沙發(fā),茶幾和臺燈,一箱箱各色各樣的書和唱片。我們搬出廚房用具,帶鬧鐘的收音機,掛著的衣服,和一把一直陪著他們、被他們叫做‘舅舅’的大安樂椅。最后,把餐桌也抬出來了。他們在桌上擺好東西,就準備開張?!?/p>

        你看,是不是和他的小說的片段簡直難以區(qū)分?所以,一個小說家假如寫的詩歌具有敘事性的話,那么就可以作為小說片段來欣賞了。

        我更喜歡他另外一首、我覺得特別具有雷蒙德·卡佛的風格和味道的詩,《我的烏鴉》:

        “一只烏鴉飛進我窗外的樹里。

        它不是泰德·休斯的烏鴉,也不是加爾威的烏鴉。

        不是弗羅斯特,帕斯捷爾納克的,或洛爾迦的烏鴉。

        也不是荷馬的烏鴉中的一只,飽食血污,

        在那場戰(zhàn)爭之后。這只是一只烏鴉。

        它永遠不適于生命中的任何地方,

        也沒做任何值得一提的事。

        它在枝丫上棲息了片刻。

        然后展翅從我生命里

        美麗地飛走了?!?/p>

        (見《我們所有人》第一冊第208頁,舒丹丹譯,譯林出版社2013年版)

        雷蒙德·卡佛的詩歌,在敘事性部分表現得很有幽默感,場景逼真、具體,很生活化,在表面單純、簡約的意象背后則隱藏了豐富的含義。比如,上面的這只“烏鴉”,實在象征了太多東西。但你也可以說,它什么都不象征,它真的不過就是一只烏鴉。

        雷蒙德·卡佛很容易就能學習。這是因為雷蒙德·卡佛給自己設定的出發(fā)點就低:“我開始寫東西的時候,期望值很低。在這個國家里,選擇當一個短篇小說家或一個詩人,基本就等于讓自己生活在陰影里,不會有人注意。”

        他容易學習,但并不是你很容易就能學得好。你可以拿他的小說來作為起步的訓練。不過,這里面有一個陷阱,因為雷蒙德·卡佛的小說表面上看似非?!昂喖s”,可是實際上他又是非常復雜的。所以,學習雷蒙德·卡佛,可以先把小說寫滿,然后再做減法。這個時候不要以為你做完一次減法就和他一樣了。你再加上去,再寫滿,然后,再做減法。來這么兩三遍,你才可能真正達到簡約。這個多和少、繁復和簡約之間的關系,是要反復訓練的。因此,雷蒙德·卡佛還是不容易學習的。要達到他的高度是很難的,這里面隱藏著多和少、復雜和簡單、明亮和陰影的關系。

        進入1980年代,雷蒙德·卡佛的聲譽上升到了一個巔峰。他兩次獲得國家藝術基金獎金,三次獲得歐·亨利小說獎,還獲得了布蘭德斯小說獎、萊文森詩歌獎等,1988年入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院士。

        1987年的9月,雷蒙德·卡佛被查出罹患肺癌。10月1日,做了第一次切除手術。手術比較成功,雷蒙德·卡佛認為他躲過了一劫。在他的一生中,他都相信好運氣不斷降臨到他身上,比如,遇見了妻子瑪麗安和寫作最初的導師約翰·加德納,在《紳士》雜志上發(fā)表作品并結識了編輯家戈登·利什,酗酒多年但最終成功戒酒,后來還與女詩人特斯·加拉格爾相愛,一起生活并獲得了斯坦福大學重要的施特勞斯獎學金,這些都是他認為發(fā)生在他生命中的奇跡。現在,即使他抽了20年大麻和40年的煙,他認為自己最終會逃離肺癌。

        1988年6月,雷蒙德·卡佛與特斯·加拉格爾結婚。奇跡沒有發(fā)生,這一年的8月2日,在這一天太陽剛剛升起的凌晨,雷蒙德·卡佛就離開了人世。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天堂》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對很多人來說似乎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他的獲獎理由是:“對殖民主義文學的影響,以及對身處于不同文化夾縫中難民處境毫不妥協(xié)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在這句言簡意賅的授獎詞里,包含了古爾納的作品最重要的元素和信息:殖民主義與難民的命運。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是一位來自桑給巴爾島、用英語寫作的英國作家,1948年出生于桑給巴爾島一個老城區(qū)。英國曾是桑給巴爾島的保護國,該島現在是坦桑尼亞的一部分。從地理上看,桑給巴爾包括兩座大島和一些小島,自公元一世紀起,幾百個班圖人部落先后從撒哈拉沙漠以南和非洲中東部內陸地區(qū)向桑給巴爾移民。而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的商人也隨著季風,乘坐大船來到東非海岸,進行香料和象牙貿易。后來,在一戰(zhàn)結束、德國戰(zhàn)敗的背景下,由于巴黎和會通過《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殖民地進行了再分配,現在的坦桑尼亞的大陸部分坦噶尼喀就此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1964年,桑給巴爾島和坦噶尼喀組成了坦桑尼亞聯(lián)邦。

        1969年,古爾納和他的兄弟一起拿著旅游簽證遠赴英國。由此看來,古爾納也算是坦桑尼亞裔作家。1976年,古爾納在倫敦大學獲得教育學士學位,此后在肯特郡多佛市的阿斯特中學任教。1980年,古爾納回到非洲,在尼日利亞拜爾大學任教,同時攻讀英國肯特大學的博士學位,1982年獲得博士學位。1985年,古爾納受聘于英國肯特大學,擔任英語文學教授,重點研究后殖民文學和非洲文學。

        古爾納雖然以英語寫作,但他的母語是斯瓦西里語。他的小說中的對話保留了不少斯瓦西里語的詞句。桑給巴爾和東非的歷史與社會文化,是古爾納多部小說的底色,《古蘭經》《一千零一夜》的影響與元素也依稀可見,這說明了古爾納的多重文化背景。

        迄今為止,古爾納一共出版了10部長篇小說:《離別的記憶》(1987)《朝圣者之路》(1988)《多蒂》(1990)《天堂》(1994)《贊美沉默》(1996)《海邊》(2001)《遺棄》(2005)《最后的禮物》(2011)《礫心》(2017)《來世》(2020),三十年寫下的10部長篇小說顯示了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穩(wěn)健步伐:不快不慢,不多不少。在這些作品中,古爾納大都從被殖民者自身的視角和記憶,講述歐洲殖民主義影響下的個人命運的多舛。此外,作為大學教授和文學學者,他還編輯有《非洲文學論文集》兩卷本,廣泛且深入地探討了20世紀以來重要的非洲作家的作品,為世人了解非洲文學作出了學術貢獻。

        2022年9月,古爾納作品的第一輯中譯本面世,包括《天堂》《來世》《贊美沉默》《最后的禮物》《海邊》5部長篇小說,這使古爾納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中國讀者面前。此前,他的作品中只有零星的幾個短篇被翻譯成了中文。在這首批5部中文版古爾納的長篇小說中,《天堂》和《來世》是兩部相互關聯(lián)的作品,追溯了20世紀早期東非人被歐洲殖民者奴役和壓迫的故事。

        小說《贊美沉默》和《最后的禮物》則聚焦于移民歐洲后第二代人的身份危機,探討了非洲移民的出路何在。《贊美沉默》描繪小說主人公試圖融入英國都市新生活,可一邊是回不去的家鄉(xiāng),一邊是難以融入的他鄉(xiāng),進退兩難之間,主人公活得身心俱疲?!蹲詈蟮亩Y物》描繪身在異鄉(xiāng)的漂泊者的孤獨與掙扎,揭示出原生家庭不可擺脫的深遠影響。最終,主人公找到了自我發(fā)現之路。

        小說《海邊》可以看做古爾納的自傳性敘述,最能體現出他對于身在歐洲的難民處境的關注。小說以多視角的敘述手法,揭開主人公奧馬爾背井離鄉(xiāng)的原因,將小到家族恩怨、大到殖民主義在歐洲的敗退聯(lián)系起來,描繪出宏大歷史背景下的個體命運。

        在一段視頻里,他語調平穩(wěn)地向中國讀者推薦說,要想進入他的文學世界,最好就從《天堂》和《來世》這兩部小說入手讀起。

        他的《天堂》在1994年出版后,同時入圍布克獎和惠特布萊德獎。對大多數歐洲讀者來說,非洲仍舊是一片陌生的大陸,《天堂》讓歐洲讀者看到了非洲人的歷史面貌和當代社會百態(tài)。雖然最終沒有獲得布克獎,也使他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天堂》的故事背景設置在20世紀初的東非,一個名叫優(yōu)素福的少年被一個做商人的“叔叔”帶到了繁華之地,也就是小說中象征性的“天堂”。其實他是被父親賣給商人阿齊茲的。優(yōu)素福以打理花園來償還父親所欠的債務。小說的題目“天堂”最早來源于波斯語,本意是指花園。優(yōu)素??吹健笆迨濉卑R茲家的花園,認為那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隨后他逐漸發(fā)現,人間天堂根本就無處可尋。

        在古爾納的小說敘述中,有著一種難得的狄更斯式的冷靜和精確。他的小說語言有著英語文學古典式的嚴整和現代性的鮮活。他也很善于運用內心聲音和多角度的敘事來呈現復雜的人物心理。《天堂》這部小說最精彩的地方是第三章“內陸之旅”這一部分。小說借助優(yōu)素福前往非洲內陸的旅途,見識了非洲大陸的神奇和光怪陸離。這一次的旅行中,他也遇到了一個喜愛的姑娘,可這個姑娘后來卻被迫嫁給了他的商人叔叔阿齊茲。在小說的后半部分,管理花園的花工哈姆達尼與優(yōu)素福的一番對話,是小說的點睛之處。哈姆達尼的母親是奴隸,他自出生起也是奴隸身份。阿齊茲的妻子在出嫁時把哈姆達尼帶到了阿齊茲家。服務多年之后,女主人想把恢復自由身作為禮物送給哈姆達尼,但哈姆達尼拒絕了。

        優(yōu)素福十分不解,便跑去問他為什么拒絕,哈姆達尼回答:

        “他們把自由當禮物送給我。她的確如此。誰跟她說過她有權這樣?我知道你所說的自由。我從一出生就擁有那種自由。當這些人說你屬于我,我擁有你的時候,就像雨過天晴,或者一天過去太陽落山。第二天早上,不管他們喜不喜歡,太陽都會照樣升起。自由也是這樣。他們可以把你關起來,給你戴上鐐銬,踐踏你所有的小愿望,但自由不是他們可以奪走的東西。他們即使毀掉了你,還是遠遠不能擁有你,就像你出生那天一樣?!?/p>

        哈姆達尼的話,讓優(yōu)素福對自己的命運進行了深入思考。在小說的結尾,遭到不實指控、不知未來何在的優(yōu)素福,看到一隊德國殖民者的士兵隊伍經過,就果斷地在夜幕下追隨而去。小說在這里就結束了。優(yōu)素福后來的命運,在2020年出版的小說《來世》中又有精彩的繼續(xù)。《來世》的故事發(fā)生于一百多年前的非洲,并延伸至歐洲,講述了幾代人的聚散與悲歡。由此,我們能看到古爾納的小說重新定義了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對非洲的影響。特別是在后殖民主義語境下,古爾納對此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聚光燈打到了古爾納的身上,給我們帶來一個新的文學空間與天地。不僅對中國讀者而言古爾納是陌生的,對全世界甚至對英語世界的很多讀者而言,古爾納也是相對冷門的作家。從題材上來講,他的10部小說作品,一半是寫在英國的非洲裔移民的生活,一半是寫他的故土與祖先居住地東非人的生活。古爾納自己說了,我們如果想迅速靠近他,最方便之門就是從他的兩本書開始讀起:《天堂》和《來世》。

        可以說,古爾納的作品呈現了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的復雜連接。從更廣大的、開闊的圖景來看待,他的10本小說呈現了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間一百年來糾纏在一起的關系。他把重點放在了一戰(zhàn)、二戰(zhàn)以及當代難民的歷史圖景,書寫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之間極其深邃的、痛苦的、復雜的關系,通過文學,書寫了記憶與現實的糾纏。

        文學作品能帶給我們很多陌生的經驗與見識,這些陌生的東西會喚起我們自身的生命體驗,文學作品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不管這本書寫的是哪兒,只要寫的是人類,他的經驗就是我們的經驗。古爾納也是這樣的作家,在未來50年也會被繼續(xù)閱讀與評價。他貫通的是20世紀到21世紀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之間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不僅過去發(fā)生過,在未來還會繼續(xù)發(fā)生。正因為如此,他將是文學史上一處鮮明的路標。

        邁克爾·翁達杰:《英國病人》

        邁克爾·翁達杰1943年出生于斯里蘭卡。這個國家曾是英國殖民地,1948年獲得獨立。斯里蘭卡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和印度隔海相望,主要民族是泰米爾和僧伽羅。僧伽羅語和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邁克爾·翁達杰的父親經營茶園,是個農場主。11歲時他跟隨母親到英國倫敦就讀小學和中學。1962年,他從英國來到加拿大,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后來在多倫多的大學教授英語文學,并開始寫作。1967年,邁克爾·翁達杰出版詩集《優(yōu)雅的怪物》,接著他又出版詩集《七個腳趾的人》(1969)《我學會了用刀的技巧》(1979),曾獲得加拿大最高文學獎吉勒獎。

        邁克爾·翁達杰是一個文體家,他的作品中出現了拼貼、雜糅、互文的豐富形式。1970年,他出版了一本跨文體作品《小子比利作品選集》,以美國十九世紀出現的草莽英雄小子比利作品集的名義,將詩歌、散文、照片組合在一起,運用后現代的拼貼手法,把歷史傳說、作家想象、文體雜糅弄在一起,探討了美國夢的暴力特征,獲得當年的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1976年,他出版紀實小說《經過斯洛特》,繼續(xù)在文體上的探索。1981年,邁克爾·翁達杰出版了自傳小說《世代相傳》。它帶有邁克爾·翁達杰鮮明的個人風格:對歷史人物和材料的精確把握,對形式感的癡迷和對片段敘述的熱衷?!妒来鄠鳌泛芟袷且徊坑晌淖制嗡枋龀鰜淼睦想娪?,那些在邁克爾·翁達杰的家族樹上生長的祖先一個個地宛如生動的水果,停懸在歷史深處,被邁克爾·翁達杰用攝影機拍攝、剪輯成充滿了趣味和詩意的紀實片,以爵士樂的節(jié)奏呈現出來。

        身為加拿大新移民,邁克爾·翁達杰多年后才開始觸及加拿大題材。1987年,他出版小說《身著獅皮》,以加拿大多倫多為背景,將視點聚焦在幾個來自芬蘭、意大利和馬其頓的歐洲移民身上。邁克爾·翁達杰翻閱歷史資料時發(fā)現,1920年代,有一個加拿大百萬富翁安布羅斯·斯莫爾,曾神秘失蹤。這引發(fā)了他的文學想象力,在歷史書中消失的默默無聞的移民們才是多倫多歷史的真正創(chuàng)造者。小說虛構了和失蹤的百萬富翁多少有些聯(lián)系的人群,他們有工人、打工者、革命者等等,他們在歷史和資本的夾縫里生存,圍繞著一座大橋的建設,演繹一出非官方記載的歷史和人生戲劇。

        《身著獅皮》這個名字來自古代巴比倫的神話傳說史詩《吉爾伽美什》,說的是英雄吉爾伽美什在朋友死去之后,獨自披上獅子皮浪跡于荒野之中。一個人身披獅皮,獨自面對荒野,加拿大荒野氣息帶給了邁克爾·翁達杰靈感,這個書名有著詩歌的意象,斑斕、強悍和粗獷的氣息撲面而來。

        1992年,他的長篇小說《英國病人》出版,這是他影響最大的作品,因改編成同名電影而享譽世界?!队∪恕返墓适卤尘胺旁诙?zhàn)后期,地點是意大利佛羅倫薩北部一個廢棄的別墅里。在二戰(zhàn)期間,那里是一座臨時戰(zhàn)地醫(yī)院。小說中出現了四個人物,他們之間的關系構成了小說最重要的情節(jié),邁克爾·翁達杰緊緊圍繞這四個人展開了敘述。這四個人是:一個全身燒傷的神秘人物,被其他三個人稱為“英國病人”;印度錫克族工兵辛格;護士漢娜;漢娜父親的老朋友、英軍特工卡拉瓦喬。這四個人由于戰(zhàn)爭的原因,都聚集在那座廢棄的殘破別墅里。其他三個人搞不清楚這個全身都是繃帶的傷員到底是什么人,對他的底細也不清楚,因此,輪番地和他談話,試圖搞明白他的身份和受傷的原因。

        護士漢娜,年方20歲,父親和母親都在戰(zhàn)爭中死亡,因此她痛恨戰(zhàn)爭,悉心地照料這個“英國病人”。后來,她逐漸了解到,“英國病人”是一個著名的地理學家和考古學家,名字叫奧馬爾希,他是一個匈牙利貴族,在北非沙漠中考古的時候,愛上了一位有夫之婦凱瑟琳,被發(fā)現他們關系的凱瑟琳的丈夫駕駛飛機撞擊,結果,凱瑟琳受了重傷,生命垂危。為了營救凱瑟琳的生命,這個考古學家離開營地,前往英軍那里尋求幫助,被英軍認為是德國間諜。為了能夠營救凱瑟琳,他逃脫了英軍的控制,又被德國人俘虜。為了營救在山洞中等待他的凱瑟琳,他以地圖和地理資料和德國人作了交換,換得一架飛機,他駕駛飛機去接等待他的凱瑟琳,帶著她冒險駕駛飛機離開沙漠地區(qū)。但在飛行途中遭到盟國軍隊的攻擊,飛機落到沙漠里,起火爆炸,奧馬爾希僥幸生還,凱瑟琳卻死去了。渾身燒傷的奧馬爾希被護士漢娜營救到那座破敗的別墅里。這些都是他自己講出來的。在漢娜獲得了他的信任之后,他才開始給她講述上述的生平和愛情經歷。

        最后,“英國病人”死去,間諜卡拉瓦喬也死去了,工兵辛格和護士漢娜之間卻迸發(fā)了愛情,他們一起離開了那座廢棄的別墅——臨時的醫(yī)院。

        《英國病人》出版后,獲得了1992年英語布克獎,使得邁克爾·翁達杰成為國際矚目的一線作家?!队∪恕肪哂械湫偷倪~克爾·翁達杰的敘事方式,就是打亂時間的順序,將事件作為時間的點來重新編織故事,以片段的形式和人物關系糾結的方式,緊密地結構作品。《英國病人》獲成功,是因為它聚合了多種元素,首先是戰(zhàn)爭元素,可以說這是一部廣義上的反戰(zhàn)小說,戰(zhàn)爭使書中的四個人物和沒有直接出場的其他人物的命運都發(fā)生了改變,其中很多人面臨死亡的威脅與考驗;其次,小說對歐洲殖民主義也進行了反思,第三,愛情元素在這部小說中得到突出強化。尤其是對兩個主人公的愛情描述,打動了無數人。這場愛情被邁克爾·翁達杰寫得壯烈和華美,因此,《英國病人》混合了戰(zhàn)爭、歷史、愛情、背叛和死亡的多重元素,使它成為一部杰作。

        邁克爾·翁達杰的作品題材跨度很大,2001年,他出版長篇小說《阿尼爾的幽靈》,說的背景是斯里蘭卡。斯里蘭卡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1980年代中期后爆發(fā)了全國性的內亂,政府軍、南方反政府軍和北部分離主義游擊隊形成了互相廝殺的三股力量。這部小說就是以那個年代血腥的戰(zhàn)爭為背景,呈現這個島國所經歷的戰(zhàn)爭創(chuàng)傷。

        2007年,邁克爾·翁達杰出版小說《遠眺》,小說的背景是1970年代的美國。在小說的前半部分,主要人物活動在美國加州和內華達州,他們是一個家庭的成員:安娜姐妹、安娜姐妹的父親和一個孤兒庫柏,這四個人的命運非常復雜地糾結在一起,將家庭內部的紛爭、困苦和暴力陰影呈現得相當完備。其中,加州農場的景象和生活,在邁克爾·翁達杰的筆下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孤兒庫柏后來在內華達州賭場行業(yè)成為職業(yè)賭徒,其賭博業(yè)的專業(yè)性描寫使人猜測邁克爾·翁達杰本人可能就是一個賭博高手。小說的第二個部分則把敘述的地點挪到了法國南部一個偏僻的地方,這個時候的安娜已經成長為一個學者,她在研究法國歷史上一個不太有名的作家,她自己的生活也開始和這個作家發(fā)生了奇妙的聯(lián)系,小說在這里繼續(xù)分岔,那個法國作家的生平開始以虛構的方式進入小說中,一直到這條線索結束,小說也就結束了。

        邁克爾·翁達杰兩次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他認為自己既是亞洲作家,也是加拿大作家,但他首先是一個英語作家。作為“后殖民文學”的代表作家,邁克爾·翁達杰帶有跨越種族、國家和文化的特征,他也自覺運用這種跨文化身份和跨文化意識,實踐著自身“生于此地卻居于彼處的國際混血兒,終身都在為回歸或者離開故土而奮斗”的命運,為我們寫出一部部好作品。

        大衛(wèi)·格羅斯曼:《到大地盡頭》

        大衛(wèi)·格羅斯曼1954年1月25日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他的父親是波蘭移民,母親是以色列本地人。父親喜歡讀書,后來擔任圖書管理員。這影響了格羅斯曼,他從8歲時就開始閱讀文學作品。其中,猶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漢姆的作品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從文學作品很早就了解了猶太人的文化特性。他就讀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哲學和戲劇專業(yè),曾在以色列電臺做過多年的編輯和新聞評論員。

        大衛(wèi)·格羅斯曼一直用希伯來語創(chuàng)作。自1980年代以來,在40年的時間里,他出版有長篇小說《羔羊的微笑》《鋸齒形的孩子》《迷狂》《她的身體明白》《證之于:愛》《到大地盡頭》等十多部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集,還出版有《在黑暗中寫作:關于文學和政治的隨筆》《黃色的風》《在火線上沉睡:和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對話》等十多種散文隨筆集、非虛構作品、童書和劇作等,著作十分豐富。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30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出版發(fā)行。除了獲得過以色列的一些重要文學獎,他還獲得了多項國際獎項,包括德國紹爾兄妹文學獎、意大利弗拉亞諾獎、格林扎納·卡佛獎、蒙特羅獎、伊斯基亞國際新聞獎,2017年,他的小說《一匹馬走進酒吧》獲得國際布克獎。

        大衛(wèi)·格羅斯曼和以色列的阿摩司·奧茲、耶霍舒亞等小說家一樣,具有強烈的社會參與意識。他關心當代以色列社會面臨的各種問題,像巴以關系這樣的敏感政治主題,不斷以文學面貌出現在他的筆下。

        大衛(wèi)·格羅斯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羔羊的微笑》就涉及了約旦河西岸問題,并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作為主人公。而他廣受贊譽的長篇小說《證之于:愛》,則深刻描繪了納粹大屠殺中的猶太幸存者,如何從黑暗的記憶中走出來,重新獲得生活勇氣。《證之于:愛》描繪一個9歲兒童莫米克最終成長為作家的漫長歷程,深入挖掘和探索大屠殺和納粹針對猶太人的暴行的根源。莫米克這個主人公的經歷與大衛(wèi)·格羅斯曼本人十分相似,最后,所有噩夢般的故事匯聚成一個關鍵詞:愛,這個關鍵詞匯是大衛(wèi)·格羅斯曼所依賴的并能夠去融化仇恨和歷史創(chuàng)痛的唯一良藥。

        他晚近的小說《一匹馬走進酒吧》繼續(xù)探討了巴以之間復雜的歷史和現實關系,將一種可能的前景描繪出來。大衛(wèi)·格羅斯曼的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到大地盡頭》。這部小說是他最為厚重的作品,小說的寫作與他的生活息息相關。2006年,在他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的時候,他20歲的小兒子烏里作為以色列國防軍的一員,正在以色列與黎巴嫩之間爆發(fā)的戰(zhàn)斗前線。這場以色列和黎巴嫩的戰(zhàn)爭被稱為“第二次黎巴嫩戰(zhàn)爭”,黎巴嫩則稱之為“七月戰(zhàn)爭”,發(fā)生于2006年7月12日,起因是黎巴嫩真主黨突然襲擊以色列,并俘虜了兩名以軍士兵,以色列隨后展開“正義打擊”軍事行動,兩國交戰(zhàn)。一個月之后的8月12日,在即將停火的幾小時之前,大衛(wèi)·格羅斯曼的小兒子烏里在黎巴嫩南部陣亡,永遠定格在了20歲。

        正在寫作的大衛(wèi)·格羅斯曼希望用文學表達愛去保護創(chuàng)傷,但是眼前的現實中總是令人窒息。在回憶喪子之痛時,格羅斯曼這樣寫道:“那是一個周日的凌晨,差20分鐘3點,我們家的門鈴響了。門外的人通過對講機告訴我,他來自部隊……我下樓打開門,告訴自己,一切都結束了,烏里不在了?!?/p>

        他忍著悲傷,完成了《到大地盡頭》:“這是同巨大的悲傷對抗的方式。我感覺被扔進了無人的地帶,唯一能夠讓我接受兒子的死亡并繼續(xù)生活下去的方式,就是把這場災難寫出來。”他還為烏里寫了一本詩體小說,名為《擺脫時間》。

        生活在被復雜的歷史境遇糾纏的當代以色列,面對戰(zhàn)爭和恐怖事件的陰影,是以色列人多年的生活常態(tài)。這在《到大地盡頭》中被充分地表現出來?!兜酱蟮乇M頭》描寫一位以色列母親因害怕收到兒子的陣亡通知書,決定與舊情人一起逃離家門,進行一場心靈安慰之旅。小說的主角奧拉是一個簡單的家庭主婦。她心地善良、溫柔敏感,總是將家庭安穩(wěn)視作自己最大的幸福,但世事總不按她設想的發(fā)展。她既沒有力量阻止暴力和恐怖主義的突襲,也改變不了所愛之人的意愿,唯一能做的,就是讓生活發(fā)生可掌控的脫節(jié),以此來“阻止”厄運的降臨。促使她離家出走有一個事件,那就是奧拉的兒子奧弗被臨時通知立即上前線參加軍事行動??蓪嶋H上,奧弗距離從以色列國防軍退役的時間只有幾天了。于是,在極度恐懼與憤怒中,奧拉離家出走,前往以色列的北方加利利地區(qū),她是想躲避開隨時可能降臨的、兒子奧弗在戰(zhàn)場上死去的消息。與她同行的,是她昔日好友和戀人阿夫拉姆。小說中以回憶和對話,還有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展現了奧拉對家庭和戀愛的回顧,這也是一個母親對戰(zhàn)爭和家庭的深刻反思。生活中的奧拉總是要兩個兒子不能坐同一輛公交車,因為她很害怕他們會在同一起恐怖的人體炸彈襲擊中一起死去。她更害怕半夜三更,兒子的陣亡通知會不期而至。這幾乎是很多以色列人的噩夢。在山中,奧拉為兒子奧弗祈禱的情景十分感人。

        小說中還塑造了幾個阿拉伯人的形象。第一個阿拉伯人是奧拉的好朋友、出租車司機沙米。沙米的謀生工具是出租車,載運各種人,包括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他的工作和遇到的事在小說中都具有象征性,存在著一種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人相互諒解的可能。小說中還有一個阿拉伯人,他被懷疑為恐怖分子,遭受了不公正的羈押。奧弗所在的部隊戰(zhàn)友恰好是對這個阿拉伯人進行拘禁和盤問的執(zhí)行者。在對無辜的阿拉伯人兩天兩夜的拘禁審問之后,奧拉不斷追問兒子,這樣的拘禁有哪些不對的地方,可能會有什么結果。奧弗感到了尷尬和無以應對。奧拉的深入詢問,體現了大衛(wèi)·格羅斯曼所具有的人道主義精神。

        《到大地盡頭》2008年出版以來,相繼獲得法國美第奇外國小說獎、德國君特·格拉斯基金會信天翁文學獎、英國《猶太季刊》溫蓋特獎。2010年,大衛(wèi)·格羅斯曼榮獲德國書業(yè)和平獎。可以說,《到大地盡頭》是一段回顧生命之旅,在愛與交流、回憶與敘述中,即使一個人想要到達大地的盡頭,可來路之上,無盡的人生風景、家庭的羈絆和親情的佑護,親人的召喚和死亡的陰影也如影隨形。小說的敘事綿密,回憶和現實纏結在一起。結尾是這樣描述的:

        “這時奧拉從他的懷里抽出身子,在她那邊的巖架上躺了下來。她把雙膝抬到腹部,把臉頰放在伸直的手掌上。她睜著眼睛,卻一無所見。阿夫拉姆坐在她身旁,手指懸在她的身體上方,幾乎沒有碰到她。一陣微風帶來了墨角蘭、薔薇的芬芳和忍冬的香甜氣息。在她的身子底下,是涼爽的石頭和整座山,巨大、堅實,綿亙無盡。她想:大地的外殼是何等單薄啊。”

        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宿怨由來已久,建立一個和平相處的共識是十分困難的,這方面,作家能夠發(fā)揮獨特的作用。大衛(wèi)·格羅斯曼通過《到大地盡頭》這部作品,表達了他對巴以沖突的和平愿望。大衛(wèi)·格羅斯曼說:

        “以色列應該與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和黎巴嫩保持和平,這才是長遠之計。在討論政治時,我們要記?。何覀兯鎸Φ牧硪环绞呛臀覀円粯拥娜?,我們可能成為他們,他們也可能成為我們。我們應該對他們的境遇給予更多的同情。

        我支持巴以兩國方案,希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并存,有友好的關系、共同的興趣,兩國人一起做生意,建立聯(lián)合大學,一起研究沖突的起源,一起舉辦文學節(jié)……這個夢想很簡單,卻很難實現。因為暴力已經讓很多人難以擺脫恐懼,惡性循環(huán)很難被打破。單方面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這個決定是無效的。巴以雙方的領土問題、定居點問題、耶路撒冷問題、難民問題等等,都需要雙方協(xié)商解決,需要雙方妥協(xié)、讓步,才能最終實現和平。只有學會讓步,我們才能成熟,你成熟了,你的對手才會成熟,你們才有更多機會達成共識?!?/p>

        谷崎潤一郎:《細雪》

        谷崎潤一郎1886年7月24日生于東京。幼年時,父親經商失敗,家道中落。在親友的資助下,谷崎潤一郎念完了中學,1908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國文系學習。大學三年級時,因拖欠學費退學在家,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并與作家小山內薰、島崎藤村共同創(chuàng)辦《新思潮》文學雜志,在雜志上發(fā)表短篇小說《刺青》《麒麟》,從此登上日本文壇。1916年,30歲的谷崎潤一郎與石川千代結婚。谷崎潤一郎曾在秋香塾攻讀漢文,能寫漢詩。1918年,他前往中國東北、北京、天津、漢口及江浙等地觀覽,寫下《蘇州紀行》《秦淮之夜》等游記文章。1934年到1941年,他將日本文學經典《源氏物語》翻譯成現代日語,譯文廣受贊譽。1949年,獲得日本文化勛章。

        谷崎潤一郎的寫作與日本關西地區(qū)密切相關。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之后,他從東京舉家遷往京都。京都和大阪地區(qū)的山川風物與人情世態(tài),對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也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熱情。在關西地區(qū),江戶時代的“町人文化”保留得很好,從關西地區(qū)的傳統(tǒng)日本女性身上,谷崎潤一郎發(fā)現了一種溫柔、典雅的古典美,讓他很受震撼。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之后,谷崎潤一郎厭惡戰(zhàn)爭,以翻譯《源氏物語》和寫小說來間接表達對戰(zhàn)爭的抵觸。經過認真細致地準備,從1942年到1948年,他創(chuàng)作了三卷本長篇小說《細雪》,出版之后引起巨大轟動,受到廣泛好評,至今也是日本文學的經典之作。之后,《細雪》曾在1950年、1959年、1983年三次被拍成電影,五次被拍成電視連續(xù)劇,在日本家喻戶曉,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谷崎潤一郎屬于日本“唯美派”文學潮流的代表作家,他的生平有很多傳奇故事,也引發(fā)過很大道德爭議。他的作品數量多、質量高,風格獨特,涉及各類文體,如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掌小說、散文、游記、詩歌、評論、劇作、翻譯等等,他都能駕輕就熟,是一位卓越的文體家。晚年的谷崎潤一郎身患多種疾病,1958年突發(fā)中風,右手麻痹,改用口述方式繼續(xù)創(chuàng)作。他曾在1960年代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1965年7月30日因病去世,葬于京都。

        有論者認為,谷崎潤一郎有著深厚的“戀母情結”,他的母親是一位日本傳統(tǒng)女性,對母親和女性的崇拜是谷崎潤一郎的寫作動力和不竭源泉。在美學追求上,他不僅有崇拜女性、極端唯美主義的趨向,而且由于他寫了一些驚世駭俗的畸變人物,突出了人物施虐與受虐的病態(tài)快感,在殘忍的情節(jié)中展現女性美和畸戀美,還有“惡魔主義者”的稱號。日本文藝美學中也一向有“以丑為美”的源流,到了谷崎潤一郎筆下,又有了令人驚嘆的表達。

        在一些作品中,谷崎潤一郎極力禮贊官能性之美。他曾受到過王爾德、波德萊爾等歐洲唯美主義作家詩人的深刻影響,這使得他的作品在日本文學中獨樹一幟,深刻影響著日本文學的走向。到了晚年,谷崎潤一郎的小說《卍》《鑰匙》《瘋癲老人日記》等作品,令人瞠目結舌地體現了他的美學追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來看看他的代表作《細雪》的情況?!都氀啡照Z版分為三卷,規(guī)模較大,中文版譯者周逸之在《細雪》的翻譯后記中,有這么一段話,能夠讓我們很好地理解這部小說:

        “《細雪》是一部規(guī)模宏大的小說,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關西地區(qū)中產階級家庭的婚姻戀愛生活,涉及歷史、地理、語言、宗教、民俗、風習、交通、飲食、建筑、服飾、醫(yī)藥、旅游、詩歌、戲劇、舞蹈、音樂、電影、繪畫、園藝、工藝美術諸多領域,以及賞櫻、賞月、捕螢四季行樂,還濃墨重彩地描寫了阪神大水災、關東臺風等自然災害……”

        如此包羅萬象的一本小說,經過幾十年的檢驗,可以說是一部日本文學中的瑰寶。《細雪》的時代背景是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地點在日本關西地區(qū),人物是日本世家大族蒔岡四姐妹。這四姐妹的故事演繹出綿長悠遠的人生故事,就像是一場場春雨和細雪,在一年年的四季中輪回上演。

        蒔岡四姐妹分別叫鶴子、幸子、雪子和妙子。老大鶴子,嫁給辰雄后生活穩(wěn)定。她是一家的長女,端莊大方,溫良賢惠,肩負家庭的責任要多一些,每天操心的都是家里的各種事情,似乎終日勞作不停。二姑娘幸子婚姻穩(wěn)定,最操心兩個妹妹的婚事,對雪子和妙子關懷備至,卻老關心不到點子上。兩位待嫁的妹妹是小說的主角。雪子是三姑娘,就像她的名字那樣純真、美麗,潔白無瑕。在門當戶對觀念的影響下,雪子不斷相親,也沒有找到意中人。三十歲過后,不得不嫁給一個富戶當了繼室。四姑娘妙子性情剛烈,敢于尋求自我解放之路,對門第婚姻大膽說不,勇于私奔,又敢于離開那個不成器的浪蕩子??伤鸵晃坏匚坏拖碌哪凶酉鄳偻又?,就被無情地趕出了家門。雖然如此簡單敘說這部小說的人物和故事大概,我們也能看出,這部書的長處在于細處,其搖曳繽紛的敘說和大量關西地區(qū)的風俗和器物描寫,是一種別樣的東方美學的展現。

        《細雪》中,第一主角是雪子。這是和書名相對應的,也是谷崎潤一郎精心塑造的女性形象,凝結了作家關于日本關西女性古典美的所有理想。小說中,雪子這個文學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具有日本傳統(tǒng)女性的品行,也有自己的局限,比如對門當戶對的婚姻的堅持,五次相親,接連失敗是小說中最重要的情節(jié)主干。因此,她也反對過妹妹妙子的自由戀愛,竟然贊同妙子和一個紈绔子弟結合。

        妙子與雪子像是一面鏡子的兩面,她深受現代女性獨立思想的影響,會制作偶人,也擅長縫紉,有一技之長。她不愿意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20歲時與浪蕩子奧沺啟戀愛私奔,轟動一時,還上了當地報紙新聞版。后來,她的幾次戀愛選擇都帶有離經叛道的意味,逼迫周圍的環(huán)境和家人接受她對生活的勇敢選擇,妙子也敢于承受她的選擇所帶來的各種打擊,用于面對生活,是一位十分果敢的女子。由于她是四姐妹中最小的妹妹,按照日本習慣,她也叫“細姑娘”,這就和書名的《細雪》產生了呼應——這部小說的真正主角,是雪子和妙子。

        品讀《細雪》,會發(fā)現四姐妹的形象塑造十分成功,鶴子、幸子、雪子和妙子因此成了日本文學中的經典人物形象。性格就是命運,四姐妹的不同性格,使她們的人生選擇通向了不一樣的結果,也殊途同歸。同在一片天空下,天空之下無新事,小說中,歲月流逝的感傷,賞櫻時節(jié)的淡淡憂傷,媽媽離世時帶給四姐妹的悲痛,隨著四季的流轉和人生的輪回,無盡的美感與淡淡哀愁令人嘆息,讀者感受到一種日本關西地區(qū)的自然美和人性美的不斷展現和凋零。

        在《細雪》中,谷崎潤一郎下筆從容細膩,將東方人對四季輪替的感受書寫得無以復加,春花秋月,夏收冬藏,各種人物活動在時間的幕布上,顯得極其生動。他也擅長人物的心理描寫,小說中插入不少與四季和情感有關的日本和歌和俳句,以此來襯托人物的精神世界,使得物我相映,構成了一個絕妙的東方古典美的世界。在小說的上卷第23節(jié),有一段關于賞月的描述,體現出了這部小說的美學特征:

        過了二十號,就是賞月的中秋之夜了。貞之助提議說:“今天晚上我們集體寫一封信寄給雪子吧?!贝蠹乙恢沦澇桑聿秃?,貞之助、幸子、悅子、妙子四人,坐在樓下日本式房間的緣廊里,緣廊上已擺好了賞月的供品,他們叫阿春磨墨,隨后展開卷筒信紙寫起來。貞之助寫了一首和歌,幸子和悅子寫的類似俳句,妙子對這些都不擅長,就對著月輪懸在松間的景色一揮而就,畫了一幅水墨寫生畫。

        庭中松郁郁,靜待叢云流逝盡,展枝攬圓月。貞之助

        圓月下,唯缺一人影,惹情思。幸子

        二姨呀,今夜在東京,看月亮。悅子

        隨后就是妙子的水墨畫。幸子的“圓月下”那首俳句,最初寫作“缺了一人影”,悅子那首原寫作“二姨呀,在東京看見,月夜啊”,都由貞之助做了改動。最后貞之助說:“春丫頭,你也寫一首吧?!卑⒋毫⒖棠闷鸸P,出人意料順利地寫了出來:

        團團月,開始看得見,出云中。阿春

        從上面這一段可以看出,閱讀《細雪》,可能會喚醒我們在閱讀《紅樓夢》時的那種欣悅感。甚至可以說,《細雪》是一部小型的《紅樓夢》。假如《紅樓夢》是“金陵十二釵”,那么《細雪》則是“關西四姐妹”?!都氀分袕浡臇|方式唯美,能夠讓中國人也感同身受。這種美感在東亞人的身上自唐宋代以來就是貫通的,這也是谷崎潤一郎的《細雪》成為經典的原因之一。

        本·奧克利:《饑餓的路》

        尼日利亞文學是非洲文學中強勁的一支,她向世界貢獻了圖圖奧拉、阿契貝、索因卡等享譽全球的作家,而且后繼有人,本·奧克利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小說家。1991年,本·奧克利憑借長篇小說《饑餓的路》獲得英語布克獎,年僅32歲。

        尼日利亞歷史悠久,有舉世聞名的諾克文化、伊費文化和貝寧文化。這些古代文化在非洲獨樹一幟。尼日利亞素有“非洲黑人文化誕生地”之稱。尼日利亞的諾克文化就是非洲最古老的文化之一。1943年,在尼日利亞中部喬斯高原邊緣一個名叫諾克的小村莊,人們挖掘出一個赤陶人頭像。之后,在尼日利亞中部北抵扎里亞、南至阿布賈、西達卡杜納河、東接卡齊納河的大約8萬多平方公里范圍內,相繼發(fā)現了160多件風格相同的陶器、陶塑、青銅雕塑、象牙雕刻、鐵制品、木雕、石器以及人與動物塑像等。諾克文化約起源于公元前10世紀,興盛于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1世紀之間。諾克文化的產生和興盛標志著非洲已從石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

        尼日利亞的另一種古老文化是伊費文化。伊費是尼日利亞西南部的一個城鎮(zhèn),也是全尼日利亞的一個宗教中心。歷史上,這里曾是強大的伊費土邦所在地。1938年后,在伊費出土了大量銅制品和陶器。其中以8世紀的手工制品最為生動,再現出人類銅雕藝術發(fā)展的一個高峰。伊費出土的工藝品做工精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可以說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絕無僅有的藝術佳品。經過考古學家測定,伊費文物已有1000-2000年的歷史。除了上述兩種古老的本土文化,尼日利亞還有活著的約魯巴文化傳統(tǒng)。

        本·奧克利1959年出生于尼日利亞一個烏爾霍伯族家庭,父母屬于當地殷實的中產階級。在很小的時候,本·奧克利就受到約魯巴文化神話傳說和民間口頭文學的影響。幼年時,本·奧克利來到倫敦就讀小學,18歲在艾塞克斯大學攻讀比較文學。本·奧克利屬于早慧的作家,19歲時,就寫出了長篇小說《鮮花和陰影》,此書1980年出版。1981年,他出版了長篇小說《內部景觀》,描繪尼日利亞內戰(zhàn)結束后社會的分裂與動蕩局面。

        1991年,本·奧克利出版了長篇小說代表作《饑餓的路》。這是一部相當厚重的作品,小說出版后,獲得了廣泛好評,摘取了英國布克小說獎。小說共分三卷8個部分52章。小說以尼日利亞約魯巴文化中關于阿庫比的傳說作為核心意象展開敘事。所謂“阿庫比”,指的是尼日利亞因醫(yī)療條件差導致嬰兒死亡率比較高,于是,這些夭折的孩童就發(fā)展成約魯巴文化中不斷轉世的幽靈兒童阿庫比,他們在幽靈國王的命令下,不斷投胎到人間,又在未成年的情況下,夭折成為轉世的孩子,這就是阿庫比的傳說。而且,阿庫比們在投胎前都已經在冥界商量好了,一旦投胎到人世間,就要盡快脫離人間苦海,重新回到鬼魂的世界里去。阿庫比就這樣不斷地往返于幽靈世界和現實世界。

        《饑餓的路》中的敘事者和最重要的主人公,就是一個阿庫比。在小說的一開始,他投胎到一個尼日利亞窮苦人的家里。父親曾經是英國雇傭軍士兵,參加了在緬甸的反對當地民族獨立運動的鎮(zhèn)壓行動,退伍之后在家里當工人。母親是一個小商販,平時主要靠賣生活用品過活。一家人雖然貧窮,但生活還是祥和平靜的。父母親也很愛這個孩子,因此,投胎到這家的阿庫比就不忍心離開他們而重新回到冥界,和其他阿庫比一起歡聚。但是,其他的阿庫比就經常來糾纏他,要他盡快離開人世。他終于得了重病,處于死亡狀態(tài),被父母親裝進了棺材里。結果,幽靈國王憐憫他的父母的仁慈與和善,就又讓這個阿庫比還陽了,他從棺材里復活,引起了大家的驚奇。父母就給他起了一個和《圣經》中死亡四天又復活的拉撒路接近的名字,叫拉扎路。母親則昵稱他為阿扎羅。

        整部小說就是通過阿扎羅的遭遇和他的視線,來審視和呈現尼日利亞的歷史、現實政治和文化的矛盾。就這樣,阿扎羅被冥界中其他的阿庫比不斷催促、誘惑和糾纏,同時,他又參與到尼日利亞的當代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形成了兩個世界對阿扎羅的拉扯,也形成了這部小說的敘事結構和張力。阿扎羅一方面要不斷抵擋化身為功力越來越強的阿庫比的引誘,同時,他還經歷著尼日利亞動動蕩不安的現實生活的洗禮。他親眼看見了尼日利亞窮人黨和富人黨之間的爭斗,看到了幫兇們的嘴臉和普通人生活的悲慘,苦難不斷降臨到他父母和周圍的人頭上。阿扎羅看到現實世界被巫師所統(tǒng)攝,世界陷入權力所帶來的混亂中。

        小說中,阿扎羅的父親是一個孔武有力的搬運工,后來參加拳擊比賽,在一場比賽中受傷死去。在小說的最后部分,他的靈魂回到了家中。

        小說在這里點題,阿扎羅最后決定,不再返回冥界,而是要在人間那條饑餓的路上奔走,決定在人世間成長,去接受人所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

        從總體氣質和風格上說,《饑餓的路》是一部非洲風格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這部小說幾乎將現實世界和鬼魂幽靈世界完全混淆起來,在篇幅、氣氛和細節(jié)上等量齊觀,也就是說,人和鬼的世界是平行的,大量的阿庫比在兩個世界之間自由穿梭,帶有強烈的魔幻色彩,令人驚奇和震動。它對尼日利亞的現實,對整個非洲的現實處境都做了深入挖掘和批判。在小說中,阿庫比本身就是一個隱喻,象征在20世紀非洲國家紛紛獨立后,人民爭取人權、民主、自由和富裕夢想的夭折、誕生、再夭折、再誕生,象征著非洲人民為了美好生活不斷在現實面前碰壁,又不斷地再生,充滿了希望的現實。

        在小說中,路也是一個巨大的象征?!娥囸I的路》這個書名,來自索因卡的一首詩《黎明之歌》:“可能你不會走了/那時饑餓的/道路在等待?!痹谛≌f中,路是一個活的物體。小說的開頭寫道:“起先是一條河。河變成了路。路向四面八方延伸,連了整個世界。”

        父親在阿扎羅小的時候就給他講,大路之王的胃口特別大,人們要給他不斷地獻祭,才可以滿足它的貪婪,因此路上才有那么多車禍。如今,由于大路王吃了帶有毒性的祭品,發(fā)了狂,開始吃掉樹木、石頭、房屋和更多的人。在這里,大路王實際上象征西方殖民主義者帶給非洲的那條所謂的“現代文明”之路,這條路是以血腥和貪婪、資本和罪惡為本質修建的。因此,這部寓意豐富的小說還帶有對非洲發(fā)展方向的觀察和警示。

        本·奧克利顯然借鑒了拉美魔幻現實主義、非洲土著神話傳說、《圣經》故事等等,在這幾個強有力的文化體系支撐下,本·奧克利寫出這樣一部意蘊豐富的小說。

        《饑餓的路》獲得成功之后,本·奧克利接連出版了多部以非洲約魯巴文化為基礎,展現非洲獨特歷史和現實面貌的小說,如《非洲挽歌》(1992)《魔幻之歌》(1993)《神靈為之驚異》(1995)《危險的愛情》(1996)《無限的財富》(1998)《星書》(2007)等。

        本·奧克利的創(chuàng)作根基在非洲諾克文化、伊費文化和貝寧文化,以及約魯巴文化傳統(tǒng),他以非洲民間神話作為創(chuàng)作出發(fā)點,結合尼日利亞的現實和歷史,編織出花團錦簇、令人眼花繚亂的小說來。并且,他還吸收借鑒了《圣經》傳說,是神話原型文學理論在非洲文學中的一種呼應。他已經出版了10多部長篇小說和一些短篇小說集、散文隨筆集、文學評論集。作為非洲裔英語作家,他一直居留在英國,擔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文學教授,講授非洲文學和寫作課。

        猜你喜歡
        卡佛雷蒙德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最后的斷片
        雷蒙德·卡佛:《你們?yōu)槭裁床惶鴤€舞?》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遲到的斷想
        蜂鳥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說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免费| 国产草逼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东京热| gv天堂gv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色婷婷精品综合久久狠狠| 激情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sm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福利视频一二区| 久久婷婷夜色精品国产| 久久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特黄级aaaaa片免|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白丝美女被狂躁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 精品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屁股xxxx高跟欧美黑人| 人与嘼交av免费| 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流白浆喷水|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丝袜熟女av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日本在线免费精品视频 | 国产日产久久高清ww| 亚洲成av人影院| 国品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艳星nikki激情办公室|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青草| 粗一硬一长一进一爽一a视频| 黄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