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
苗族傳統(tǒng)村落里,身著苗族傳統(tǒng)服飾的小朋友獨自玩耍。
“我今年6歲,最喜歡的手機游戲是《和平精英》,我買了很多皮膚和裝備?!?/p>
“我上一年級,經常用奶奶的手機玩《王者榮耀》。我是打野的,已經鉑金段位了?!?/p>
“我喜歡用快手看動畫片,也會發(fā)視頻,有自己的賬號哦?!?/p>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個傳統(tǒng)村落里,一群身著苗族傳統(tǒng)服飾的小朋友嘰嘰喳喳地向《方圓》記者形容自己最喜歡的手機娛樂項目。在這個古老的苗寨,孩子的父母大多外出務工,老人和孩子則被留下,成為農村留守“主力軍”。
不過,純真稚嫩的孩子心里并沒有“留守兒童”的概念,他們大聲告訴記者“我平常和爺爺奶奶生活”“我爸爸不在了的”。即使說起每天早上6點自己要起來做早飯,再走1小時的山路到學校上課,他們也是一臉自豪:“我很會煮面條的!”
孩子現在的快樂是真實的,但其沉迷手機網絡的現象也的確存在,令人擔憂。在貴州省劍河縣檢察院檢察官助理、“仰阿莎”姐姐工作室成員張興來看來,近年農村留守兒童沉迷手機,引發(fā)各類案件的情況并不少見。許多涉案未成年人“整個人就像鉆進手機里了”,他們還花費重金給網絡游戲充值、打賞直播。同時,他們手機里的短視頻平臺、聊天軟件也可能成為其遭受侵害的誘因。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個苗族傳統(tǒng)村落里,身著苗族傳統(tǒng)服飾的村民與小朋友坐在閣樓中。
黔東南州一個苗族傳統(tǒng)村落里,身著苗族傳統(tǒng)服飾的小朋友生活其中。
貴州山區(qū)峰回路轉,檢察官們常年駕車前往各個苗族村寨開展工作。
小黎(化名)家住位于偏遠深山的苗族村寨,在母親改嫁、父親去世后,他家中僅剩八旬的爺爺奶奶和年幼的妹妹。很快,無人監(jiān)管的小黎成了脫韁的“野馬”。小黎繼承使用他父親的手機和銀行卡后,在明知卡上資金是父親代管的村組集體資金的情況下,依然使用父親的微信錢包和支付寶大肆揮霍。他不僅沉迷于網絡游戲、直播打賞,還出入網吧、酒吧等,最終走上了犯罪道路。
小黎被批準逮捕后,“仰阿莎”姐姐工作室的檢察官們圍繞小黎的家庭情況、監(jiān)護情況、成長經歷、在校表現等多方面走訪調查。經過與小黎親屬、學校老師、同村村民等溝通后,檢察官得知小黎的變化是在其父去世后開始的。此前,小黎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在初中三年時間里,還連任班長。
“仰阿莎”姐姐工作室的檢察官時常來到校園,為在校同學發(fā)放普法宣傳材料,同學們表現出強烈的熱情。
村寨中的一位婆婆正在吃飯,檢察官用苗語與她聊天。
傳統(tǒng)的織布機如今已經非常少見,一位村民正在自家房頂織布。檢察官爬上房頂與其交談。
檢察官來到學校,與幫教對象交談,了解其最近學習、生活情況。
“仰阿莎”姐姐工作室的檢察官們決心挽救涉罪的小黎。她們多次與小黎談心,用愛化解小黎心中親人去世的傷痛。后來,小黎逐漸走出陰霾,積極配合檢察官的幫教活動,表現良好。最終,劍河縣檢察院對小黎作出不起訴決定。重返校園的小黎未來可期。
傳統(tǒng)的苗族村寨多是木質結構房屋,木石混建的也很常見。蜿蜒的道路對檢察官也是一種考驗。
這是“仰阿莎”姐姐工作室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把霭⑸笔敲缱迮瘢趧谟赂?,熱愛生活,向往自由。劍河縣是她的故鄉(xiāng),因此,劍河縣檢察院以其名字成立了“仰阿莎”姐姐工作室。構建“仰阿莎”社會救助體系后,檢察官們不僅在辦案中對涉案未成年人予以幫教救助,也在案外給予其關心扶助,傾心盡力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屯州村位于貴州省劍河縣西北,傳統(tǒng)的苗族村寨被群山環(huán)繞,景色十分秀美。
此外,“仰阿莎”姐姐工作室還成立了黔東南州首個“苗漢雙語”法治宣講隊,以“用苗族語言講解、用民族文化體現”的特殊語言方式深入開展法治進鄉(xiāng)村、進學校等活動。2019年11月,該工作室被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先進集體”;2022年5月,被中央政法委、中國關工委等五家聯合表彰為“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集體”。
“苗語是沒有文字的,用民族語言講解、交流、溝通,既接地氣,又通俗易懂。家長、學生聽起來也更明白、更理解。”張興來說。比如,辦理未成年人小張聚眾斗毆案時,檢察官用苗語拉近與當事人距離,積極化解矛盾,促成了雙方調解。最后,劍河縣檢察院對小張作了不起訴處理。
2022年8月,在劍河縣最大苗族村寨——久吉村,“仰阿莎”法治宣講隊為苗族學生和家長們作了一次法治講座。該村多數中青年常年外出務工,留守兒童較多,文化教育相對落后,家庭教育較為薄弱。檢察官們采取“用苗族語言講解、用民族文化體現”的形式進行宣講,讓家長、學生們能更準確地理解和領會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的主要內容。
在講座中,檢察官們分別使用漢語、苗語向家長、學生們介紹了檢察機關職能;結合辦理的未成年人典型案例,就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如何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等方面與家長們交流溝通;還從青少年的叛逆特點、學生常見不良行為、家長教育易犯錯誤、成功家庭教育個案等方面分享經驗,傳授家庭教育良方。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我們要用檢察愛心和民族文化傳遞法治力量,讓苗鄉(xiāng)侗寨的孩子們沐浴在法治的陽光里?!薄把霭⑸苯憬愎ぷ魇业臋z察官們告訴《方圓》記者。
責任編輯: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