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勝南
所謂讀寫結合,就是將文本作為載體,將教材當作范本,引導學生體會文本表達,掌握課文中蘊藏的寫作方法,再通過一定的訓練和遷移,從而提高其寫作水平;反之,也可以通過寫作訓練來促進閱讀質量的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直接反映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主旨和思想感情的把握以及對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讀寫結合更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寫作水平的提升,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抓住單元主題語文要素,學寫作技巧與表達
部編版教材的選文主旨一目了然,層次板塊清晰,語言表達規(guī)范,比較適合讓學生進行模仿。習作單元中的習作例文更是對學生習作最好的范例。已經(jīng)進入五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了中年段的初步習作訓練,都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寫作能力,基本能寫出一篇結構完整的作文,但在寫景作文方面仍然會存在句式單調、無法展開聯(lián)想等問題。教師可以把課文作為寫作范本,尤其抓住單元主題的語文要素,在整個單元教學中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理解,進而遷移運用到寫作中去。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課文都是寫景文。單元要素為“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及“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教師應該做到更深層次地解讀文本,發(fā)現(xiàn)讀寫結合的切入點,讓讀與寫真正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快速地找到學習的路徑和遷移的方法?!而B的天堂》這篇課文,理解起來比較簡單,可以發(fā)掘的寫作點很多,如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而在這篇文章中,“動靜結合”是最有特點的寫作方法,教師讓學生掌握這一方法,會使其把事物寫得更加具體生動。
【教學片段】
師:(PPT展示大榕樹靜態(tài)描寫的句子和許多鳥動態(tài)描寫的句子)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兩段話,比一比,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描寫大榕樹的枝、葉、根的句子,都是靜的,屬于靜態(tài)描寫。(教師板書:靜態(tài)描寫)
生:作者描寫鳥時抓住了鳥的動作、聲音變化,寫出了鳥的姿態(tài)多、顏色多、數(shù)量多,小鳥是動態(tài)的,屬于動態(tài)描寫。(教師板書:動態(tài)描寫)
師:作者描寫大榕樹的根、枝、葉,和描寫小鳥的多,都是為了突出大榕樹的“大”,從而升華出主題,大榕樹是鳥兒的天堂。這一靜一動,互相映襯,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富有變化,這就是動靜結合。
學生齊讀這兩段文字,感受動靜結合寫法之妙。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更應該重視讀寫結合。教師可以設計好遷移訓練,讓學生寫一寫他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場景,不同時間段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不同,采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寫一寫自己熟悉的場景中多姿多彩的變化。這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寫作的基本方法并學會從生活中提取素材,這有利于學生體悟生活樂趣、感受細膩情感、寫出豐富內容。
二、抓住文本句段突出特點,學言語智慧與積累
教材就是學生學習的依托,教師要憑借教材,教會學生舉一反三,從而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與表達技巧。
部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共有兩個語文要素,一個是“體會作者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另一個是“寫自己喜歡的動物,試著寫出特點”。本單元的三篇精讀課文以及習作練習都是圍繞“動物”進行編排的。雖然貓、雞、鵝等動物很常見。但是,長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學生,仍然會對此感到陌生,要寫好本單元的習作,教師可以在教學本單元時,布置一次親近大自然的作業(yè),比如,讓學生去抓雞、飼養(yǎng)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等等。在此過程中,學生和小動物之間有了情感的交流,就會更容易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教師應更加重視課文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品味有趣的語言,積累文中一些貶詞褒用的詞語與技巧,最終形成語感。
三、抓住文本留白拓展延伸,學想象思維與訓練
語文教學不僅要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還要加強思維訓練。教師可以利用文本素材進行拓展延伸,在訓練表達的同時,達成思維訓練的目標。比如,可以借助拓展故事情節(jié)或者文章的補白想象,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觀察、想象和表達的能力。針對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故事。
【教學片段】
師:請你試著以海力布或者鄉(xiāng)親們的口吻,復述這個故事。扮演“海力布”,演一演救鄉(xiāng)親們的片段。
生:海力布含著淚對大家說:“有一天,我在深山打獵的時候,從老鷹爪子下救了一條小白蛇,小白蛇為了報答我,請求它的父親將它含在嘴里的寶石送給了我,我只要嘴里含著那顆寶石,就可以聽懂飛禽走獸說的話。可是我不能將我聽到的話告訴別人,否則我就會永遠變成石頭。那天,我聽到一群鳥在議論,鳥兒們說‘咱們趕快飛到別處去吧!今天晚上,這里的大山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沒,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剛說完最后一個字,海力布的身體就變成了石頭。
師:大家看見海力布變成了石頭,都非常后悔和悲痛。接下來,請同學們扮演“鄉(xiāng)親們”,講一講自己得救的故事。
生:老人長嘆一口氣,說:“那天,我們的好鄰居海力布神情緊張地勸我們離開,他說這個地方不能住了。大家都很疑惑,我們世世代代都住在這里,為什么要舉家搬遷。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淚,看我們還是不愿意離開,他知道災難就要來臨了,只好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我們。原來,他曾在老鷹爪子下救過一條小白蛇,小白蛇為了報恩,就請求它的父親將含在嘴里的寶石送給了海力布,那顆寶石是個寶物。只要海力布將寶石含在嘴里,就可以聽懂飛禽走獸說的話。但是海力布不可以將他聽到的話告訴任何人,否則他就會永遠變成石頭。一天,海力布聽到了鳥兒們的對話,它們討論今天晚上,這里的大山將崩塌,大地就要被洪水吞沒,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海力布為了勸鄉(xiāng)親們離開,就把他聽到的這些話告訴了我們,哪里知道海力布剛說完,他就變成了石頭,再也不動了。我們現(xiàn)在真的很后悔,為什么一開始沒有聽從他的勸告?,F(xiàn)在,我們就把這塊石頭取名叫海力布,永遠紀念他?!?/p>
在上述教學示例中,教師通過角色扮演,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先說再寫,將讀與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復述故事的過程中學會提煉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和重要情節(jié),使其思維得到鍛煉。其實,除了復述故事以外,教師還可以大膽地鼓勵學生延續(xù)故事情節(jié),給文章一個意外的、不一樣的結局。讓想象開闊學生的思維,把他們帶進民間故事的神奇世界里,激發(fā)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縱觀許多的讀寫結合的方法,讀是手段,寫是目的。然而,要想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單向的讀寫是不夠的。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必須要重視讀寫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學習文中的寫作技巧。同時,教師需根據(jù)學生的寫作情況,進行適當?shù)囊龑В蕴岣邔W生的寫作興趣。只有運用好“讀寫結合”模式,學生才能在閱讀的同時習得寫作方法,并用這些方法更好地閱讀,循環(huán)往復,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