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曉婷 劉文娜
觀點
專家
稻谷補貼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村干部工作沒有做實做細就是履職不到位,可能會侵害群眾利益。巡察組的工作就是要做到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整改一起,維護好群眾切身利益。
今年3月,江蘇省泗陽縣委第三巡察組在來安街道張束社區(qū)下村走訪調研時,村民胡茂勝告訴巡察組,因外出務工村民較多,自己承包了村里的土地種植?!巴暄a貼有3萬多,前兩天查到今年到賬金額卻只有2千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焙瘎僬f。
巡察組決定圍繞惠農補貼落實情況開展檢查。在查看來安街道稻谷補貼電子清冊時,巡察組在一列數(shù)字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
“你看,補貼申報表中有連片種植面積50畝以上、50畝以下兩欄,分別對應不同的補貼標準。胡大伯連片種植面積是364.4畝,大于50畝,為什么被填在了‘50畝以下’這一欄呢?”巡察干部張愛軍望著表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不止胡大伯,下面這幾戶也是這個情況。連片種植50畝以上稻谷補貼標準是100元/畝,而50畝以下的才8元/畝。一畝地的差額就有92塊錢,這么多地,得少多少錢啊。”正在電腦里核查數(shù)據(jù)的巡察干部陳曦說。
經篩查,來安街道共有11名村民承包種植面積實際連片超過50畝,卻用了錯誤的補貼標準,所涉種植面積合計2220畝。
申報表是由村里統(tǒng)計,然后報到街道再到縣里。層層申報、層層審核的補貼,為什么會讓應發(fā)的稻谷補貼“縮水”這么多?巡察組隨即趕到村里實地調查。
“胡茂勝家種植水稻面積300多畝,每畝補貼100塊錢。我記得很清楚,不會錯的?!贝甯刹恳贿呅判臐M滿地介紹情況一邊查找表格底根。
當翻出稻谷補貼申報表,看到連片種植面積被填錯了位置時,村干部怔住了,支支吾吾地道歉:“可能……可能是造表登記信息時疏忽,錄入失誤。我比較忙也沒仔細核對……”
“補貼申報電子表和紙質表收齊后,我們就蓋章上報了?!薄鞍?,我也沒多看,沒注意到填錯了?!毖膊旖M隨后約談街道農業(yè)農村部門負責人和涉事村會計,兩人同樣面面相覷。
層層把關,層層失守。就這樣,一份敷衍填寫的錯誤表格,暢通無阻地被執(zhí)行“到位”。
事情緣由查清楚后,巡察組迅速將稻谷補貼漏發(fā)問題作為立行立改事項交辦縣農業(yè)農村局,要求就惠農補貼發(fā)放情況開展全面自查。
為幫助種植戶早日拿到補發(fā)款項,巡察組積極推動農業(yè)農村局、財政局、來安街道辦共同會辦解決資金撥付手續(xù)問題,20.42萬元稻谷補貼在兩周內全部發(fā)放完畢。相關責任人因違反工作紀律,被移交縣紀委監(jiān)委啟動問責。
網(wǎng)友
層層把關是為了層層守住,所以把關不能走形式,哪一層都不該敷衍了事。
網(wǎng)友
補貼的錢及時找回來了,巡察組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