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
我們的生命如何才能有意義?
假如生命是一個甜筒,而你就是那個筒底,而圓筒的半徑就是你生命的半徑。如果你能先讓自己過得不錯,慢慢地可以擴展到你的家人、你的團隊,甚至更大的生命半徑——你可以為你的國家、為世界做些什么。如果你慢慢地開始這么做,你會覺得內(nèi)心踏實,甜甜蜜蜜。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的外壁很大,但是底部是空的!他們不像甜筒,卻像一個漏斗。隨著能力的增強,他們的外壁越來越高,他們需要承擔的東西越來越多,卻沒有收獲內(nèi)心的快樂。
這是因為他們底部的那個洞,他們沒有照顧好自己,所以不管你倒入多少幸福、成功,這些東西都會從那個洞漏走。這種人就是“漏斗人”。
一個人如果成了“漏斗人”,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責任、壓力,卻很少收獲內(nèi)心的喜悅。他們一邊給予,一邊對對方的回報耿耿于懷,因為他們也需要愛??!
但是愛不是給出去的,而是溢出來的。只有充滿自己的心靈,仍溢出來的,才是愛。
如果你是“漏斗人”,讓身邊的人快樂的同時,也讓自己快樂起來吧!
(林冬冬摘自《拆掉思維里的墻》北京婦女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