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睿
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尊嚴、個性與人格等的關懷,是保持尊重、愛惜之心的一種人文理念。小學班主任對學生施以人文關懷是改善師生關系、消除師生隔閡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活動中存在部分“硬性管理”問題,即忽視學生個性,以固定的規(guī)章制度管束他們,看似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優(yōu)化其行為習慣,但卻因為缺乏人文關懷而影響師生關系,降低了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與依賴程度。新時代下,“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它主張以真正的人文教育去關懷學生,使其能在仁愛之心、寬容愛護的啟迪下實現健康成長。這有利于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成長意識,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并促使其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因此,小學班主任應積極滲透人文關懷理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尊重學生個性,善于發(fā)現特長
我國小學實行的教學模式為班級授課制,班主任往往需要負責管理數十名學生,有時還會出現“大班額”現象,這也就使小學班主任的管理任務更加艱巨。班主任應尊重學生個性,承認生生差異,善于發(fā)現、挖掘其特長,使其在賞識與尊重中樹立成長自信,積極樂觀地參與學?;顒印W習生活,從而真正地為其長久進步做好準備。
在組織班級管理活動時,班主任會盡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讓他們有機會在班級活動中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展現自己的特長,使其在集體中變得更加自信。因此,班主任設計了多元化的集體活動,如文藝表演、運動比賽、科技發(fā)明、勞動實踐等,希望學生能夠在班級內實現個性化學習。這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自尊、自信,使其獲得幸福感,實現長足進步。另外,班主任也十分關注學生的個體特點。如一個學生因為缺少突出的特長、性格內向,在集體活動中表現消極。通過長期的觀察,班主任發(fā)現這個學生很喜歡讀書,讀書的速度很快,而且經常能在喧囂的環(huán)境下安心讀書,專注力很好。班主任在閱讀活動中表揚學生擅長讀書、專注力很好、學習視野非常開闊的優(yōu)點,引導其明白擅長讀書也是可貴的特長,他應該為自己驕傲。通過賞識教育,這名學生充滿自信,在班主任的鼓勵下,學生在班級分享了自己的讀書心得。在班主任的幫助下,該生發(fā)現了自身的優(yōu)勢,并樹立了自信,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賞識教育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個人特長,生生之間也能相互欣賞、彼此激勵,這有利于優(yōu)化生生關系,使其能夠在班級活動中友善、真誠地與他人交往,有助于優(yōu)化學生品質,建設和諧班集體。
二、包容學生不足,寬容學生缺點
包容教育同樣是實施人文關懷的重要策略之一,甚至會成為學生心靈成長的養(yǎng)分。正所謂“人無完人”,每個學生身上都會有缺點,如果以缺點去批評學生,缺少包容與寬慰,他很可能會受到打擊,從而影響其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在實施人文關懷時應包容學生的不足、缺點,允許其犯錯、試錯,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使其在人文關懷與包容教育下變得自信、獲得自尊。
例如,班級中有一個學生雖然成績不好,但是為人樂觀、友善,在班級內很有號召力,班主任便讓這名學生擔任班長一職,負責設計、開展班級活動,充分展現其性格優(yōu)勢。最初班主任提出讓學生擔任班長的建議時,該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質疑,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好,不能為班級服務。對此,班主任告訴學生,成為班長并不能以優(yōu)異的成績作為唯一評判標準,而是要擁有為班級服務的決心、堅持不懈的毅力以及在同伴中的號召力。學生的開朗性格、友善品質及其甘愿為班級服務的決心都展現著其個人品質,所以他不必因為成績不好而自卑。同時,班主任也告訴學生,身為班長更要以身作則,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去約束其他同學,所以該生要以高標準、高要求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在學習上也要盡可能地去提升自己。班主任也根據該生的學習問題制訂輔導計劃,希望其能夠在班長職務的帶動下更加刻苦,成為更優(yōu)秀的個體。
通過包容教育,學生能夠客觀反思自身不足,但這并不會挫傷其學習積極性。學生明白個人的特長、優(yōu)勢,可以自覺揚長避短,這有利于端正其成長態(tài)度,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也能在班級內營造積極奮進、拼搏奮斗的和諧氛圍,使其能夠通過集體生活建立優(yōu)秀的意志品質。
三、守護學生自尊,注重民主溝通
民主溝通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必備要求之一,也是實施人文關懷的基本做法,因為當班主任能真正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且能將其視為獨立的個體時,便能理解其需要,從而設計出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計劃,促使其實現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應保護學生的自尊,尊重、認可學生,以民主、平等的師生溝通方式開展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活動,從而真正地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好充分的教育準備。
在設計班級管理活動時,班主任會充分尊重學生的真實需求,鼓勵其以“小主人”的身份參與班級管理活動,希望他們能夠在集體生活中順利實現自主學習。例如,在制訂班規(guī)制度時,班主任便鼓勵本班學生圍繞紀律、學習、衛(wèi)生、活動等設計規(guī)章制度以及獎懲措施,使其能夠根據自己的集體生活經驗完善、拓展規(guī)章制度,以此培養(yǎng)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待小組編訂完成后,班主任可通過小組討論刪減、完善班規(guī)紀律,由學生自主確定執(zhí)行班規(guī)的方式方法。這樣,班規(guī)將對全體學生產生行為約束作用,有利于規(guī)范其在學校的日常生活,優(yōu)化其行為習慣。
總而言之,在小學班級管理活動中滲透人文關懷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利于改善其集體意識,為其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準備。因此,小學班主任可滲透人文關懷,以賞識學生的特長、包容其不足與民主平等的溝通方式去重構師生關系,使其能夠在和諧、友善、奮進的集體環(huán)境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