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設計理念】
統(tǒng)編語文教材八(上)第二單元的寫作訓練點為“學寫傳記”?!皩懽髦笇А辈糠种赋觯簩W寫傳記,可以從寫小傳入手?!皩懽髦笇А敝羞€提供了老舍小傳《著者略歷》以及對此小傳的評價?!皩懽鲗嵺`”部分三道題目分別是為自己、家人、同學寫一則小傳。因此,筆者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定為“學寫小傳”。調(diào)查顯示,學生對“傳記”這種文體比較陌生,平時閱讀不多,且沒有寫過傳記。基于以上學情,筆者設計了“為了讓新接班的老師們更好地成為你們的良師益友,班級微信公眾號推出了《為你寫傳》專欄,請同學們仿照課本中的老舍小傳《著者略歷》,為自己寫一則200字左右的小傳”的情境。課堂上,筆者通過“鑒賞老舍小傳《著者略歷》”為學生搭建“為自己作傳”的支架,降低寫作難度,提高寫作教學實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課堂實錄】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新學期,新氣象,新起點。你們班哪些任課老師調(diào)換了???
生(七嘴八舌):語文、英語……
師:最近,我有個大大的苦惱,是什么呢?(停頓一下)作為新接手你們班的老師,我不太了解你們。我想,新接手你們班的其他任課老師肯定也有這樣的困惑。為了讓新接班的老師們更好地成為你們的良師益友,班級微信公眾號推出了《為你寫傳》專欄,請同學們仿照課本中的老舍小傳《著者略歷》,為自己寫一則200字左右的小傳。這也就是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屏顯學習任務。)
二、任務一:鑒賞小傳
師:請同學們齊讀《著者略歷》。
(屏顯《著者略歷》原文,生聲情并茂地朗讀。)
師:同學們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你從這則小傳中獲知了老舍的哪些信息?
生:老舍的年齡、相貌特點、出生地、家庭情況、性格特點。
師:他的性格特點是什么?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博大家一笑”可見他很謙虛,“往往吃虧,亦不后悔”可見他的大度。
師:“往往吃虧,亦不后悔”也呼應了他的字“舍予”。其他小組有沒有補充?
生:這則小傳介紹了他的工作和行事風格。
師:請展開說說。
生:他27歲發(fā)憤著書,是個作家;“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可見其非常樂觀。
(師在課件上圈點勾畫。)
生:交代了他的愛好——養(yǎng)花。
生:交代了他孝愛老母的品質(zhì)。
師:“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恩和孝順之情。引用“布爾喬亞之仁”,語言幽默。還有其他補充嗎?
(生沉默。)
師:好的,老師把大家的答案概括一下:這篇小傳介紹了老舍很多基本情況,包括他的姓名、字、年齡、外貌、籍貫、身世等。
(師板書:基本情況。)
師:介紹傳主的基本情況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全面地知道傳主的情況。
(師板書:全面。)
師:剛才很多同學說到,小傳中介紹了老舍的諸多品格,如孝愛父母、做事認真、吃虧也不后悔、謙虛……
(師一邊總結,一邊在課件上圈畫;生安靜專注地看課件。)
師:老舍對自己的評價是否客觀?
(師板書:自我評價。)
(生沉默。)
師:因為我們不太了解老舍,所以不知道他的自我評價是否客觀。我們看看老舍的朋友和兒子對他的評價。我請兩名同學讀一下。
屏顯:
舍予是盡了他的責任的,要他賣力的時候他賣力,要他挺身而出的時候他挺身而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時候他委曲求全……特別是為了公共的目的而委屈自己的那一種努力,就我目接過的若干事實說,只有暗暗嘆服包在謙和的言行里面的他底舍己的胸懷。
——胡風(詩人、翻譯家)
生活中的父親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不說話,在悶著頭構思寫作。很嚴肅、很封閉。但是只要有人來,一聽見朋友的聲音,他馬上很活躍了,平易近人,熱情周到,很談得來。仔細想來,父親也矛盾。因為他對生活、對寫作極認真勤奮;另一方面,他又特別有情趣,愛生活。
——舒乙(老舍之子)
(兩名學生朗讀。)
師:朋友胡風對他的評價是什么?
生:盡責任、賣力、挺身而出、委曲求全、謙和、舍己。
(師在課件上圈畫關鍵詞。)
師:在兒子心目中,父親又是什么樣的?我們也來圈關鍵詞。
生:矛盾、熱情周到、認真勤奮、有情趣、愛生活。
師:“矛盾”,因為他原本是嚴肅、封閉的性格,但對朋友熱情周到,可見他的謙和和舍己的性格特點。所以,同學們現(xiàn)在覺得老舍的自我評價是什么樣的?
生:是很客觀的。
師:是的,他眼中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他是吻合的。
(師板書:客觀。)
師:同學們繼續(xù)看《著者略歷》。老師圈畫了幾個關鍵詞——“三歲”“志學之年”“及壯”“二十七歲”“三十四歲”。從這幾個關鍵詞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他按照時間順序來寫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
師:有什么好處?
生:條理清晰。
(師板書:人生經(jīng)歷——清晰。)
師:老師搜集整理了老舍前40年的人生經(jīng)歷,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同時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選取這幾件事。
屏顯:
老舍前40年的人生經(jīng)歷
1899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小羊圈兒胡同的貧民家庭。
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xiàn)北京三中),數(shù)月后因經(jīng)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范學校。
1918年畢業(yè)后,做了方家胡同市立小學校長。
1921年,在《海外新聲》上發(fā)表白話文小小說《她的失敗》,署名“舍予”。
1924年夏,赴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華語教員,并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
1926年,發(fā)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
1929年,取道新加坡回國。
1931年,與胡絜青女士結婚,同年發(fā)表兒童文學作品《小坡的生日》。
1932年,創(chuàng)作《貓城記》,并在《現(xiàn)代》雜志上連載。
1930—1936年,先后在山東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這是他第一個創(chuàng)作高產(chǎn)和豐收時期。
生:因為這幾件事讓老舍印象深刻,在他的人生中有著重要意義。
生:這些典型事件能體現(xiàn)人物特點。
(師板書:典型。)
師:老師也給老舍寫了一則小傳,想請大家點評一下。
屏顯: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鴻來等。滿族正紅旗人。因為老舍生于立春日,所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后,他自己更名為“舒舍予”,有“舍棄自我”即“忘我”的意思。14歲時考入京師第三中學,后因經(jīng)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北京師范學校。畢業(yè)后,曾任小學校長、中學教員、大學教授。27歲時在《小說月報》上連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他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等。
師:請同學們暢所欲言,不要有所顧忌。
生:我認為老舍的好。他的小傳中有主要事件,且人物形象鮮明。老師寫的像簡歷。
生:我覺得老舍的好。因為老舍經(jīng)歷過這些事,有自己的情感,細節(jié)也處理得好。老師的有些枯燥。
生:我覺得老舍的好。他的語言生動有趣,還有文言味道。
師: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明白了小傳不能寫成“秒懂百科”,記述事件時,要具體生動地表現(xiàn)傳主言行,讓人物鮮活起來。
(師板書:人物言行具體生動。)
三、任務二:試寫小傳
師:同學們,通過對《著者略歷》的探究,我們初步掌握了撰寫小傳的一些方法。下面,就讓我們運用所學方法,為自己寫一則200字左右的小傳。
(生安靜投入地寫作。師巡視指導。時長約12分鐘。)
師:因為時間關系,部分同學還沒有撰寫完畢,沒有關系,大體寫好就行。下面,我們進行小組互評。
四、任務三:互評小傳
師: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小組內(nèi)成員對照評分標準互評打分,然后每組推薦一則小傳進行展示,同時推薦一名同學點評這則小傳。我先請一名同學讀一讀“評分標準”。
(屏顯“評分標準”。)
生:材料真實20分,事件典型20分,條理清晰20分,評價客觀20分,言行具體生動20分。
師:下面,請同學們進行小組互評。
(生熱烈討論,互評,修改,評分,課堂氣氛活躍。師巡視指導。)
師:現(xiàn)在,請小組推薦展示優(yōu)秀作品并點評。
生:我們小組推薦的是陶××同學的小傳。我先來朗讀一遍。
(該生聲音響亮且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面帶微笑傾聽。)
屏顯:
陶××,現(xiàn)年14歲,江蘇鹽城人。自幼即喜愛讀書,每每看書整日,忘記吃飯,及肚子抗議,才恍然大悟。又喜各種小動物,除了貓狗,小雞、小鴨、小烏龜也不是不可。家中常似一大型動物園,“珍禽異獸”應有盡有,只是氣味難聞,常遭家人責罵,亦不忍棄,只能自己每天打掃了事。家中人丁興旺,除父母外,還有一小妹,現(xiàn)年5歲。小妹外表可愛,平日文靜可喜,發(fā)怒則天崩地裂,家中除本人外,無可制服者。
師:請你代表你們小組對這則小傳作一個點評。
生:陶同學的這篇小傳介紹了自己的年齡、籍貫、家庭情況和愛好興趣,讓我們對他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他重點介紹了自己愛讀書、愛小動物的特點,事件典型,人物形象鮮明。小傳語言詼諧幽默,如“及肚子抗議,才恍然大悟”,生動形象地將他喜愛讀書以至于忘記了吃飯的性格特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此外,小傳文言味頗濃,體現(xiàn)了小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
師:最了解自己的人一定是自己。陶同學平時沉默寡言,通過他的小傳,我們發(fā)現(xiàn)他居然擁有這么有趣的靈魂,讓我們對他有了全新的認識。謝謝陶同學,也謝謝這名同學代表小組所作的精彩點評。讓我們把掌聲送給這個小組。
(生鼓掌。)
生:我們小組推薦許××同學的作品。
師:好的,請你來朗讀一下。
屏顯:
本人姓許,名××,現(xiàn)年14歲,生于上海市,來自浙江省,現(xiàn)就讀于鹽城市初級中學。壯族人,因此經(jīng)常被當作話題談論。性格多變,有時上一秒還笑容滿盈,但下一秒就已經(jīng)在臉上掛上了“生人勿擾”幾個字。最大的興趣愛好是舞蹈,閑時喜歡跑去舞蹈室待上幾個小時。有時也會遛狗打發(fā)時間。書該讀都讀,卻并無所獲。成績不定,有些著急。夢想是當一名老師,正在努力,每天都在為夢想擼起袖子加油干。
(生動情朗讀。)
師:請你代表小組點評一下。
生:許同學的小傳首先向我們簡要介紹了她的個人信息,其次告訴我們她的性格特征,“生人勿擾”幾個字,風趣幽默。最后,她向我們介紹了她的夢想。小傳語言風趣,從身世、性格、興趣、夢想等多個方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熱愛生活、可可愛愛的女孩形象。
師:通過這則自傳,老師發(fā)現(xiàn)她不是一個普通的女孩,而是帶有傳奇色彩。14歲的她已有3個?。ㄊ校┑纳罱?jīng)歷,這估計是全班同學中比較少見的。她坦誠自己的性格古靈精怪,幽默中再現(xiàn)了我們熟悉的堅韌、樂觀、自律的形象。相信她一定能實現(xiàn)夢想,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傳奇”。
(生鼓掌。)
五、課堂總結
師:今天,兩個小組推薦的小傳和所作的點評都非常精彩,很好地展示了我們的學習成果。還有很多優(yōu)秀作品沒有來得及在課堂上展示,課后,請大家修改后交給組長,老師統(tǒng)一批閱。為自己作傳,既提高了我們的寫作能力,又增進了師生間的了解。老師期盼看到不同人生階段的你們?yōu)樽约鹤鞯膫饔洝O抡n!
【教學反思】
“學寫小傳”的教學富有挑戰(zhàn)性。這是筆者第二次上這節(jié)課。相比第一次課,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整體較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對比反思,筆者有以下兩點認識。
一是了解學情是寫作教學的前提。第一次上課時,筆者要求學生為教師或家人作傳,雖然涌現(xiàn)出一些優(yōu)秀作品,但是總體存在對寫作對象了解不夠深入、作品不夠動人的問題。同時,由于對傳主不甚了解,學生之間也未能充分展開互評。因此,本節(jié)課筆者尊重學情,確定了“為自己作小傳”的學習任務,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降低了撰寫和互評的難度。
二是教材是提升寫作教學效果的依托。本節(jié)課,筆者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范例《著者略歷》,圍繞“你從這則小傳中獲知了老舍的哪些信息”“老舍對自己的評價是否客觀”“作者為什么要選取這幾件事”等問題,要求學生對比分析筆者寫的老舍小傳和老舍自己寫的小傳哪個更好,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小傳的特點,為撰寫和互評小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