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卡斯
也是這些情分讓我明了,人生中或許一切都可以失去,唯獨心底對這個世界殘存的友善和幾許真摯與柔軟,萬萬不能失去。
一
總有舊人說,你怎么變了,和從前不同了,要是你還一如從前該多好。
其實,沒有人會一直是記憶中那個扎著馬尾辮,綻放著無邪笑顏的小女孩;也沒有人會一直是那個少不更事,年少輕狂不顧一切與世界抗衡的少年;更沒有任何人會在歷經(jīng)歲月流變之后依然一成不變;亦沒有人會一直與誰固守原地坐看云起云落。反而是那流變的時間不由分說地從我們身上無情地碾軋過去,再將那些過往純真放置案板上大卸八塊,扔進油鍋炸得面目全非,散發(fā)出焦?jié)奈兜馈?/p>
那些童年時一起玩耍嬉戲的伙伴,年少時一起交付心事的好友,青春里彼此相愛的戀人,都有可能會是怎么努力都還是不能攜手一直走下去的人。那句“一路遇見又一路失散”也在成長的路途中一次次地得到確切的印證。只是,有的人多年后再追憶起過往時光時,會因懷念而會心一笑,而有的人卻早已忘得干干凈凈。這不是誰更有義,也不是誰更無情,只是在成長的路上,時間和現(xiàn)實在無形之中幫我們自動保留、過濾或是篩除了一些東西。
我們都同樣的避免不了長大,避免不了選擇,避免不了種種得到后又失去的酸楚,并慢慢地學(xué)會去承擔(dān)。
我深知,或許誰都喜歡看那未經(jīng)世事一臉純凈的青春臉龐,都喜歡只與內(nèi)心純真不復(fù)雜的人交往。因為這樣的臉孔是討喜的,這樣的交往也不會給人造成過多的困擾和負擔(dān),因為歡喜又沒有負擔(dān),所以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穩(wěn)妥。但這樣單純的關(guān)系,卻很容易被歲月的洪流所沾染,被日漸改變的心智所涂抹,被現(xiàn)實的欲望所拉扯。
在現(xiàn)實諸多誘惑面前,你我終將無可幸免。只是有些人把持得穩(wěn)當(dāng)一些,留住了內(nèi)心光亮的一面,而有些人卻沒有足夠堅韌的心去抵抗那些誘惑,漸而迷失了自己。
我們之所以說時間無情,成長太殘忍,那是因年少時的世界很小,一個物件、一種情感便足以占據(jù)。我小時候常想,為什么大人總會有那么多事要忙碌,總是要去思考那么多的事呢?后來隨著自己一天天長大,直面現(xiàn)實的時候,一切便自然而然地有了答案。因為我們更了解這個世界的不公了。因為不公,所以我們要奮力去追求一種公平,路上難免會有所犧牲。顧及的人情世故也多了,有時候虛與委蛇、阿諛奉承只是為人處世的另一種規(guī)則。欲望欲求也越來越難得到滿足了,小時候一顆糖果便可以換來的快樂時光都一去不返了。利益戰(zhàn)場上的爭奪也越發(fā)慘烈了,有時候可能你退一步,便會掉入萬丈深淵,再難翻身,有時候可能向前一步,卻會把他人置之死地,但我們都必須將在這樣兩難的境地里做出一種抉擇。這個世界雖然表象充滿著愛和善,實則暗涌流竄,危機四伏。有時候不是自己變得無情了、冷血了,而是不得不變得冷漠一些,否則便無法去抵抗外界的侵襲。當(dāng)你開始體悟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意義的時候,或許也只是順應(yīng)了現(xiàn)實的規(guī)則罷了。因為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有多少人只是把旁人的事故當(dāng)故事看,又有多少人,真的人戲不分,把面具嵌進了肉里。
我們要做的是學(xué)會從中開始慢慢地去體諒人性中的自私與狹隘。
二
小時候的我們都那么的渴望長大,以為長大后就可以掙脫束縛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沒有意料到原來長大后,我們會更迷茫,生活也會失控。
成長后才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太大了,大得我們時常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做正確的抉擇,時常在一個個分叉口迷失了方向卻還渾然不知。又時常處于矛盾之中,認為生活若太平淡便缺少激情,太動蕩又覺生活太艱難,太安靜會覺得怎么會那么孤單,太熱鬧了又覺得缺少了私人空間。我們漸漸在其中喪失了一種平衡感。這時才幻想著,要是能有時光機將我們送回?zé)o憂無慮的小時候那該多好??蓵r間卻是永遠無法逆流的長河,哆啦A夢也只會出現(xiàn)在動畫片里。
其實,和我一樣的人有很多吧。因為從小家境清貧,自我又沒有什么特別出類拔萃的優(yōu)點,所以總是因為貧瘠而自卑,又因為自卑而有過度的自尊心,卻又會熱烈地為了某個人或某件事不顧一切地放下尊嚴,最后卻因為命運的不眷顧而換來慘淡的收場,使得我對人事常感失望。而命運又時常和我開玩笑,一次次地將重大責(zé)難和變故加之我身,在那些黯淡無光的日子里,沒有人秉燭照亮它,除了自己。
我想,一個人若是在生命中經(jīng)歷過一兩次重大的失去或變故,或是目睹了一些深厚情誼的幻滅,便會對人生的聚散離別多了一些了解和敬畏。在此后的歲月里,雖然我們會從那種陣痛中慢慢復(fù)原,再試圖與外界建立起信任,但卻很難再有之前對待感情與事物的那般篤定。也很難再覺得與某個人或某種事物的交集是天注定不可拆的,結(jié)局會是美好的。有時這種略帶悲觀的想法不是出于退縮或者質(zhì)疑,而是歷經(jīng)萬難后再也做不到那種不顧一切了。只覺人情涼薄,世事無常,只想放任一切順其自然地去或留。
有時想不明白這種只求一切聚散都順其自然的心態(tài),到底是算作一種成長還是一種退步。但無論如何,這都在迫使我們不再像從前那么單純了。
無情歲月令那些天真幼稚在受傷之后一夕成長,漸漸懂得了如何喜怒不形于色。此后,要選擇加固內(nèi)心的防線,也盡量不對人事懷揣希望才不會覺得無望,對世事也要充滿著狐疑,學(xué)會以世故圓滑的面孔來待人。不輕易袒露心扉,才能給自己加以一層保護色,才能以堅強的面孔示人,以便現(xiàn)實利劍刺向我們心臟的時候,我們才有足夠的能量去對抗。
三
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無論年少的時候有多么的重情義,在歷經(jīng)人事淡薄之后,情義二字卻再也沒了從前的分量。
曾經(jīng),面對愛情時,只要認定了對方,便甘愿向?qū)Ψ絻A注自己所有的柔情與癡狂,哪怕對方毫無回應(yīng)也無妨。更加不會去計較對方的家世背景,也不會去擔(dān)憂前路茫茫,情路將會如何發(fā)展。有人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而對方就是那一粒沙,一朵花,是那一季青澀年華里的天與地。
就我自己而言,原是很鄙夷那些在感情中處處留有余地的人,認為真正的喜歡就是不顧一切甚至忘我的,什么家境、什么現(xiàn)實其實都是狗屁??傻搅撕髞?,在一次次地被辜負和背叛之后,我在情感的抉擇里也變得謹慎了起來,再也無法拾起年少時那種對于愛情的憧憬了。很難再喜歡一個人能喜歡得不顧一切,我會開始考慮現(xiàn)實的種種因素,會開始考慮對方的家境與自己的身家是否匹配,會考慮對方的存在能否給自己的生活帶去新的希望,兩人若是在一起了前路是不是足夠光明,或者是自己是不是配得上對方。
無論如何,在感情中都會給自己留出很大一塊余地。
四
而那些還留存在我們的生命中屈指可數(shù)的親情、友情或愛情都沒有因為彼此的改變而離棄,便是最難得的可貴。也是這些情分讓我明了,人生中或許一切都可以失去,唯獨心底對這個世界殘存的友善和幾許真摯與柔軟,萬萬不能失去。
我們要做的,是有一天面對自己的時候還看得清自己最真實的面孔,而沒有將面具一同嵌進肉里。
陳皓摘自《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學(xué)會成長》(中國友誼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