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不是引起VCAI的主要方式
A.腔內 B.腔外
C.淋巴源性 D.血源性
2.VCAI 是指患者在留置CVC 期間或拔出導管后多久內發(fā)生的感染
A.8 h B.16 h C.24 h D.48 h
3.關于VCAI說法錯誤的是
A.在導管拔除48 h內發(fā)生的
B.繼發(fā)性的感染
C.可伴發(fā)熱
D.也可伴消化道癥狀
4.VCAI 的血流感染會出現(xiàn)發(fā)熱、寒顫或低血壓等全身感染表現(xiàn),其中發(fā)熱是指體溫
A.>37.5℃ B.>38℃ C.>38.5℃ D.>39℃
5.以下哪種材質的導管VCAI風險系數最大
A.聚氯乙烯 B.聚乙烯
C.聚氨基甲酸乙酯 D.硅膠
6.VCAI的危險因素不包括
A.血清白蛋白水平高 B.合并糖尿病
C.年齡較大 D.APACHEⅡ評分較高
7.腎衰竭患者避免選擇的CVC穿刺部位是
A.鎖骨下靜脈 B.股靜脈
C.頸內靜脈 D.頸外靜脈
8.懷疑患者發(fā)生VCAI,或患者出現(xiàn)靜脈炎、導管故障時,醫(yī)師決定拔管。以下哪項檢查結果可以確診為VCAI
A.外周靜脈血培養(yǎng)細菌或真菌陰性,導管尖端血培養(yǎng)細菌或真菌陽性
B.導管尖端和外周血培養(yǎng)出相同種類的致病菌
C.導管尖端和外周血培養(yǎng)出不同種類、相同藥敏結果的致病菌
D.導管尖端和外周血培養(yǎng)出相同種類、相同藥敏結果的致病菌
9.如有VCAI征象,拔管后按無菌操作原則需剪取導管尖端多長進行細菌學檢測
A.2 cm B.3 cm C.4 cm D.5 cm
10 .血培養(yǎng)一般于寒戰(zhàn)或發(fā)熱初期采集,采集時機為
A.抗菌藥物使用之前
B.抗菌藥物使用之后
C.抗菌藥物使用之后3 d
D.任何時候
11.血培養(yǎng)采集時,采集血量一般成人每瓶
A.4~6 mL B.6~8 mL
C.8~10 mL D.10~12 mL
12.采集好的血培養(yǎng)瓶應在多久之內送至實驗室
A.1 h B.2 h C.3 h D.4 h
13.一般情況下,降低VCAI的優(yōu)先選擇穿刺部位是
A.鎖骨下靜脈 B.股靜脈
C.頸內靜脈 D.腋靜脈
14.以下哪種穿刺禁用于肥胖人群
A.頸內靜脈 B.鎖骨下靜脈
C.股靜脈 D.腋靜脈
15.置入CVC或進行導絲交換時,最大無菌屏障能有效預防感染發(fā)生,包括
A.口罩、帽子
B.口罩、帽子、無菌手套
C.口罩、帽子、無菌手套、手術衣
D.帽子、口罩、手術衣、無菌手套和患者全身覆蓋無菌材料
16.在患者病情允許情況下,頸內靜脈留置時間應控制在
A.8 d以內 B.7 d以內
C.10 d 以內 D.14 d以內
17.以下哪項有助于降低VCAI的發(fā)生率
A.肥皂水擦浴
B.清水擦浴
C.含2%氯己定溶液沐浴
D.酒精擦浴
18.在穿刺或更換敷料時,皮膚消毒劑應充分待干,合適的消毒劑包括濃度>0.5%的氯己定乙醇溶液和碘伏溶液。氯己定乙醇溶液和含碘溶液分別至少干燥多久
A.15 s、1.0~1.5 min B.20 s、1.5~2.0 min
C.25 s、1.0~1.5 min D.30 s、1.5~2.0 min
19.CVC穿刺部位無菌紗布敷料應至少多久更換1次
A.1 d B.2 d C.3 d D.4 d
20.如果導管在緊急情況下(如急診放置導管)放置且無菌技術不能得到保證情況下,必須盡快更換導管且不應超過多久
A.12 h B.24 h C.36 h D.48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