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峰
《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么》一書寫于2005年至2006年間。村上春樹在書中記錄了自己在跑步過程中的心情。2009年,該書第一次出版,從第一次出版到現(xiàn)在的十多年里,經(jīng)歷了五十多次印刷。我想,有些人一定會對跑步這件事感到好奇,會對一名小說家與跑步之間究竟會有怎樣的聯(lián)系而好奇,還會對一名小說家在談跑步時到底會說些什么而感到好奇。我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
在最初的時候,我試圖在這本書里向一位擁有豐富想象力的小說家尋求一個合理的運動的理由,畢竟疫情剛剛過去,健康對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來說都尤為重要。村上春樹從33歲開始跑步,幾乎每年都會跑一次馬拉松。一定有一個或者一些特別的理由,使得村上春樹這位職業(yè)小說家能堅持跑下來。然而,哪怕從書名看作者是要很坦誠地回答一些關于跑步的問題,但我在這本書里依然沒有找到運動的理由?;蛟S就如村上春樹所說的:“從來沒有向周遭的人推薦過跑步?!币驗樗J為“對長跑感興趣的人,你就是不聞不問,他也會主動開始跑步;如若不感興趣,縱使你勸得口干舌燥,也是毫無用處”。所以,與其想從這本書里尋找運動的理由,還不如問問自己究竟是否喜歡跑步或者其他運動,或者問問自己究竟喜歡什么。
村上春樹在跑步的過程中由身體上的感受與思想上的感悟,認清了跑步這項運動的特點——跑步是一項獨處的運動,需要很強的耐心和集中力。對于村上春樹而言,因跑步帶來健康的身體只是其堅持跑步的原因之一。他堅持跑步主要是因為他需要在跑步的過程中獲得獨處的機會,同時鍛煉自己在寫作這件事上不可或缺的耐心和集中力。我們很難想到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其實是一個極其自律的人。他嚴格地遵守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guī)律,每天清晨堅持寫作三四個小時、鍛煉一兩個小時。能夠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寫小說和散文,保持一定的速度和相當高的水平,這或許就是跑步帶給他的財富吧。
當我們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么之后,知道自己想要從跑步或者其他愛好中獲得什么之后,在人生這場馬拉松中,我們會變得更加主動、積極嗎?在書的序言中,村上春樹提到:“這里面(這本書里)還有一些類似經(jīng)驗法則的東西。一些不甚大不了的玩意兒,卻是我通過實實在在地運動自己的軀體,通過選擇的磨難,極其私人地感悟到的東西。”在人生這條馬拉松賽道上,我們既然無法避免感到痛苦,為何不主動、積極地面對人生中的磨難,而不是被動地讓磨難來“折磨”我們呢?就如疫情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主動選擇讓自己在磨難中不斷成長。
靜下心來想想,我們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可能并不在于我們有何種能力,而在于我們有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皥猿秩プ鲆患虑?,給它刺激,持續(xù)。再給它刺激,持續(xù)!這個過程當然需要耐心,不過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不必成為頂級跑者……能按心里想的樣子寫想寫的東西,還能過著與眾人一般的生活,我便沒有任何不滿”。愿我們每個人在人生這場馬拉松比賽中能盡可能多地掌握主動權,像村上春樹一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自己喜歡的人。如此甚好。
2023年2月4日,寫于凱旋城。
(作者單位:湖北省荊門市掇刀石中學高二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