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旸,杜方圓,趙 春,王瀚琪,李 芳
(運城學院,山西 運城 044000)
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導致了諸多的環(huán)境問題,其中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排出的有機廢水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處理,會嚴重污染環(huán)境,并給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目前,去除水中有機染料的方法主要有生化法[1]、混凝法[2]、電解法[3]、光催化氧化法[4]、膜分離法[5]等。其中,光催化氧化法具有環(huán)保無毒、處理徹底、工藝簡單等優(yōu)點,備受研究者的關(guān)注。在眾多光催化劑中,TiO2具有光催化性能好、化學穩(wěn)定性好、無毒、價廉易得等特點。但TiO2的禁帶寬度(3.2eV) 較大,對可見光的利用率低,僅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降解水產(chǎn)氫,因而極大限制了其廣泛應用[6]。因此,需要研究新的光催化材料,提高對可見光的利用率。
研究發(fā)現(xiàn),g-C3N4是一種類石墨結(jié)構(gòu),它的禁帶寬度小(2.7eV),具有不含金屬、成本低廉、比表面積大、結(jié)構(gòu)穩(wěn)定、耐酸耐堿、二維納米片結(jié)構(gòu)等許多優(yōu)點,因此在可見光下具有較高的光催化活性。但g-C3N4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光生載流子的壽命短,易復合,導致量子效率較低[7],這一缺點限制了g-C3N4的應用。CuO 被認為是能夠拓展半導體材料的可見光吸收范圍,同時抑制光生電子-空穴復合的合適材料。CuO 無毒無害,且對可見光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但價帶電勢過低導致其還原能力較弱。與CuO 相比,g-C3N4的導帶位置更高,因此具有更強的還原能力,但高的導帶位置也使得空穴的氧化性比CuO 弱一些,導致其氧化水分子產(chǎn)生羥基自由基(-OH)的能力也相對較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反應物的過度氧化。制備納米結(jié)構(gòu)或多孔結(jié)構(gòu)的g-C3N4,并與CuO 形成復合材料,可以有效抑制單一g-C3N4在可見光區(qū)域光生電子和空穴的復合,提高其光催化活性[8]。
g-C3N4主要由碳元素和氮元素構(gòu)成,通??梢酝ㄟ^高溫煅燒富含碳和氮元素的前驅(qū)體(尿素、三聚氰胺、硫脲、氰胺和雙氰胺[9-13])制備得到。本實驗以三聚氰胺和硝酸銅為原料,采用一步熱聚合法制備了g-C3N4/CuO 復合材料,以甲基橙為目標有機污染物,考察了材料在可見光條件下的光催化性能。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討論了CuO 對材料結(jié)構(gòu)及光催化性能的影響。
稱取10g 的三聚氰胺3 份,每份中分別加入0.383g、0.766g、1.149g 的Cu(NO3)2·3H2O,放入瑪瑙研缽中研磨1h 至混合均勻,確保最終產(chǎn)物中g(shù)-C3N4與CuO 的摩爾比分別為1∶0.02、1∶0.04、1∶0.06。將研磨好的粉末放入氧化鋁坩堝中,加上蓋子并置于馬弗爐內(nèi),加熱至550℃,保溫4h,待樣品自然冷卻后取出并再次研磨,得到所需的粉末材料,分別標記為CNC-2、CNC-4、CNC-6。采用相同的工藝方法制備純相的g-C3N4,作為對比實驗樣品。
采用Y-2000 型X 射線衍射儀對樣品粉體的物相組成進行分析研究。樣品的FT-IR 光譜采用TENSOR 27 型傅里葉紅外光譜儀(Bruker)進行測定,波數(shù)范圍為400cm-1~4000cm-1。采用S-4800 型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Hitachi)對樣品粉體的微觀形貌及顆粒尺寸進行分析研究。樣品的紫外可見漫反射吸收光譜(DRS)采用Cary 5000 型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Agilent)進行測定。
光催化降解過程在BA-GHX1 型光化學反應儀中進行,選擇500W 的氙燈作為光源。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分別稱取3 份粉體各0.01g,分散于體積為20mL、濃度為20mg·L-1的甲基橙溶液中。光照前先在暗室條件下攪拌30min,達到吸附平衡后,再進行光照實驗。光照過程中,每隔30min 取反應液2mL,離心分離后取上清液進行分析。連續(xù)光照3h后,得到光催化測試結(jié)果。在最大吸收波長464nm處測試取樣溶液的吸光度,計算甲基橙的降解率。
利用XRD 對制備的樣品進行物相組成分析,結(jié)果見圖1。圖1 中的曲線,分別為純相的CuO、g-C3N4、樣品CNC-2、CNC-4、CNC-63 的X 射線衍射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出,樣品CNC-2、CNC-4、CNC-6 具有相似的衍射峰結(jié)構(gòu),其中27.4°是g-C3N4的特征峰,對應(002)晶面,與標準卡片(JCPDS card No.87-1526)中的特征峰吻合[14]。在30°~40°以及60°~70°之間,主要是CuO 的特征峰,與標準卡片((JCPDS card No.80-1268)中顯示的峰位一致,說明粉末是由2 種物質(zhì)構(gòu)成的復合材料,制備過程中Cu2+并未進入g-C3N4的晶格。隨著樣品中CuO 的含量增加,g-C3N4的衍射峰強度有逐漸減小的趨勢,而CuO 的衍射峰強度則不斷增強。在衍射曲線中并未出現(xiàn)其他物質(zhì)的衍射峰,說明所制備的粉末純度較高。
圖1 不同樣品的XRD 圖Fig.1 XRD patterns of different samples
利用Jade 軟件對不同樣品的X 射線衍射結(jié)果進行分析,表1 給出了不同樣品的晶胞參數(shù)值。從表1 可以看出,相較于純相的g-C3N4,加入CuO 后,材料的晶胞體積有所減小,且隨著CuO 的加入量增加,晶胞體積不斷減小,說明CuO 的加入可以抑制g-C3N4晶粒的生長,起到細化晶粒的作用。
表1 不同樣品的晶胞參數(shù)Table 1 Crystal cell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samples
利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吸收光譜對3 組樣品進行掃描,結(jié)果見圖2。位于1248cm-1、1340cm-1和1678cm-1的峰,分別對應g-C3N4中C-N、C-N-C 和C-N 的伸縮振動峰;810cm-1的峰是g-C3N4中三嗪單元N-C=N 雜環(huán)的伸縮振動峰[15];530cm-1附近,是CuO 中Cu-O 的伸縮振動峰[16]。紅外光譜結(jié)果進一步說明,制備的復合材料由g-C3N4和CuO 構(gòu)成,這一結(jié)果與XRD 結(jié)果一致。
圖2 不同樣品的FT-IR 光譜Fig.2 FT-IR spectra of different samples
圖3 是3 組g-C3N4/CuO 樣品的掃描電鏡照片。從圖中可以看出,片狀的g-C3N4表面覆蓋有顆粒狀的CuO,表明二者形成了穩(wěn)定的復合粉體,這樣可以提高復合材料對太陽光的利用效率。此外,由于CuO 顆粒的粒度過?。s為30~50nm),顆粒之間的吸附作用較強,導致部分顆粒出現(xiàn)較明顯的團聚現(xiàn)象。隨著CuO 的含量增加,樣品表面的CuO 覆蓋程度也隨之提高。
圖3 不同樣品的SEM 圖Fig.3 SEM images of different samples
圖4 為純相g-C3N4和不同摻雜比例的g-C3N4/CuO材料的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從圖中可以看出,純相g-C3N4的吸收波長邊界約為490nm,復合粉體的吸收波長邊界,則隨CuO 含量的增加依次增大,分別為515nm、525nm、550nm。相比純相g-C3N4的吸收邊界,3 組復合材料的吸收波長邊界均出現(xiàn)明顯的紅移現(xiàn)象,說明加入CuO 可提高復合材料的吸收邊界,擴大對可見光的吸收范圍。純相g-C3N4在紫外光區(qū)域的吸收強度相對較弱,加入CuO 后,材料在紫外光區(qū)域的吸收強度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在可見光區(qū)域,復合材料的光吸收強度也高于純相g-C3N4,說明加入CuO 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對紫外-可見光的吸收效率。
圖4 不同樣品的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Fig. 4 UV-Vis DRS of different samples
利用截線法做吸收光曲線的切線,并延長至橫坐標軸,得到吸收波長閾值,代入半導體帶隙寬度的計算公式[式(1)],可以計算出純相樣品和復合樣品的禁帶寬度。
式中,Eg為材料的禁帶寬度,λ為吸收波長的閾值。
將不同樣品的吸收波長邊界帶入式(1),計算出各樣品的禁帶寬度值分別為2.53eV、2.41eV、2.36eV、2.26eV。從計算結(jié)果可以看出,加入CuO 后,復合材料的禁帶寬度有所減小,并隨著摻雜量的增加,復合材料的禁帶寬度不斷減小。說明在光照過程中,復合材料價帶上的電子吸收光子后更容易躍遷到導帶上,從而形成更多的電子和空穴對,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以甲基橙為模擬污染物,對不同樣品的光催化性能進行了測試。光照前,先在暗室下將催化劑和甲基橙溶液攪拌30min,使兩者達到吸附平衡。經(jīng)過30min 光催化降解后,溶液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見圖5。可以看出,各條曲線在464nm 處有一個明顯的吸收峰[17],說明經(jīng)過30min 的光催化分解后,溶液中的甲基橙未被完全降解。但各曲線的吸收強度有所不同,未加入CuO 的純相g-C3N4,吸收強度最高,說明溶液中的甲基橙濃度最大,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差;采用3 組不同的g-C3N4/CuO 復合材料作為催化劑的溶液中,吸收光譜在464nm 處的吸收峰強度明顯下降,說明3 組復合材料都有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其中樣品CNC-4 的光催化效果最佳。
圖5 各樣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30min 后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Fig. 5 Absorption spectra of different samples o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after 30 mins
不同的催化劑在光照3h 后,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情況見圖6。從圖6 可以看出,經(jīng)過3h 光催化降解后,純相g-C3N4的降解率僅為31.65%,加入CuO的3 組g-C3N4/CuO 復合催化劑,其降解率分別達到了50.75%、60.82%、53.12%,可見g-C3N4/CuO 復合催化劑的效果要明顯好于純相g-C3N4,其中樣品CNC-4 表現(xiàn)出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結(jié)合圖4和圖5,對3 組g-C3N4/CuO 復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進行分析。CuO 含量較低時,復合材料的禁帶寬度相對較大,產(chǎn)生的光生電子-空穴對的數(shù)量較少,光催化效果未達到最大值;CuO 含量過高時,由于禁帶寬度最小,在光照條件下雖然產(chǎn)生了較多的光生電子-空穴對,但兩者的復合概率也隨之增加,實際用于降解甲基橙的光生電子-空穴數(shù)量不足,導致光催化效果降低。CNC-4 樣品表現(xiàn)出最佳光催化效果的原因,可能是CuO 的加入提高了材料對可見光的吸收范圍,同時也提高了對紫外光及可見光的利用率,同時g-C3N4與CuO 之間形成了異質(zhì)結(jié)結(jié)構(gòu),使材料的禁帶寬度處于較適合的狀態(tài),既可以在光照條件下激發(fā)較多的電子-空穴對,又可以有效抑制光照過程中產(chǎn)生的光生電子-空穴出現(xiàn)再次復合。
圖6 不同樣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曲線Fig. 6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patterns of different samples o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通常情況下,光催化降解反應遵循一級反應動力學模型。在間歇式反應器中,動力學方程為:
其中,C為任意t時刻的甲基橙濃度,C0為初始時刻的甲基橙濃度。如果ln(C/C0)與時間t的線性方程成立,由直線的斜率可得到速率常數(shù)k[18],以此表示樣品的光催化效果。由朗伯-比爾定律可知,甲基橙溶液的濃度與其吸光度成正比。為了更直觀地比較各組樣品的光催化性能,計算了各樣品的光催化降解速率,結(jié)果見圖7。純相g-C3N4的降解速率為0.269min-1,加入CuO 的3 組樣品,其降解速率分別為0.394 min-1、0.574 min-1、0.431 min-1。結(jié)果表明,添加CuO 后,復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有明顯提高,其中CNC-4 的降解速率最大,是純相樣品的2.13 倍。這一結(jié)果再次證明,CuO 含量為4%時,g-C3N4/CuO 復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該材料具備適合的禁帶寬度,在紫外-可見光的照射下,可以產(chǎn)生較多的光生電子-空穴且復合幾率低,能夠快速有效地催化降解有機染料。
圖7 各樣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過程的一階動力學曲線Fig. 7 First-order kinetic curve of of different samples o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本文采用一步熱聚合法,制備了不同CuO 含量的g-C3N4/CuO 復合材料,并對材料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性能進行了測試。結(jié)果表明,g-C3N4/CuO復合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當CuO 含量為4%時,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經(jīng)3h 光照后,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達到60.82%。此復合材料具備合適的禁帶寬度,最大吸光邊界出現(xiàn)明顯的紅移,由此提高了對可見光的吸收效率,并可在光照條件下產(chǎn)生較多的光生電子-空穴對。此外,合適的能帶結(jié)構(gòu)可以阻止光照產(chǎn)生的電子-空穴對發(fā)生再次復合,提高了電子-空穴對的利用率,因此g-C3N4/CuO 復合材料具備優(yōu)異的光催化降解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