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瀚
六月末,本是暑氣漸起之時,但上海連日陰雨天令升起的絲絲熱氣頃刻云散。上午10點整,楊冪準時抵達攝影棚,腳步飛快,似一陣干練的風,如她的人。進入化妝間,不等旁人提醒,她便熟練地換上拖鞋,與發(fā)型師溝通如何調(diào)整一朵濃積云似的假發(fā),還能插空和美甲師提出需求。等一旁化妝師打開工具盒,她已轉(zhuǎn)頭招呼記者,“好了,開始采訪吧!”原本空曠闃然的攝影棚,以她為中心,“忙碌”逐漸向四周輻射。這一切掌控在她的節(jié)奏中,快慢有數(shù),以一馭萬。
話題從一個假設開始:如果你可以擁有一種超能力,希望是什么?
表面上,這個問題和能力有關,事實上卻指向人類難以企及的怪力—人們只有在愿望強烈卻無法達成的時候,才會幻想擁有超能力。楊冪的回答乍一聽不可思議,細想?yún)s是十足的“她”。
“希望我能夠有24小時工作的超能力?!?/p>
話音落下,身后的工作人員齊齊嚇退一步。捕捉到今天楊冪的第一次大笑。她補充:“就我一個人24小時工作也不行,我的團隊必須分享這個能力?!钡降资鞘裁葱拍?,讓楊冪愿意用剩下的自由時間整日工作?
“不是卷,我也沒想過要卷,只是覺得拿到人生體驗卡不容易,我想留點東西下來,很簡單的想法?!睏顑缯f,自己也享受收工后的放松時刻,在獨處時享受普通人的生活,即便只有30分鐘不用與人說話、不用面對鏡頭,也彌足珍貴。但那些,只是工作的時序之中,偶有的短暫停歇,她不會想要離開工作的“時序交替”,整日沉浸在這些消遣之中?!澳銊e說,我也試過養(yǎng)養(yǎng)花,種種草,但養(yǎng)花種草那種不適合我,沒必要硬是趕慢生活潮流,我還是喜歡被工作填滿的生活?!?/p>
楊冪的工作效率,在圈內(nèi)宛如一個傳奇,有口皆碑。即便是工作現(xiàn)場因種種原因有所拖延,她總可以找出高效的出口,團隊專業(yè)配合,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盡可能準時收工?!捌鋵嵰矝]什么秘訣,我覺得大家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前提是你很明確知道自己的目的,知道現(xiàn)在要干嗎。清楚了之后,不該說的別說,不該浪費的時間別浪費,這是專業(yè)、應該有的素質(zhì)?!?p>
電影導演路陽更精確地描述出楊冪在工作中這種強烈的目標感,“每次和她合作,都特別清楚地看到她內(nèi)心的執(zhí)著,以及演戲這件事在她心里分量有多重。我看到楊冪在創(chuàng)作中非常享受以及開心的樣子,更加確信這一點。” 路陽曾在2016年《繡春刀》和2018年《刺殺小說家》前后兩次和楊冪合作,感受到她對演戲的那種渴求。另一個有類似評價的導演是丁晟,楊冪去年拍了丁晟的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導演用“前所未有”形容她的表演狀態(tài),在戲里面,楊冪飾演兩個有性格對立面的角色,一個隱忍沉默,一個嬉笑怒罵。
“說兩個角色不太準確,其實是三個,三個階段從外形到性格差異都很大。太早了,我不能說太多?!币驗椴槐阃嘎峨娪皟?nèi)容,楊冪的臉上浮現(xiàn)起一種把好玩具藏起來的孩子的神情,又興奮又不甘心。當初選這個本子,她是抱著去學習的心態(tài),想嘗試在角色上更多創(chuàng)作的自由度。拍攝過程中,楊冪感覺最興奮的事情就是和導演在現(xiàn)場“battle”,兩個人對角色理解和表達有各自的想法時,就在現(xiàn)場聊,去辯論,去說服對方,“導演丁晟是個很堅持的人,但他思想很開放,他非常歡迎我們?nèi)ジ癰attle”,看誰有本事說服他。那真是一件非常有挑戰(zhàn)的事?!?/p>
楊冪聊起自己在表演心態(tài)上的變化,這是最近兩年在拍攝《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和《哈爾濱1944》過程中,慢慢清晰起來的。
“說實話,我對自己有過質(zhì)疑。在電視劇最熱的時候,別人最認可我的時候,我對自己是有質(zhì)疑的。”過去20年一直是國產(chǎn)劇的高速運轉(zhuǎn)期,早年去橫店,可以看到四五十個劇組同時開機。演員就像劇組上的一個齒輪,不得不跟著節(jié)奏旋轉(zhuǎn),沒有時間沉淀。楊冪從高中開始拍戲,一直處于這種高轉(zhuǎn)速中,“我以前的工作狀態(tài)是,努力吃透劇本,了解劇情,盡量按照大家的想象去完成。就養(yǎng)成了一些表演的慣性思維,角色在那里,卻用固定慣性思維去處理。我現(xiàn)在覺得這樣是遠遠不夠的;我也發(fā)現(xiàn),這樣下去不行,需要改變?!?/p>
有了年紀和閱歷,楊冪逐漸明白自己過去困惑的原因和背后種種無奈。她主動選擇去改變,打碎過去的自己,重新學習,重新組合。這種改變首先體現(xiàn)在劇本選擇上,楊冪說,現(xiàn)在的自己不能只考慮觀眾口味,或者其他人對她的想象,而是更多向內(nèi)心提問,需不需要這個劇本,能不能從角色身上學到更多東西。
“到了今年,想法上比以前有更多的責任感。責任感是對自己的,拍好的作品,然后對自己負責。
選擇上的自由度,和環(huán)境改變不無關系。今年5月8日,楊冪更換微博頭像,敲下“共有從前,各有未來”八個字,正式宣布離開合作10年的老東家,決定重新出發(fā)。這一場好聚好散的離別是必然,就像是每個人成長道路必會遇到的十字路口,并無對錯,只是選擇不同,有時繞道而行卻能收獲另一片風景?!斑@其實是個漫長的過程,大家看到的只是其中一個節(jié)點。我當時很忙,就沒太在意這個節(jié)點,有時候越是重大的事情,反而不需要什么儀式感來強調(diào)。”
楊冪和《哈爾濱1944》的導演張黎談過這件事,張黎說,人生就是不斷解脫枷鎖的過程。他送給楊冪一句話“劍麻壓在石頭底”,劍麻是有韌性的植物,有一種人看不見的力量,哪怕被石頭壓住,只要一點水和一點空氣,它還是可以穿過石頭,長成本來的樣子。
“關雪這個角色的出現(xiàn),對這個時間的我,可以說是一種救贖,一種釋放。在劇組里,我每天都在享受一個學習的過程。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過那種,一個鏡頭拍十幾遍,導演一直讓你去試、去打磨的經(jīng)歷了?!?/p>
張黎導演是一個能把人物內(nèi)心拍到極致的導演,他關注復雜的人際關系,會讓角色置身于不同的時間、空間和狀態(tài)中,挖掘他們不同的面貌。在張黎的攝影機鏡頭前,人與人之間,永遠充滿張力,《走向共和》《 大明王朝1566》《 人間正道是滄?!愤@些劇中,角色總是被劍拔弩張的緊張、同舟共濟的默契、成功的狂歡和隨即而來的背叛來回拉扯,內(nèi)心一刻不得安生。演員進張黎的戲,得要洞悉角色的深層心理,做出合乎邏輯的外在行為。
“我現(xiàn)階段在學習的,就是演出人和人之間的邏輯關系。關雪她在特務科工作,是那種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的人,她做錯一件事說錯一句話,底下的人就想殺她,上面人也想殺她。所以,演這個人,不是講出臺詞就行,你得理解短短幾行字背后的人生閱歷、社會關系還有人物關系。一樣的話,字面意思可能是懟你,但其實我在跟你撒嬌,就比較類似這種,你得表現(xiàn)出臺詞下面的意思,這些是成人世界才有的東西。我和導演比較多討論的,都是這類內(nèi)容?!?/p>
編劇王小槍對劇本也極嚴謹,他的劇本,演員不可以隨意更改臺詞。在《哈爾濱1944》組,每個人都必須按照劇本講詞,諜戰(zhàn)劇之所以是諜戰(zhàn)劇,是因為臺詞傳達了很大的信息量和暗示,一個暗示和另一個暗示之間,還可能產(chǎn)生矛盾,每句話每個詞都經(jīng)過仔細推敲,不允許隨意改動。為此,楊冪特地帶表演老師一起進組,晚上兩個人就對著劇本砸詞,梳理人物。“我就是督促自己,必須把詞砸瓷實了去現(xiàn)場。這樣,到了現(xiàn)場我不用拿劇本,可以和導演進一步去揣摩人物的情感和意圖?!?/p>
拍這部戲,經(jīng)常讓楊冪想起十多年前拍《紅樓夢》的時候,“一些場景,還有導演的對話,都很像?!闭麄€組為戲而生,除了演戲, 誰也不談別的,導演可以為了一束光、一個情緒不計時間地等待。但說到底,更為相似的,是復燃在楊冪內(nèi)心、對于演戲最單純的欲望。歷經(jīng)十數(shù)年滄桑,楊冪站在對面的河岸上回望自己最初的樣子,真心還在:
“入行20年里,我也有過不一樣的心思,也做過不想做的事情。但現(xiàn)在回來了,現(xiàn)在的我很單純,一點不復雜,就是認真在做喜歡做的事。跟喜歡的導演合作,去共同創(chuàng)作角色,這件事本身是相當純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