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令
(核工業(yè)二九〇研究所 廣東 韶關 512000)
近年,鈾礦已成為核電的重要能源礦產,目前發(fā)現的180多種鈾礦物,其中有二十多種能夠用來工業(yè)開采。在中國,鈾礦主要有四種類型,其中砂巖型鈾礦在資源儲量占比達40%以上,據相關專家預測,未來占比可達70%以上。我國已探明的砂巖型鈾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等地區(qū),隨著“煤鈾”、“油鈾”兼探找礦方式應用、砂巖型鈾礦成礦理論的深入研究、地浸采鈾工藝進步,為我國探尋了更多的優(yōu)質鈾礦產[1]。
在鈾礦鉆探施工中,經常出現鉆孔縮徑、卡鉆、鉆頭泥包等故障,不僅給生產進度帶來嚴重制約,而且造成了較大的安全隱患,減緩了整個鈾礦勘察工作進度[2]。本文以某地砂巖型鈾礦為例,對鉆孔縮徑產生的原因分析,建立鈾礦鉆探強抑制性沖洗液體系,對復合硅酸鹽抑制劑進行方案優(yōu)選,并對其復合配方優(yōu)化,形成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技術,并將該技術進行試驗應用,驗證應用效果。
某地砂巖型鈾礦鉆探區(qū)地勢平坦,地層自上向下如表1所示。
表1 鉆探區(qū)地層狀況表
鉆孔鉆進孔徑168mm,設計鉆進深度420m。鉆孔中部分鉆孔出現不同程度的縮徑現象,鉆孔縮徑統(tǒng)計見表2。結果表明,鉆孔縮徑多出現在砂巖、泥巖、砂礫巖等互層段。
表2 鉆孔縮徑統(tǒng)計表
對出現鉆孔縮徑的礦井選取5個巖心樣品取樣分析,其礦物成分含量分析結果見表3。表明取樣巖心樣品的主要成分是黏土礦物及石英。隨著深度增加,以蒙脫石為主的黏土礦物含量增加明顯,U4樣品含石英68.8%,鉆孔存在砂巖和泥巖互層情況。將巖心樣品浸泡在蒸餾水中進行水化膨脹觀察,浸泡1h后樣品坍塌,4h后樣品潰散。
表3 巖心取樣及礦物成分含量分析表
鉆孔縮徑原因:(1)砂巖和泥巖互層處的孔隙和泥巖中裂縫,易使沖洗液中所含有的水分子、水合離子進入泥巖地層[3];(2)泥巖中黏土礦物吸收沖洗液中水分子、水合離子,出現水化膨脹,最終導致鉆孔縮徑等故障發(fā)生[4]。因此,使用普通水基沖洗液進行鉆探,容易出現鉆孔縮徑、卡鉆,嚴重的甚至出現孔眼閉合問題,在沖洗液選擇上需加強研究。
為了解決鈾礦鉆探中鉆孔縮徑等問題,需使用強抑制性沖洗液,且需對強抑制性沖洗液的密度調整恰當,使強抑制性沖洗液的流變性適應鉆孔需要,使鉆孔的速度以及均勻性能夠得到有效控制[5],從而使物理沖刷作用得到緩解,強抑制性沖洗液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通過泥塊浸泡、水化線性膨脹等測試進行強抑制性沖洗液的篩選及抑制性能評價。
用納基膨潤土制作泥塊樣品,并將其分別放入純水、0.2mol/L濃度的五種不同抑制劑溶液中浸泡2h后,進行觀察。觀察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泥塊浸泡測試結果
對泥塊浸泡測試出現的結果分析:在濃度0.2mol/L氯化鉀抑制劑中,泥塊的離子濃度小于無機鹽溶液的離子濃度,在濃差效應作用下,發(fā)生離子交換,使鉀離子進入泥塊層間,對泥塊內部水化膨脹進行抑制,但泥塊表面的水化使泥塊內部的粘結能力降低,內部的聚集結構受到破壞。與硅酸鉀抑制劑相比,硅酸鈉抑制劑中泥塊水化膨脹程度略大,原因是鈉離子的交換性小于鉀離子,泥塊發(fā)生水化膨脹后,水分子在進入泥塊內部時受到一定的阻力[6]。浸泡在甲基硅酸鉀抑制劑中的泥塊沒有明顯坍塌,而且表面水化膨脹較小,主要原因是甲基硅酸陰離子被泥塊表面吸附后,在泥塊表面形成膜,使泥塊的表面能減小,使泥塊的結構牢固,水分子無法進入[7]。
水化線性膨脹測試,通過對沖洗液與鉆孔之間的接觸情況模擬,測量樣品和沖洗液接觸時,出現水化膨脹的巖樣高度[8]。
分別在純水、0.1mol/L濃度和0.2mol/L濃度的六種沖洗液中進行水化線性膨脹測試。與純水相比較,六種沖洗液均能對樣品的水化膨脹起到有效的抑制。在三種濃度0.1mol/L沖洗液中,硅酸鉀沖洗液水化線性膨脹率最早達到平衡,抑制水化膨脹效果最佳。在三種濃度0.2mol/L沖洗液中,甲基硅酸鉀沖洗液的水化線性膨脹率最早達到平衡,而且其水化線性膨脹率最小,抑制水化膨脹效果最佳。
通過對各抑制劑測試及分析,最終選擇將硅酸鉀和甲基硅酸鉀沖洗液進行復合,進行泥塊浸泡、巖屑熱滾回收等測試,并進行硅酸鉀和甲基硅酸鉀兩者配比研究。
將泥塊樣品分別在6種不同抑制劑溶液中浸泡12h后,測試結果見表5。對1-3項對比,表明甲基硅酸鉀抑制劑濃度小于0.2mol/L時,其抑制能力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兩者為正比關系;對4-6項對比,復合硅酸鹽抑制劑中硅酸鉀占比0.5%中的泥塊,其水化膨脹比較輕微,而隨著硅酸鉀含量增加至1%、2%,復合硅酸鹽抑制劑的抑制能力成正比提高;對3項和6項進行對比,含有1%、2%硅酸鉀的復合硅酸鹽抑制劑能有效提升甲基硅酸鉀抑制能力。隨著鉀離子濃度增加,泥塊的水化應力降低,再加上泥塊表面成膜的作用,能夠使泥塊水化膨脹得到明顯抑制。
表5 泥塊浸泡12小時測試結果
分別將50g的10目巖屑放入裝有純水、0.2mol/L濃度甲基硅酸鉀抑制劑、0.2mol/L濃度硅酸鉀抑制劑和0.2mol/L濃度甲基硅酸鉀+0.5%硅酸鉀抑制劑的老化罐中進行120℃高溫熱滾,16h后進行冷卻,并將巖屑放入40目篩,用水沖洗1分鐘后將巖屑收集,再進行105℃烘干5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對巖屑進行稱重計算熱滾回收率[9]。通過計算,巖屑在純水中熱滾回收率為19%,而在0.2mol/L濃度硅酸鉀抑制劑中熱滾回收率為93.2%,在0.2mol/L濃度甲基硅酸鉀抑制劑中熱滾回收率為94.6%,均高于90%,抑制性能較好,在0.2mol/L濃度甲基硅酸鉀+0.5%硅酸鉀抑制劑中熱滾回收率高達98.1%,協同抑制性能最佳。
使用正交實驗,對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中各成分占比進行確定,選取兩組配方進行試驗,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各成分占比及兩組試驗配方占比見表6。
表6 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配方占比
(1)流變性能測試分析
對兩種配方的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進行流變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見表7。通過表7可知,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的粘度降低,其動切力能夠便于鉆具鉆進[10],尤其是試驗2配方,其降失水效果明顯,而且具有穩(wěn)定的動塑比,攜帶巖石的能力更強;沖洗液密度增加,能夠將底層水化膨脹形成的壓力和蠕變形成的應力進行平衡。對兩種配方的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加入重晶石粉,使其密度增大至1.3g/cm3,進行流變性能測試,見表8。由表8可知,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在密度加重至1.3g/cm3以后,粘度和動切力等參數穩(wěn)定,失水量進一步減小,能夠使地層水化程度降低,可根據施工需要進行不同密度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配置[11],從而滿足各種鉆孔工況需要。
表7 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流變性能參數
表8 密度加重后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流變性能參數
(2)抑制性能測試分析
通過巖屑熱滾回收試驗,對兩種不同配方的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進行抑制性能測試。分別將50g的10目巖屑放入裝有兩種不同配方的老化罐中進行120℃高溫熱滾,16h后進行冷卻,并將巖屑放入40目篩,用水沖洗1分鐘后將巖屑收集,再進行105℃烘干5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對巖屑稱重計算熱滾回收率,見表9。表明在配方1、2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中,巖屑熱滾回收率遠遠高于90%,而且能夠使形貌得到完整保持,證明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抑制性能較佳。
表9 巖屑熱滾回收率
使用氯化鉀沖洗液和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進行鉆孔試驗,首先使用氯化鉀沖洗液,在鉆孔至89.6m時出現縮徑,無法繼續(xù)鉆進,改用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后,順利的鉆過厚度約20m的縮徑嚴重孔段,鉆穿該孔段后,鉆孔縮徑、卡鉆情況減弱,能夠最終鉆至終孔位置。現場測得兩種沖洗液的上返性能參數見表10。由表10可知,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的粘度、失水量和動切力遠遠小于氯化鉀沖洗液,流變性能和降失水效果得到有效改善,鉆探速度得到有效提升。通過對巖心進行觀察,鉆探時使用氯化鉀沖洗液,巖心外觀不完整,并且有膨脹和剝離等情況發(fā)生;而使用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巖心外觀完整,沒有明顯的膨脹、卡鉆等情況出現。復合硅酸鹽抑制劑沖洗液具有較強抑制性,而且是使縮孔次數降低,處理故障時間和成本得到大幅降低,能夠解決黏土礦物含量高的泥巖在鉆探時的鉆孔縮徑問題[12]。
表10 現場實測沖洗液上返性能參數表
本文首先對鈾礦鉆探中出現鉆孔縮徑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強抑制性沖洗液對降低鉆孔縮徑的作用,對不同強抑制性沖洗液的性能進行研究,從中對其成分進行優(yōu)化,形成復合硅酸鹽抑制劑配方,經試驗驗證,在縮徑最嚴重孔段未出現縮徑及卡鉆情況,證明研究的復合硅酸鹽抑制劑不僅可以使鉆孔質量得到保證,而且使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