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萊娜·弗拉加
如今,冰淇淋無處不在。夏天,烈日炎炎,孩子們的視線總是離不開冰冰涼涼的冰淇淋。大人們也是一樣,在難過的時候吃個冰淇淋,心情就會變得好起來。不過,你知道冰淇淋是誰發(fā)明的嗎?
| 人類對冷飲的古老感情 |
說到冰淇淋,首先就要講冷飲。冷飲由來已久,有文獻指出,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國人就已經將碎冰與果汁混在一起飲用了。古埃及人也有類似的冷凍水技術。
食品歷史學家莎拉·約翰遜說:“古時候,人們會把水放在一個多孔的陶器里,再用濕布將其包裹起來。濕布中含有硝酸鉀之類的物質,能夠吸熱。陶器里的水會逐漸降溫,最后結冰。此外,在沙漠地區(qū),晝夜溫差很大,夜間很冷,人們會把裝滿水的淺盤子放在室外過夜,這樣第二天就可以得到一塊薄冰了?!?/p>
事實上,早期人類歷史中不乏關于人們享用冷飲的軼事。據傳,像《圣經》中所羅門王和亞歷山大大帝這樣的人物都喜歡冷飲。羅馬皇帝尼祿、克勞狄烏斯和凱撒都喜歡吃摻了雪的水果和果汁。然而,在古代,地中海和中東的湖泊很少結冰,那里的人想吃冷飲得從高山上獲取冰或雪,成本很高,所以只有非常富有的人才能享用。
| 誰發(fā)明了冰淇淋?|
多數專家認為,最早的“冰淇淋”出現在公元前200年的中國。英國廣播公司曾報道說,那時的中國人用冰、米和牛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幾百年后的唐朝皇帝顯然也十分喜歡吃冰淇淋,他們會在冰淇淋中加入香料。
后來,冰淇淋制作技術傳到了中國之外的國家,并不斷得到發(fā)展。11世紀,古波斯人調出一種叫“沙巴”的冷飲,做法與中國的冰淇淋相近,但添加了櫻桃、石榴、木瓜等水果。
后來,可能是十字軍,也可能是馬可·波羅這樣的探險家,把“沙巴”技術向西傳到了歐洲。17世紀,一位名叫安東尼奧·拉蒂尼的人寫下了“沙巴”的制作方法,這是目前已知歐洲最早的關于“沙巴”制作的文獻。從那時起,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就開始享受冷飲的美味和清涼了。1533年,意大利王室凱瑟琳·德·美第奇與亨利二世結婚時將冰淇淋的做法帶到了法國。1686年,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科·普羅科皮奧·德科泰利的西西里人在巴黎開了一家咖啡館,也就是后來聞名世界的普羅科普咖啡館。這家咖啡館有冰淇淋出售,其中添加了奶油、黃油和雞蛋等成分,具有自己的特色。
與此同時,冰淇淋的制作技術也跨越大西洋傳到了美國。據說,喬治·華盛頓1790年用在冰淇淋上的開銷達到200美元,托馬斯·杰斐遜還專門有一間用來存放各種冷飲的“冰屋”。不過,真正讓冰淇淋制作技術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的是非裔美國人。例如,杰斐遜的奴隸廚師詹姆斯·海明斯開發(fā)了香草冰淇淋;白宮廚師奧古斯都·杰克遜則因在冰淇淋中加鹽來幫助降溫,被人們稱為“冰淇淋之父”。
| 冰淇淋的現代化產品 |
國際乳制品協會稱,隨著冰淇淋制作技術在19世紀的普及,“甜筒”“圣代”等品種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那么,甜筒和圣代又是誰開發(fā)出來的呢?
圣代可能起源于下面三個地方中的一個: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紐約州伊薩卡或威斯康星州雙河城。
據埃文斯頓公立圖書館的文獻記載,1890年,伊利諾伊州曾通過了一項禁令——在星期日喝蘇打水是違法的。禁令首先從埃文斯頓開始試行。為了遵守法律,當地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甜品銷售商開始在星期日用加了糖漿的冰淇淋代替蘇打水,“星期日”(中文音譯為“圣代”)冰淇淋由此誕生。
另一個說法是,大約在1892年,伊薩卡的一家藥店老板為他的牧師朋友準備了冰淇淋。由于冰淇淋中加了櫻桃糖漿,又因為這個創(chuàng)意是在星期日這天想出來的,所以兩人把這個冰淇淋命名為“櫻桃星期日”。
不過,威斯康星州雙河城的人稱,他們早在1882年就創(chuàng)造了圣代。據說,當地一家冰淇淋店應顧客的要求,在冰淇淋上加了巧克力糖漿。
甜筒的發(fā)明也同樣存在爭議。
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冰淇淋店稱,一位名叫歐內斯特·哈姆維的敘利亞移民是冰淇淋甜筒的發(fā)明者。在1904年的世界博覽會上,哈姆維租了個攤位售賣一種類似蛋餅的小食,他附近有一名冰淇淋銷售員。哈姆維提出了合作。
還有一種說法是,一位名叫伊塔洛·馬爾基奧尼的意大利移民發(fā)明了甜筒。馬爾基奧尼是冰淇淋生產商,他申請了一項名為“冰淇淋杯等成型設備”的專利,并于1903年獲批。不過,由于他的專利產品不是錐形的,與甜筒出入較大,因此現在大多數人都更接受哈姆維是甜筒發(fā)明者這一說法。
此外,冰淇淋從未停止發(fā)展的腳步。如今,市場上涌現出許多新奇的冰淇淋,比如液氮冰淇淋——這種冰淇淋看起來仙氣繚繞,仿佛自帶特效,若是吃上一口,甚至可以從鼻孔呼出白煙來。
冰淇淋有著長達數千年的發(fā)展史,不管哪國人,都能追溯自己國家的冰淇淋鼻祖。當你美美地吃著冰淇淋時,或許可以對古老的祖先表示感謝——從中國皇帝到巴黎咖啡館老板,再到非裔美國廚師。
[編譯自美國“趣聞”網站]
編輯:馬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