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主持人:短期順周期走勢較強,算市場主線嗎?
袁月:相對強沒毛病,要算主線還需觀察。白酒、金融中外資主導大市值品種,游資炒作小市值、低價品種(地產產業(yè)鏈居多),二者相互不影響,如果外資不繼續(xù)大幅流入,大市值短期空間不大。如果是這樣的情況,相對活躍的小市值的持續(xù)性也未必能有多好,這都是相關聯(lián)的。換言之,現(xiàn)在對順周期能否成為市場主線有分歧,還需要更強的力度,除了這兩路資金,機構和大游資也一定要更積極的參與,還需要觀察盤面。
主持人:順周期有中期邏輯嗎?
袁月:順周期簡單說就是與經濟同步的方向,如消費、金融、化工、地產、石油、有色等,金融包括證券、保險、銀行等,地產產業(yè)鏈有地產、建材、家電、工程機械等。短期在調整后還會有反彈的機會,但預期不要過高,應對以技術和情緒為主。
中期邏輯要具備政策不斷支持、受益經濟復蘇和美聯(lián)儲降息等特點,消費、金融、有色中的部分細分都具備,但地產產業(yè)鏈不要預期過高。當然,非得要說順周期,可能A股這些方向從邏輯上說都不如港股更順。
決定港股走勢的除了國內,還有海外因素。內部看,經濟復蘇的趨勢不會改變,只是節(jié)奏,但方向是確定的。此前最壓制的因素是平臺經濟的相關政策,目前也肯定是轉向的。海外之前相對復雜,短期擾動少不了,但看中期呢?是不是相對清晰一些。加息結束到降息開始的過程就有機會存在。
估值上看,港股的核心估值肯定是低于A 股的,甚至可以說是嚴重低估的狀態(tài)。比如港股的核心資產互聯(lián)網公司,目前估值普遍不到20倍,很多公司估值只有10 倍,但A 股的核心資產中邏輯最好的白酒,很多都已經20~35 倍之間。當然,也有人會說,流動性不行,估值再低也沒用,這在某一階段上說是對的,也是實際發(fā)生的,但換個角度看,流動性會一直不好下去嗎?
短期還有一個點需要關注,進入8 月,后港股會陸續(xù)披露財報,其中互聯(lián)網、消費龍頭的結果關注度更高,這會決定資金的情緒。從半年報前瞻來看,互聯(lián)網龍頭公司,一些線下消費公司都會不錯,這不僅短期有助于改善市場風險偏好,也意味著國內經濟逐步恢復情況。
恒生科技屬性上可類比A 股的白酒,但實際是中國AI 的聚集地,這就是中期最硬的邏輯。之前說過,國內AI 的進展很大程度是由互聯(lián)網龍頭決定的,現(xiàn)在看這個趨勢沒有改變,A 股更多是尋找與之合作的炒作機會,接下來還要重點跟蹤。
說了這么多,短中預期只要能分清,可能就沒有那么糾結。雖然都在說港股是“糞坑”,但今年恒生科技指數(shù)漲幅強于眾多A 股指數(shù)。短期風險或者說不確定因素就是資金,尤其是流動性短期還會擾動港股走勢,這避免不了。在中期趨勢逐步明朗的背景下,在自身估值和漲幅都有修復空間的前提下,中長期確實要重視港股的機會。只是這些改變不了短期反復或者弱勢的情況,追高也是無解的。
主持人:最后說說盤面吧,該如何應對?
袁月:外資不積極的話,滬指空間不大,且量能也不會有效放大,這樣不利于板塊輪動,在不足萬億的情況下,還是蹺蹺板效應,順周期方向強,科技、新能源等會弱;如果量能縮下來,絕大多數(shù)板塊都會弱;反之,能到萬億之上,各個板塊輪動能相對好一些,這樣可以利用調整把握差價的機會。
目前“電風扇”行情不做資金強的方向,其他方向更多只有龍頭做T的機會,AI、存儲、數(shù)據類龍頭有這種機會,但也要看板塊和市場,低吸高拋,看個人能力。穩(wěn)健的繼續(xù)等信號做跟隨,短期信號是逐步放量、漲停家數(shù)明顯增多等。此外,政策力度也是近期一個重要因素。
在目前這種局面下,多數(shù)個股都是沒有方向的跟隨震蕩,這與邏輯沒啥關系,甚至短期技術也不太管用,更多考驗的是耐心?;蛘哒f,如果某只個股沒有出現(xiàn)放量且破位的大跌,就不用太在意,板塊調整它跟著調整,板塊有輪動反彈時它也跟著反彈,就說明自身沒有大問題,當然,如果調整幅度相對小,反彈時相對強,這樣的一旦放量或者板塊的風來了,也會走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