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葉楓,王夢舟,陸蓓怡 (江蘇省常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蘇 常熟 215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以無法逆轉的氣流受限為特點的慢性炎癥反應,其原因復雜且難以治愈,對病人的身體和生存質量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據(jù)報告,COPD病人中80%會出現(xiàn)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對病人的身體和生命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1]。當前,對病人呼吸肌肉的逐步惡化,采用藥物干預是很困難的。研究表明在穩(wěn)定期病人中使用非藥物療法具有較高的必要性。肺功能康復訓練是針對病情穩(wěn)定期的病人進行肺功能康復的一種方法,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肺功能和生存能力受到限制的病人,可以通過減少住院費用來提高病人的臨床效果,延緩病情的惡化,縮短病程周期[2]。主動呼吸循環(huán)技術(ACBT)是一種常見的胸腔理療,它可使支氣管分泌物松弛并排出大量的分泌物[3]。本次研究針對ACBT聯(lián)合肺康復運動在COPD康復期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COPD康復期患者為研究對象。診斷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相關診斷條件。納入標準:患者符合指南中診斷標準且處于穩(wěn)定期;患者GOLD分期為B-C級。排除標準:患者在納入研究前3個月內采用過藥物治療;患者合并肺纖維化、肺炎、塵肺與肺部其他疾??;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嚴重感染;患者合并有其他臟器的嚴重病變及腫瘤疾病;患者合并精神疾病及語言交流障礙。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無差異(P>0.05),見表1。此次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則。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氧氣支持,同時進行感染預防并應用糖皮質激素與支氣管擴張劑,同時進行健康指導。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患者入院后給予常規(guī)指導與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運動方法的教授,同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保障患者康復運動時的安全。
研究組采用ACBT聯(lián)合肺康復運動方案。肺康復運動方案:采用6分鐘步行試驗(6MWD)、生活質量評定、運動平板實驗、Borg氣促評分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肺功能等進行評價,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1)呼吸訓練:示范和引導病人掌握縮唇、腹式和橫膈肌的呼吸法,每日3次,1次5-8下;引導病人做體操練習,練習步驟包括平靜狀態(tài)下的呼吸,上肢平舉、上肢單舉、腹式呼吸等,每次持續(xù)30min,每日2次。(2)縮唇呼吸:病人通過鼻部吸氣,在呼氣時,嘴唇收縮成口哨狀,緩慢呼氣,通常是2秒,呼氣6-10秒。(3)膈肌訓練:病人在做運動時保持全身的肌肉松弛。①有控制性地深呼吸:病人緊閉嘴,用鼻子深深地吸氣,盡可能降低膈肌,在2-3秒后,通過口腔慢慢呼氣,然后逐漸增加呼吸,保持3-5分鐘;②輔助呼吸:病人采用平躺姿勢,雙手放在小腹上,吸氣時,用鼻深吸氣,手跟著腹壁向上提,呼氣時,病人稍稍張嘴,呼氣,呼氣結束時,雙手向上推,以幫助腹部的收縮,一次10-15分鐘,一天兩次;③橫膈肌負荷運動:病人在做呼吸訓練時,將一塊重量合適的物體放在腹部,每次5分鐘,一天4-5次。(4)運動訓練:根據(jù)病人的情況,指導病人進行有氧運動的訓練,在運動訓練之前要進行熱身動作,一次10-30分鐘,一天一次。在進行以上訓練時,如果出現(xiàn)心慌、頭暈等情況,必須立即停止訓練。
ACBT:專業(yè)護理人員以宣教手冊、錄像及動作示范的方式教授病人ACBT的訓練方法,一星期內讓病人完全掌握,再由病人自己進行練習。具體為:①呼吸:根據(jù)病人的病情選擇站立、坐或半躺的姿勢,病人一只手放在小腹,另一只手放在胸口,吸氣時,腹部會膨脹,胸部靜止,呼氣時,雙唇收縮,呼氣緩慢。②胸部伸展動作:病人一只手放在胸部,吸氣,然后保持3秒,然后慢慢呼氣。③大力呼氣技術:包括1-2個呼氣動作,吸氣后,聲門張大,腹部和胸部的肌肉收縮,從低到中,呼出一口氣,然后快速地吐出一口“哈”,然后再做一次有效的咳嗽。每次練習10-15分鐘,一日三次。所有病人都進行12周的護理。
兩組病人的觀察時間為6個月,并在出院后按照醫(yī)院的規(guī)定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肺功能: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通氣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吸氣肌功能(PImax)、呼吸中樞驅動(P0.1)及呼氣肌功能(PEmax)[4]。
康復情況:應用6分鐘步行距離(6MWD)與Borg(BS)對患者健康情況、患者呼吸困難與全身疲勞狀況進行評價。6MWD以患者規(guī)定時間與規(guī)定區(qū)域內行走距離為結果;BS評分根據(jù)6MWD結果對患者的呼吸困難情況進行評分,分值與患者呼吸情況成反比[5]。
生活質量:應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與慢性呼吸道疾病問卷(CRQ)對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價。SGRQ問卷分為3個維度,總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差。CRQ問卷共4個維度,總分140分。分數(shù)與患者生活質量成正比[6]。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采用SPSS22.0.0,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肺功能評價 研究組患者護理后P0.1低于對照組,F(xiàn)EV1、MVV、FVC、FEV1/FVC、PImax、PEmax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比較(±s)
組別FEV1(L)MVV(L/min)FVC(L)FEV1/FVC(%)PImaxP0.1PEmax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n=57)1.29±0.21 1.58±0.27 19.89±3.47 21.16±3.39 1.44±0.21 1.60±0.11 49.87±8.09 56.71±6.57 4.12±0.94 4.76±0.66 0.48±0.07 0.40±0.04 5.61±1.21 6.04±1.33研究組(n=55)1.30±0.32 1.97±0.30 18.88±3.21 27.56±4.22 1.48±0.39 1.78±0.19 50.97±7.91 63.16±8.77 4.10±0.48 5.71±1.26 0.49±0.03 0.31±0.08 5.84±1.49 6.68±0.67 t0.1967.2371.5988.8640.6796.1620.7274.4150.1415.0230.9767.5700.8983.198 P0.8450.0000.1130.0000.4990.0000.4690.0000.8880.0000.3310.0000.3710.002
2.2 康復情況 研究組護理后6MWD距離遠于對照組,B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康復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康復情況比較(±s)
組別6MWD(m)BS(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n=57)447.64±76.68489.74±79.945.47±1.264.03±1.22研究組(n=55)450.25±81.16549.84±89.915.51±2.642.23±0.97 t 0.1753.7420.1038.623 P 0.8610.0000.9180.000
2.3 生活質量情況 研究組護理后CRQ問卷評分高于對照組,SGRQ問卷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SGRQCRQ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n=57)58.94±7.6948.71±5.0893.47±21.26113.97±30.67研究組(n=55)59.77±8.8740.26±6.4494.48±20.11130.24±8.77 t 0.5307.7240.2583.787 P 0.5970.0000.7970.000
COPD患者的呼吸肌功能不全,會導致肺內積聚大量的氣體,導致呼吸急促、呼吸淺快等癥狀出現(xiàn),進而使病情惡化,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要進一步采取合適的措施,以了解COPD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基礎療法的基礎上配合合適的肺康復訓練計劃,能否提高肺功能及病人的生存質量[7]。COPD患者肺部的慢性炎癥會導致患者的肺部組織功能出現(xiàn)障礙,同時導致功能組織受到明顯損傷,進而使患者出現(xiàn)多種呼吸系統(tǒng)不良反應,因此COPD病人需要做好預防,保護肺部功能,提高身體素質及疾病抵抗能力[8]。且COPD患者住院初期,其疾病會出現(xiàn)突然變化,造成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度增加,很難排出,嚴重的會使病人的呼吸功能受阻,所以在控制COPD后要進行康復訓練,提高肺部功能,減少復發(fā)的幾率[9]。
肺康復運動中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心肺耐力,因為長期的運動鍛煉使身體的肌肉會長期的收縮,心臟和肺部需要不斷地給運動的肌肉輸送氧氣,另外還要清除體內的垃圾,這種長時間需求可逐漸對心肺承受性進行改善與提升,運動干預下身體各項機能會得到加強,心肺功能也得到調整[10]。ACBT不需要任何外力,操作簡便,是一種鍛煉和排痰的技術,它具有許多優(yōu)勢:可以改善肺的機能,預防肺泡的塌縮[11];避免因咳嗽而造成呼吸道狹窄,造成呼吸道阻力增大,妨礙排痰;培訓內容易于掌握,病人可以自己進行鍛煉;不會導致缺氧、氣流堵塞,而且不需要器械、費用低廉、病人可接受度高[1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護理后P0.1低于對照組,F(xiàn)EV1、MVV、FVC、FEV1/FVC、PImax、PEmax高于對照組(P<0.05)。ACBT技術的肺功能恢復包括呼吸控制、胸廓擴張呼吸、大力呼氣三大方面,良好的呼吸動作能提高氣管內壓,減少呼氣流的壓力,從而更容易將殘余氣體從肺部排出,避免小氣道過早關閉,幫助患者呼吸到更多的新鮮空氣;此外,ACBT可以充分鍛煉膈肌,提高病人的呼吸效率,并改善呼吸形態(tài)、體內缺氧狀況,從而提高肺功能[13]。
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后,研究組護理后6MWD距離遠于對照組,B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以上結果表明,ACBT結合肺康復訓練對COPD的穩(wěn)定期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幫助病人提高呼吸能力,減輕呼吸困難。ACBT是一種特別的呼吸方法,用于排出支氣管中的過量分泌物,提高肺部功能,但不會導致缺氧和氣流堵塞。在胸部用力呼氣時,會產生縱向剪切力、振動力和氣道擠壓力,從而減少痰的黏稠程度,促進痰液排出[14]。有結果表明,肺康復訓練可以改善病人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增強呼吸肌的耐力,減少呼吸肌的麻痹,增加肺泡通氣量,改善肺內的空氣交換,促進殘氣量的排出,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國外已有文獻報道,肺功能康復訓練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力和生存品質[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護理后CRQ問卷評分高于對照組,SGRQ問卷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在 COPD的穩(wěn)定期,肺功能鍛煉聯(lián)合ACBT對改善肺功能有一定的作用。通過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配合適當?shù)男姆喂δ苠憻?,可以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從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16]。
綜上所述,ACBT聯(lián)合肺康復運動在COPD康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患者在經過護理后,肺功能與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6MWD距離延長,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