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書 溫珍平 賀曉花 牟永平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內蒙古醫(yī)院 1腫瘤內科A區(qū),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檢驗科)
目前肺癌引起的死亡人數(shù)已超過乳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成為癌癥死亡的首要原因〔1〕。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其侵襲、轉移及耐藥等因素導致5年生存率僅15%左右〔2〕。因此開發(fā)新的生物靶點成為肺癌研究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有報道表明,轉錄因子叉頭框Q1基因(FoxQ1)在一些腫瘤組織中(乳腺癌,腸癌)〔3,4〕過表達,可能與惡性腫瘤侵襲、轉移有關。叉頭轉錄因子家族成員通過招募共激活因子調節(jié)基因轉錄,參與細胞生長、分化、凋亡、遷移等多種生物學過程,其突變和表達異常與發(fā)育畸形、代謝性疾病及腫瘤發(fā)生有關。FoxQ1是叉頭轉錄因子家族較新的成員之一,該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6 p23-25,現(xiàn)已被證實在人類某些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早期研究發(fā)現(xiàn)FoxQ1與細胞的分化有關〔5〕,FoxQ1過表達可能促進肺癌細胞的生長。本文分析FoxQ1表達量與病理因素的關系并評估其對肺癌患者預后的診斷價值。
1.1臨床資料及樣本 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qū)腫瘤醫(yī)院肺癌患者血漿標本90例,作為肺癌組,臨床病理結果顯示:鱗狀細胞癌17例、腺癌45例、小細胞癌24例、大細胞癌4例;高分化16例、中分化44例、低分化30例;臨床TNM分期Ⅰ期17例,Ⅱ期24例,Ⅲ期27例,Ⅳ期22例。入組標準:①術前未經過任何抗腫瘤治療;②由病理醫(yī)師或行磁共振成像(MRI)、CT檢查確診的原發(fā)性肺癌患者;③有完整的臨床病理及流行病學資料。根據(jù)年齡、性別匹配,按1∶1比例選擇同一時期在醫(y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共90例。確定入組研究對象后,收集每位研究對象的流行病學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腫瘤家族史及個人史、吸煙史、飲酒史等),進行肺癌腫瘤標志物檢測,包括癌胚抗原(CEA)、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RFA21-1)等。收集臨床病理相關資料,包括:腫瘤組織學分型、分化程度及臨床分期等。本研究已經獲得參加研究者的知情同意,并經內蒙古自治區(qū)腫瘤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主要試劑 CEA試劑盒、NSE試劑盒及CYRFA21-1試劑盒均購自羅氏公司;FoxQ1含量檢測采用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為201904#的人FoxQ1酶聯(lián)免疫分析試劑盒。
1.3血漿樣本收集 收集研究對象早晨空腹靜脈血2份各3 ml,1份用于肺癌標志物檢測,1份用于FoxQ1表達量檢測。所有血液樣本在室溫下靜置半小時,然后以2 0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小心吸取上清液至離心管中,然后再以3 0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留取上清,置低溫冰箱中保存。
1.4血漿FoxQ1含量檢測 取10 μl上述血漿加入96孔酶標板,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加樣,酶標試劑,顯色,加入終止液,15 min之內讀取OD值,做標準曲線的直線回歸方程式,計算樣本實際濃度。
1.5肺癌標志物濃度測定 應用羅氏COBAS E60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通過電化學免疫分析法對CEA、NSE、CYFRA21-1濃度進行測定,全部操作依據(jù)試劑盒或儀器說明書完成。
1.6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χ2檢驗,血漿FoxQ1表達水平與肺癌發(fā)病風險之間的關系應用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Kaplan-Meier來分析血漿FoxQ1表達在肺癌預后診斷中價值。
2.1兩組基本資料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肺癌組血漿中CEA、NSE、SCCA及CYFRA21-1水平顯著升高(均P<0.05),吸煙比例顯著升高(P<0.05),飲酒比例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2.2兩組血漿FoxQ1的表達及肺癌患者不同臨床參數(shù)與FoxQ1表達的關系 肺癌組血漿中FoxQ1表達水平〔(195.44±44.39)ng/ml〕較對照組〔(77.57±38.56)ng/ml〕顯著升高(t=-2.884,P=0.004)。晚期肺癌患者血漿轉錄因子FoxQ1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早期肺癌患者(P<0.05)。血漿FoxQ1表達水平與年齡、性別、組織學類型及腫瘤分化程度無顯著性關聯(lián)(P>0.05)。見表2。
表2 血漿FoxQ1表達水平與肺癌患者臨床參數(shù)關系
2.3血漿FoxQ1表達與肺癌發(fā)病風險之間的關系 以對照組的中位數(shù)為參照將肺癌患者分成FoxQ1高表達組(≥177.57 ng/ml)和低表達組(<177.57 ng/ml),在校正了年齡、性別、吸煙、飲酒、CEA、NSE及CYFRA21-1等混雜因素后發(fā)現(xiàn):與血漿FoxQ1表達水平低者〔42例(46.7%)〕相比,血漿FoxQ1表達水平高者〔48例(53.3%)〕肺癌發(fā)病風險顯著上升(校正比值比為2.36,95%可信區(qū)間為1.30~4.29,wald=7.91,P<0.05)。
2.4血漿FoxQ1表達水平在肺癌預后診斷中的價值 90例肺癌患者總體中位生存時間為22.4個月。FoxQ1高表達組平均生存時間〔(16.2±2.0)個月〕顯著短于低表達組〔(28.3±3.1)個月;χ2=21.09,P<0.01〕。見圖1。
圖1 FoxQ1高、低表達組生存曲線
肺癌已成為絕大多數(shù)國家主要癌癥死亡原因,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改善肺癌患者的預后及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義〔6〕。血液腫瘤標志物因其創(chuàng)傷小、無有害射線接觸,患者依從性好等優(yōu)點而深受人們關注,已逐步成為臨床診斷腫瘤的一個重要手段。叉頭轉錄因子家族成員通過招募共激活因子調節(jié)基因轉錄,參與細胞生長、轉化、凋亡、遷移等多種生物學過程,其表達異常與腫瘤發(fā)生有關〔7〕。有研究發(fā)現(xiàn)FoxQ1在胃癌組織中高表達,患者術后無復發(fā)生存期(RFS)低于FoxQ1表達陰性者,FoxQ1與患者術后復發(fā)及RFS縮短相關〔8〕;楊洲等〔9〕發(fā)現(xiàn)在根治性手術切除的64例直腸癌患者術后血清FoxQ1水平顯著降低,其升高或降低程度與患者遠期預后密切相關。
由于FoxQ1在人體腫瘤組織中表達顯著升高,提示FoxQ1可能是一個癌因子,其表達異常在腫瘤進化演變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Feng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肺癌組織中FoxQ1 mRNA 和蛋白表達量均高于正常組織,伴隨上皮型鈣黏蛋白(E-cad)表達缺失,參與了細胞上皮-間質轉化(EMT),結果提示FoxQ1在肺癌的進化演變過程中發(fā)揮癌基因的作用,肺癌患者血漿FoxQ1可能作為新的肺癌潛在的治療靶點。
本文結果提示,血漿FoxQ1表達水平升高與肺癌發(fā)病風險增高顯著正相關,FoxQ1在肺癌組織中高表達,且與不良預后有關。目前對 FoxQ1具體調控機制尚不清楚。探究 FoxQ1作用的分子機制是今后研究的熱點方向,進一步探索 FoxQ1在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生物學和分子學機制,將有助于更好地闡述肺癌的生物學行為,而下調FoxQ1基因的表達可能成為肺癌治療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