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雯雯 ,白東壯 ,焦 濤 ,王顯力
(1.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 2. 北京科東電力控制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海淀 100080)
雙環(huán)網供電是目前在城市配電網建設中一種較為先進的供電模式。其具有高供電可靠性、合理的投資運維成本,停電故障率低等特點。在綜合考慮各種供電模式的影響因素后,該供電模式被國內城市配電網建設普遍接受并逐步推廣。
雙環(huán)網供電方式,當某一處電源線路故障或檢修無法供電時,可以切入到另一條正常供電的線路,在其他線路供電負荷沒有極大提升的情況下,恢復正常供電。其中,在配電網中融入故障自愈技術,可以自動快速的恢復供電,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工干預,全部由智能系統(tǒng)自動完成,從而進一步提升了供電可靠性[1]。
簡化的典型雙環(huán)網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方便進行混合仿真搭建與測試。其中變電站S1有一條出線,手拉手連接A開關站、B開關站,并與S4變電站連接。A、B開關站分別有兩段母線,配置分段開關。正常運行時,可以存在不同點的開環(huán)狀態(tài),A、B開關站的分段開關處于斷開狀態(tài)[2]。
圖1 雙環(huán)型配電網拓撲示意
對于雙環(huán)網自愈邏輯的測試,選擇混合仿真的模式搭建。二次保護及自愈設備采用與現(xiàn)場一致的真實的站內裝置,一次設備及潮流模擬加載選擇用仿真部分實現(xiàn),既保持與現(xiàn)場的一致性,又盡可能的減少場地和投資占比,從而搭建起一套可以用于雙環(huán)網調試、測試、培訓的應用平臺。
1.2.1 保護配置
環(huán)內主干線路選用差動保護裝置,即101與102之間、103與104之間、105與401之間配置光差保護;分支線路選用過流保護,即A開關站106、108間隔,B開關站107、109間隔,配置過流保護;開關站母線配置母線保護,當開關站發(fā)生母線故障時,跳開本段母線上所有間隔;同時開關站內配置備自投裝置,隔離和恢復非故障段負荷供電。每座開關站內配置一套分布式配電保護自愈裝置,用于雙環(huán)結構內自愈執(zhí)行。
1.2.2 仿真配置
其中,一次設備按照間隔配置相應的模擬斷路器設備。模擬系統(tǒng)運行的二次電流電壓值采用放大器提供,按照上述典型結構搭建電網模型,通過配電網的電磁暫態(tài)計算輸出計算值,通過放大器裝置加載至各二次設備,從而模擬實現(xiàn)整個雙環(huán)網結構的閉環(huán)運行狀態(tài)。
同時考慮建設成本及實際的測試需求,本環(huán)境搭建完成上述S1站-A開關站-B開關站-S4站此一環(huán)的模擬及配置建設。圖1中紅色虛線框區(qū)域為本次混合仿真模擬建設部分。
1.2.3 系統(tǒng)架構
按照數(shù)字仿真 + 真實設備的仿真模式,構建雙環(huán)網的運行測試平臺,如圖2所示。
圖2 混合仿真系統(tǒng)架構
以本次混合仿真模擬部分為例進行描述。
首先沿S1至S4方向環(huán)進環(huán)出主干線路開關依次定義該開關站的間隔1和間隔2開關,分段開關為間隔3開關。對于A開關站,102開關為間隔1開關,103開關為間隔2開關,501開關為間隔3開關。對于B開關站,104開關為間隔1開關,105開關為間隔2開關,502開關為間隔3開關。本房母線分別指的是對應A、B開關站的I母。本房這里指對應的配電房或開關站。
自愈邏輯跟運行方式有關,須滿足自愈裝置的充電邏輯,裝置才會動作。
2.1.1 105開環(huán)
圖3中F1-F9為可模擬的故障點位。105開關處于分閘位置。
圖3 105開環(huán)運行狀態(tài)及故障點
對于自愈裝置,其充電邏輯需滿足:本房母線三相有壓,這里指B開關站I母有壓,同時有壓無壓判斷是指的線電壓,以下相同。本房間隔1開關在合位,即104開關合位。本房間隔2開關在分位,即105開關分位。下游相鄰房母線三相有壓,這里指S4站母線有壓,本實驗模擬S4站正常帶電,即其母線有壓;通過上述分析,充電邏輯滿足。
本房、下游相鄰房母線均不滿足有壓條件,試驗前,檢查本房及下游母線是否有壓。本房母線保護動作,在正常運行時,裝置母線保護不動作,不滿足放電條件。本房失靈保護動作,同樣正常運行時,裝置失靈保護不動作,不滿足放電條件。本房間隔2保護動作,同理正常運行,保護不動作,不滿足放電條件。本房間隔2開關合位經200 ms,當前105開環(huán),非合位狀態(tài),不滿足放電條件。發(fā)自愈合閘命令后經200 ms,同上,不滿足放電條件。下游相鄰房間隔1分位,試驗前檢查401開關是否處于合位。下游相鄰房母線保護動作,同上。下游相鄰房失靈保護動作,同上。下游相鄰房間隔1保護動作,同上。串供回路上間隔1、間隔2開關任一個TWJ異常,在試驗前,保證TWJ正常。串供回路上間隔1、間隔2開關人一個TA斷線,試驗前,保證TA回路正常。串供回路上間隔1、間隔2開關任一開關檢修,試驗前,開關在正常應用狀態(tài)。串供回路上除開環(huán)點為的間隔1、間隔2開關任一個開關手跳,試驗前,不做相關手跳操作。串供回路上任一個配電房接收GOOSE異常,試驗前,檢查各自愈裝置,無GOOSE接收異常。首端變電站發(fā)閉鎖自愈信號,或尾端變電站發(fā)閉鎖自愈信號,試驗前,檢查是否有閉鎖自愈開入。串供回路上任一配電房或變電站側的母線TV三相斷線告警,試驗前,檢查TV回路,保證各母線電壓有值。拓撲保護跳閘時,串供回路上間隔1、間隔2后備保護動作開入,試驗前,無動作開入。串供回路上任一配電房的自愈整定控制字、或功能硬壓板、或功能軟壓板任一個退出,試驗前,檢查壓板狀態(tài),保證自愈功能投入。
105開環(huán)狀態(tài)下充放電邏輯框圖如圖4所示。
圖4 105開環(huán)狀態(tài)下充放電邏輯框圖
通過上述檢查,首先滿足充電邏輯,同時還必須排除放電邏輯,在經過裝置的整定時間后,自愈充電燈點亮。
動作邏輯分析:分析B開關站自愈裝置的動作邏輯,當上游失電時,收到上游自愈啟動信號,本房母線三相無壓,本房間隔1無流,下游相鄰房母線最大線電壓有壓,自愈起動,經自愈合閘時間后合間隔2,即合105開關,如圖5所示。
圖5 105開環(huán)狀態(tài)下跳閘邏輯框圖
當下游失電時,收到下游自愈啟動信號,下游相鄰房母線三相無壓,本房母線最大線電壓有壓,自愈起動,經自愈合閘時間后合間隔2,即合105開關。因B開關站在本次的仿真建設中,不存在下游的自愈裝置,故無法收到下游的自愈啟動信號,且本身105開關在開環(huán)狀態(tài),故下游失電,對本自愈裝置無影響。
2.1.2 104開環(huán)
與圖3中105開環(huán)類似,當前運行狀態(tài)為105開關處于合閘位置,104開關處于分閘位置。
其充放電條件基本相同,不同點在這里列出。充電邏輯需滿足:本房間隔1開關在分位,即104開關分位。本房間隔2開關在合位,即105開關在合位。其余主干線開關都為合位。當前運行狀態(tài)滿足充電邏輯。對于放電邏輯:本房間隔1開關合位經200 ms,試驗前,確認104開關狀態(tài),保證開關在分位。上游相鄰房間隔2分位,試驗前,確認103開關在合位;其他放電條件基本相同或類似。
動作邏輯分析:同樣,以B開關站自愈裝置為例,當上游失電時,自愈充電完成后,收到上游自愈啟動信號,上游相鄰房母線三相無壓,本房母線最大線電壓有壓,自愈起動,經自愈合閘時間后合間隔1,即合104開關。下游失電情況,與105開環(huán)狀態(tài)下類似。
本次以105開環(huán)為主要測試運行方式,此處104開環(huán)不做詳細介紹。
因本混合仿真建設的雙環(huán)網中間僅有2座開關站,開關站兩側都連有變電站,因此在主干路徑上變電站對側開關投入此功能,其他開關不投入此功能。在本結構中,102開關及105開關投入無壓跳閘功能。在自愈充電時,開關之前為合位,有壓狀態(tài),轉變?yōu)闊o流、母線無壓,經無壓跳閘時間,本開關跳閘。
對于A開關站,母線最大線電壓低于無壓定值,間隔1最大相電流小于無流定值,且間隔1對側母線不滿足有壓同時滿足后經無壓跳閘時間動作。
對于B開關站,母線最大線電壓低于無壓定值,間隔2最大線電流小于無流定值,且間隔2對側母線不滿足有壓同時滿足后經無壓跳閘時間動作。
以105開環(huán)運行狀態(tài)模擬故障實驗,其中故障點如圖3所示。
各仿真間隔TA變比統(tǒng)一為600 A/1 A,TV變比為10 kV/100 V。電纜線路正序阻抗為0.15 Ω/km,正序感抗0.57 Ω/km,正序容抗忽略。自愈功能壓板及控制字投入。整定無壓跳閘時間5 s,自愈合閘時間0.1 s。
通過仿真系統(tǒng),模擬S1站失電。
動作情況分析:A開關站在失電后,本開關站母線最大線電壓低于無壓定值,間隔1最大相電流小于無流定值,在經過無壓跳閘時間(5 s)后,自愈裝置動作出口跳102開關。同時向下游發(fā)環(huán)進間隔分位,首端無壓跳開等信息,如圖6所示。B開關站,在接收到A開關站自愈裝置的啟動信號,按照其自愈邏輯,判定本開關站母線三相無壓,104間隔無流,自愈啟動,經自愈合閘時間(0.1 s)后合105開關,恢復正常供電,如圖7所示。
圖6 S1失電后 A開關站過程錄波
圖7 S1失電后 B開關站過程錄波
以上圖中的時間標尺為各自裝置的相對動作時間。從打印的動作報告絕對時間發(fā)現(xiàn),S1站失電時間是15:56:34.408,A開關站自愈裝置啟動的絕對動作時間為15:56:34.446,102開關變位時間是15:56:39.463,B開關站自愈裝置的合閘動作時間為15:56:39.595。根據(jù)前述邏輯分析,當S1站失電后,A開關站自愈無壓跳閘,經過5 s后,跳開102開關,同時A開關站自愈裝置向B開關站自愈裝置發(fā)送相關信息。B開關站在接收到動作信號后,0.1 s自愈裝置動作,合105開關。
通過仿真系統(tǒng)模擬F2點故障,設置AB開關站之間線路相間短路,故障持續(xù)時間2 s。
動作情況分析:F2點故障,故障兩側的差動保護裝置動作,分別跳開對應的開關,即差動跳開103和104開關。同時B開關站滿足了其自愈動作條件,B開關站自愈裝置將合閘105開關,如圖8所示。A開關站自愈裝置未滿足其動作條件,裝置未動作。B開關站自愈裝置,因滿足了其自愈合閘動作條件,故動作合閘105開關,如圖9所示。其動作行為與前述基本相同。
圖8 主干線故障 線路差動動作錄波
圖9 主干線故障 B開關站自愈裝置過程錄波
通過上述3個故障的模擬實現(xiàn),可以發(fā)現(xiàn)在雙環(huán)網架構中,配置的分布式配電保護自愈裝置,通過不同開關站之間的通信聯(lián)系,實現(xiàn)區(qū)域范圍內的故障隔離與自愈供電,自愈合閘時間根據(jù)整定的時間,可以在100 ms左右執(zhí)行合閘動作,從而實現(xiàn)非故障區(qū)段的快速恢復供電,提高整個供配電網的可靠性。
本文介紹了利用混合仿真模式建設的典型雙環(huán)型配電網自愈邏輯測試平臺及開展的故障測試,通過失電、開關偷跳、線路故障等試驗,驗證了配置在開關站內的自愈裝置動作的正確性。自愈裝置在單一故障引起的失電等情況下,可以快速的恢復供電,且動作時間較備自投設備要快很多。下階段,將利用該測試平臺,開展復合型故障的測試,同時疊加開關拒動等情況,還可以測試不同開環(huán)點下的不同自愈邏輯,以測試自愈裝置在復雜故障情況下的動作邏輯及動作行為,為配電網自愈邏輯的策略判定及自愈裝置的應用推廣提供試驗參考[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