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琪瑞
孫大勇/圖
一塊石頭,或圓潤或粗糲,或方方正正或七棱八角,不一而足。這是普通的石頭,也有奇石名石,英石、太湖石、靈璧石和黃蠟石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奇石,突顯“瘦、透、漏、皺”之美?;虻土蛘滟F的石頭,在古代演繹出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給人以明鑒和警醒。
蘇州文廟有塊“廉石”,高約兩米半,厚不過六七十厘米,寬不足兩米,是一塊普通的花崗石。據(jù)史料載,此石為東吳廉吏陸績奉公忘私、兩袖清風的“壓艙石”,又稱“郁林石”?!缎绿茣り扆斆蓚鳌酚涊d:“陸氏在姑蘇,其門有巨石,遠祖績嘗事吳為郁林太守,罷歸無裝,舟輕不可越海,取石為重,人稱其廉,號‘郁林石’,世保其居云?!比龂鴷r東吳陸績官至郁林太守,在任數(shù)年為官清廉,政績卓著。離任時,他除有簡單的行裝和幾箱書籍外,別無他物可帶。艄公見了,搖頭嘆道:“舟輕不勝風浪,難以入海航行??!”陸績與艄公商量,買了兩大甕咸菜和一擔筍干壓船艙。但船還是吃水很淺,不敢開行。陸績身上的銀子所剩無幾,難以再購物壓艙。情急之下,他讓船工搬了一塊大石頭用來壓艙,方得以平安返歸故里。這塊石頭運回陸績家鄉(xiāng)后,陸績的廉潔美名隨之傳開,有人吟詩贊曰:“郁林太守史稱賢,金珠不載載石還。航海歸吳恐顛覆,載得巨石知其廉?!币蜿懣兪菂强强h(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康熙年間蘇州知府陳鵬年仰慕陸績的清廉,將“廉石”移至蘇州府學(蘇州文廟)內,作為為官清廉的楷模,供時人和后世觀瞻。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于公元822 年任杭州刺史達三年之久,在任期間,他疏浚城中“六井”,以供百姓飲水;修筑錢塘湖堤蓄水,可灌溉千頃良田;把自己積攢下來的俸祿留給了杭州辦“民生實事”。他自己兩袖清風,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白居易有個愛好,喜歡賞玩各種奇石,卸任杭州刺史時,他帶走了兩塊天竺山的石頭。后來想起此事,白居易萬分后悔,遂作詩《三年為刺史二首》記之,詩云:“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痹谶@首詩中,白居易對撿石帶石之事耿耿于懷,甚至覺得這有損自己的清白,其慎微、自律之風范令人敬佩。
還有因玩石迷石而丟官敗家的事兒。北宋書法家、畫家米芾愛石畫石,嗜石如命,不僅如此,還“拜石”為兄?!端问贰の脑穫鳌酚涊d:“無為州治有巨石,狀奇丑,芾見大喜曰:‘此足以當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為兄?!逼浏偘d之狀可想而知。他在安徽無為做官時,聽說濡須河邊有一塊奇形怪石,當時人們出于迷信,以為神石,不敢妄動,怕招來不測,而米芾卻派人將其搬至寓所,擺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此事被傳揚開來,因行為失當,且屬玩物喪志,米芾被人彈劾罷了官。
米芾的后裔米萬鐘是明末進士,歷任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職。與其祖一樣,米萬鐘也是愛石成癖,藏石寄寓“時(石)來運轉”之意,因此不惜花大價錢收藏天下奇石。有一次,他到北京房山的深山游玩,發(fā)現(xiàn)了一塊巨石,被深深吸引,遂花費重金,雇了幾百人,用了44 匹騾馬,然后在沿途山路潑水成冰,運抵山下,前后耗時7 天。米萬鐘將大青石運至他位于海淀的私園勺園不久,傳來他被權宦魏忠賢彈劾的消息:其家產(chǎn)全部被抄沒,米萬鐘被革職還鄉(xiāng)!當?shù)匕傩章劼牬耸拢J為米萬鐘是因為這塊巨石葬送了偌大家業(yè),因此將它稱作“敗家石”。這塊大清石現(xiàn)橫臥于北京頤和園樂壽堂前的庭院里,上有乾隆皇帝的題字“青芝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