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鳳
(壽光市第一中學,山東濰坊 262700)
2021年10月23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fā)布2022年高校招生藝術類專業(yè)統(tǒng)一考試公告,將音樂類納入省統(tǒng)考范疇。這是多年以來音樂類專業(yè)被首次納入省級統(tǒng)考。具體到專業(yè)而言,音樂類專業(yè)統(tǒng)一考試分為基礎學科、專業(yè)技能兩部分?;A學科包含樂理、聽音、視唱三個科目;專業(yè)技能包括聲樂、器樂兩個科目。其中聽音科目為筆試,視唱科目及專業(yè)技能測試為面試。這次考試改革為高中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總結2022年的山東省音樂高考成績,筆者認為,應對聲樂、器樂教學做出相應的改進。
曾經有人提出“歌唱的藝術就是呼吸的藝術”,說明氣息是歌唱的基礎和原動力,只有呼吸準確才能有好的歌唱技巧,才能有好的音色。所以,即使是高三階段,學習聲樂仍要堅持氣息訓練。氣息訓練到位了,才能正確歌唱。
氣息訓練仍要以哼鳴為主。筆者認為,哼鳴是訓練氣息對抗點及頭腔位置的最佳訓練方法。氣息訓練并不是大口吸氣呼氣,而是靜下心來尋找“嗚咽”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一個孩子受了委屈,不敢大聲哭而是躲在被子里小聲嗚咽。教師可以表演,讓學生通過模仿找到胸腔、腹部的著力點,以及頭腔的共鳴點,慢慢尋找三個點同時發(fā)力的感覺,學生記住氣息在體內旋轉的感覺,并運用到自己的哼鳴中去。學生的氣息運用理念構建起來了,演唱水平就能水漲船高。值得注意的是,氣息訓練一定是慢的。學生普遍好高騖遠,不喜歡慢的氣息訓練。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安撫學生的情緒,不驕不躁,不被學生的情緒綁架,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聲樂學習基礎。只有基礎打好了,聲樂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這么多年以來,高考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唱一首音量非常大的作品(花腔更有優(yōu)勢),就能得到比較高的分數(shù),考進自己滿意的學校的概率比較高。所以,現(xiàn)在的音樂高考都在拔高學生的演唱水準,都在布置音量大的作品。盡管學生完成得并不夠好,也絲毫阻止不了其想唱大作品的愿望。
從2022 年的高考數(shù)據(jù)來看,這種舊的觀念應該要修正。大數(shù)據(jù)顯示,也是由于考試設備的局限性,音量大的學生有一部分聲音是不被考試設備吸納的,所以考生也許并不會得到更高的分數(shù)。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由于考試條件的限制,嗓子好的學生也許并不占優(yōu)勢,這是新高考形勢下的又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xiàn)象,這也對音樂教師的教學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避免拔高,不要“蛇吞象”,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來選擇高考作品,這樣既能保證學生很好地詮釋作品,也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考試狀態(tài),避免因為緊張而發(fā)揮失常。
聲樂學習的起始階段,一定是先把技術訓練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注重學生演唱的準確性。在這個階段基本不講情感的運用,學生的學習程度淺,過度強調情感會讓學生手忙腳亂不知道怎么唱,反而會干擾學生的學習進度。
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以后,也就是到了中級程度之后,要慢慢地加入情感的訓練。以聲樂作品《黃水謠》為例,這是一個帶再現(xiàn)的單三部曲式結構,一共有三個段落,但是每一個段落的情感都是不一樣的。第一段是鬼子來之前人們安居樂業(yè)的美好生活,第二段是鬼子燒殺搶掠后人們的悲慘境地,第三段是鬼子走了以后人們憤恨、惆悵、凄涼的情景。那么,怎樣來表達這三種不同的情感呢?這就需要教師講解作品的背景,讓學生去理解這部作品,教師還要給學生范唱,讓學生模仿唱,這也是促進情感表達的一種方法。
最后是考前的集訓,屬于考前的沖刺階段,更要注重情感的訓練。這個階段的重點是以情帶聲,唱出歌曲的情感。歌唱者與作品的氣質類型要相似,使歌唱者與聲樂作品完美地契合。只有這樣,才能打動評委,在眾多的學生中脫穎而出,獲得較高的分數(shù),取得高考的好成績。
2022年是山東省音樂類首次統(tǒng)考,全省一共有12000名學生參加考試,有10082 名學生獲得了合格證書,說明統(tǒng)考并不難,只要學生肯努力,用對了方法,取得合格證書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高分段的學生很集中,想要取得較好的成績(2000名以內)有很大的困難。
2022 年音樂高考打破了主項與副項的劃分,哪一項的分數(shù)高哪一項就是主項,這就意味著聲樂和器樂的學習同等重要,都要努力學習??荚嚞F(xiàn)場的樂器五花八門(笛子、二胡、琵琶、揚琴、柳琴、阮、笙、嗩吶、大提琴、小提琴、單雙簧管、長笛等等),這確實是高考改革以來的一種嶄新的變化,也說明各個學校早就研究了器樂考試策略,用學生擅長的樂器考試,而不是千篇一律地選用鋼琴。畢竟,有鋼琴童子功的孩子越來越多,如果從高一開始學就很難有競爭力,在分數(shù)上會吃虧。
所以,作為“半路出家”才學習器樂的學生,樂器的選擇很重要。要選擇好上手并且各個院校沒有飽和的樂器,這樣才能獲得比較高的分數(shù)。樂器選擇好了便能事半功倍。
鋼琴仍然是大多數(shù)考生選擇的考試樂器。選擇鋼琴也有較多的優(yōu)勢。首先,鋼琴這門樂器大多數(shù)學校都有配備,無須考生購買;其次,學校的老師大都教鋼琴,無須考生出去花錢請老師教授;最后,鋼琴是上大學后的必修科目,既節(jié)省學習的時間成本,又有實際的用途。說到底,鋼琴這門樂器實用價值很高,所以,鋼琴仍然是大多數(shù)考生選擇的科目。
鋼琴的學習有一個基本的規(guī)律,那就是要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地去練琴,絕不能好高騖遠。鋼琴基礎沒學好,就好比蓋房子沒打好地基,早晚會坍塌。所以,學鋼琴得慢練加循序漸進。只有學生手指的力量能支撐快速跑動以后,才能給學生布置高考曲目。
高考曲目布置以后,要細化任務到每一節(jié)課,一次只練幾個小節(jié),左右手分練,細化分配,手指的站立、節(jié)奏都要從一開始就練習準確,避免以后重新來過,浪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在此過程中,教師的跟進指導尤為重要。教師要隨時檢查,既要讓學生有緊迫感,又要讓學生知道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差距,意識到自己的弱項在哪里,才能及時跟進查漏補缺。
音樂高考關系到每一個音樂生的命運和前途,所以教師一定要認真研究高考策略,對每一個音樂生做科學、嚴謹?shù)姆治龊椭笇?,不僅在高考內容上強化梳理,更要提高專業(yè)練習的效率,及時總結高考的經驗和教訓,有效的做法鞏固和加強,無效的方法去除和改進。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并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才能在新的教育形勢下譜寫音樂高考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