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開好
發(fā)現(xiàn)問題:
一天傍晚,我看見我的鄰居叫她的孩子幫忙收晾曬的稻谷??墒撬暮⒆泳褪遣宦?,總是在一旁玩耍。我的鄰居很生氣地責罵了他,他反而更調皮了,就是不幫助他的媽媽干活。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小,而是與他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有關。我的鄰居每天早出晚歸,勤奮地操持家務,而他們的孩子卻一點都不會體諒,總是偷懶、貪玩,學習成績也一直不好。每到周末,都要我的鄰居責罵他們干活才干活,不責罵就不干。顯然這個孩子沒有意識到家務勞動有鍛煉和發(fā)展身體素質、促進認知能力發(fā)展、培養(yǎng)責任感、增強獨立生活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研究問題:
從學生出發(fā),我嘗試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家庭勞動的意識。在節(jié)假日期間我鼓勵學生與父母進行親子活動,同看與“勞動”主題相關的電影,如《焦裕祿》《鐵人》等;組織學生收集正確便捷歸納物品的方法,讓學生回家向父母請教學習;制定家庭勞動小作業(yè),如整理自己的衣物、臥室、書桌和客廳,或是清洗自己的書包、寫作等,并拍攝整理前后的照片進行對比,讓學生從勞動中收獲滿滿的成就感,從家庭勞動中體會到幸福;在過年期間,讓學生為家人做一餐美食,早、中、晚餐任選其一,從安排食譜,選購食材,動手制作開始,并及時記錄勞動的過程。
從家長角度出發(fā),我鼓勵、指導家長們?yōu)楹⒆诱J真設計參與家庭勞動的層次,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逐層開展,注意他們勞動的細節(jié),讓他們充分感受勞動所帶給他們的幸福和成就感。同時引導家長不斷明確、豐富家庭勞動的內涵,在勞動中不僅僅注重形式,更要關注孩子勞動觀念和態(tài)度的形成,注重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我也會讓學生家長努力創(chuàng)設家庭集體勞動的機會,家長的參與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孩子的主動性,可以考慮將勞動地點拓展到社區(qū)等公共場所,讓勞動更有意義。
總結應用:
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我總結出了五條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家庭勞動意識的有效策略:
從意識層面重視勞動教育。明代大儒王艮曾說:“樂是樂此學,學是學此樂。不樂不是學,不學不是樂?!睂W習如此,掌握一項勞動技能也是如此。與孩子聊勞動,不能總是以“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勞動的苦,或“從今天開始,你必須做什么”來命令,如果從一開始就讓孩子視勞動為畏途,那就脫離了勞動教育的初衷。相反,孩子在有意思的勞動中不斷挑戰(zhàn)自己,取得新的突破,培養(yǎng)新的技能,才會深刻體會勞動的意義,自覺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
從行動層面,父母要做好榜樣,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行動創(chuàng)設一個整潔的家庭環(huán)境。多鼓勵和支持孩子積極參與到家庭勞動中,在勞動前要有具體的任務布置和耐心指導,勞動后要有比較具體客觀的評價和適當?shù)奈镔|獎勵。這樣才能讓學生和家長做出勞動,踐行勞動,收獲成果,一起去慶祝,一起去享受勞動的過程與果實。
將勞動教育“碎片化”。勞動教育掰開了揉碎了,讓孩子隨時隨處感知,隨時隨處體會,隨時隨處體驗。
將勞動安排層次化,設計勞動的通關等級,制定孩子力所能及的勞動計劃,讓孩子一步步踐行,一步步改善,一步步創(chuàng)造,一步步成長。在勞動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要多互動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勞動感受,和孩子一起解決勞動中遇到的困難,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長。
將勞動內化于學生心中,變成一種習慣,通過打卡進行,及時反饋,設定獎懲機制,這樣長期堅持,家庭成員形成合力,父母、孩子都有事可做,利于強化孩子的勞動意識和責任感,讓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