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涵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苯陙?,北京市大興區(qū)第五小學(以下簡稱“大興五小”)堅持將德育作為首要工作,堅持家校社協(xié)同,打造高素質專業(yè)化創(chuàng)新型德育隊伍,提高新時代教師德育能力,將德育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校園生活的各個角落、延伸到教師教書育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們的成長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大興五小校長喬永斌介紹,在日常工作中,學校將“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四全”育人落到實處。根據各學科特點,大興五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內涵、主要內容等納入整體教育布局和課程安排,打造“自然教育”德育課程體系,發(fā)揮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做到教書育人相融合、德育滲透重實效。
畫圖、拼接、試飛、調整……在大興五小的航?;顒邮?,學生們拿起工具,化身為小工程師,在社團活動時間體驗科技帶來的快樂。
這樣的場景是大興五小開展科技教育的縮影。大興五小科技負責人林振興老師介紹,學校在航海模型、航空模型、未來工程師、車輛模型、電子信息、智能控制等領域拓展科技教育內容,幫助學生們在這些領域取得不錯的成績,同時將科技強國之夢深植于學生心中。
作為北京市首批科技教育示范校,大興五小一直以來將科技教育作為學校品牌。學生在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領域成績優(yōu)異,學校也獲得了“北京市學生金鵬科技團(模型分團)”授牌。2017年,學校提出科技育人新理念“大模型觀”。
“‘大模型觀主要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德育副校長閻蕾介紹,“宏觀層面,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引領學生在綜合實踐課程中感知世界、了解歷史,通過各類實踐活動讓學生獲得積極的價值體驗,厚植家國情懷、增強民族意識,逐步樹立科技強國的遠大志向。中觀層面,學校以核心素養(yǎng)為落腳點,以模型蘊含的科學本質為載體,引領學生理解行業(yè)、走進專業(yè)。通過多樣的學習空間,建構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與特長。微觀層面,學校以科學素養(yǎng)為抓手,遵循教育規(guī)律與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培育學生的能力與方法、思維與邏輯、科學與技術,扶植好奇心,發(fā)展創(chuàng)新力?!?/p>
如何樹立“大模型觀”呢?閻蕾副校長用學校三年級開展以“橋”為主題的跨學科活動作為例子進行了說明:學校將語文課文《趙州橋》與數學和科學兩個學科結合,幫助學生在學習課文、了解國家文物的同時,從數學角度了解橋梁數據、學習橋梁建模,從科學角度學習橋梁結構及穩(wěn)固橋梁的方法。此外,學生們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用A4紙搭建橋梁模型,體會到了團結協(xié)作、互相幫助的重要性,更加直觀地感悟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這樣的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幫助學生從中感悟愛國主義情懷。
閻蕾表示,通過樹立“大模型觀”,大興五小以構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建設目標,以模型教育為通道和載體,將國家發(fā)展與科技教育、傳承技藝與學習知識、探索發(fā)展與自主創(chuàng)新相互融合,形成培育當代小學生科學觀與價值觀的平臺與通道,引導學生實現全面且有個性的發(fā)展。
家庭、學校、社區(qū)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三大主要環(huán)境。喬永斌介紹,學校不斷強化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完善協(xié)同育人工作制度,創(chuàng)新協(xié)同育人工作機制。除傳統(tǒng)的家訪和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等活動,學校還打造了兩個特色品牌——“我和爸爸媽媽同上一節(jié)課”活動和大興五小筑夢自然志愿服務隊。
“我和爸爸媽媽同上一節(jié)課”主題活動是大興五小對家校共育的探索,每周五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大興五小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王開紅介紹,活動中會介紹家長的職業(yè)及工作中的故事,或者介紹家長和孩子感興趣領域的知識?!皩W校通過家長指導學生講述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分工和職業(yè)背景,加強親子關系的培養(yǎng),也幫助更多家長了解和支持學校的工作,促進了家校教育合力形成?!?p>
北京市大興區(qū)第五小學學生參加航空模型社團活動。(校方供圖)
大興五小筑夢自然志愿服務隊是由家長自發(fā)成立的團隊。作為隸屬于學校的志愿團隊成員,家長們會主動參與學校大型活動組織和日常的校門秩序維持等工作,為學生塑造出一個身邊的榜樣,激發(fā)學生內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更愿意去參與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此外,學校和社區(qū)的合作也是大興五小開展德育工作的一個亮點。閻蕾介紹,學校會定期組織學生在附近社區(qū)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和志愿清掃活動。社區(qū)工作人員被學校聘請為校外輔導員,通過反饋和評估幫助學校改進和完善德育工作,也幫助學生更多走進社區(qū)、了解社區(qū)工作的運行方式,并在重大時間節(jié)點以小志愿者的形式參與社區(qū)活動。這一過程將學生社區(qū)服務與德育工作結合,在加強學校和社區(qū)合作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文明素質和公民意識,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負責任的態(tài)度,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在眾多德育活動中,紅領巾廣播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大興五小學生較為喜歡的活動。
紅領巾廣播站由學校大隊委宣傳部的學生負責,學校挑選部分愿意參加且嗓音條件合適的學生作為播音員參與工作。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很多學生也會主動向紅領巾廣播站投稿,分享自己身邊有趣的故事。
作為學校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平臺之一,紅領巾廣播站每學期會根據學校具體的活動設置四個不同的板塊,內容包括主題教育、垃圾分類和志愿服務等。學校通過紅領巾廣播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繼承革命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培養(yǎng)學生對黨的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不斷樹立學生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此外,紅領巾廣播會結合重大時間點,通過宣傳相關節(jié)日或者學校相關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學校開設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方法。比如,在學雷鋒月主題教育中,小廣播員們會在廣播中重溫《雷鋒日記》,幫助同學們尋找雷鋒的足跡、體驗雷鋒的精神。學生們在聽到廣播后會繪制雷鋒精神相關的手抄報,在校園中進一步宣揚雷鋒精神。
為保證學生心理健康,大興五小設立每月心理健康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邀請相關心理教育專家入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學校設有心育室,每周安排固定時間作為心理老師與學生的談心時間,加強學生身心健康教育。此外,學校發(fā)揮市、區(qū)、校三級心理熱線作用,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在線咨詢服務,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品質。
近期,學校收到了很多學生來信,反映有了弟弟妹妹后產生了不良情緒。對此,心理老師帶領學生通過沙盤游戲,平復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根據沙盤所示的內容聊一聊,引導和鼓勵學生緩解不良情緒。此外,心理老師還會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宣傳渠道,向家長們宣傳家庭教育中緩解學生不良情緒的方法,幫助家長更好地與孩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