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娥,弓汶鈺,王瑞
1.榆林市第一醫(yī)院神經(jīng)電生理室,陜西 榆林 719000;
2.榆林市第一醫(yī)院腦電圖室,陜西 榆林 719000;
3.榆林市星元醫(yī)院腦電圖室,陜西 榆林 719000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以注意缺陷、活動過多、行為沖動為主要表現(xiàn)的兒童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多發(fā)于童年時期[1]。一項Meta 報道我國兒童ADHD 總患病率高達5.6%[2]。與其他健康兒童相比,ADHD患兒因為注意力缺陷、認知障礙等,導致學習更加困難,行為更加難以控制[3]。ADHD患兒早期篩查并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治療能夠達到一定效果[4]。然而,家長早期無法分辨兒童正常行為與ADHD之間的區(qū)別,以至于錯過矯正時期,對兒童成長及家庭未來造成重大影響。因此,ADHD 的早期診斷評估具有重要意義。目前ADHD 診斷以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五版)(DSM-5)和兒童臨床癥狀評估為主,缺乏客觀性。在此基礎(chǔ)上,本研究對ADHD患兒與正常兒童進行腦電圖(EEG)及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檢測,探討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以期提高ADHD診斷準確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5 月至2022 年5 月期間榆林市第一醫(yī)院收治的82例ADHD患兒納入研究(ADHD組)。納入標準:(1)符合參考文獻[5]中ADHD相關(guān)診斷標準:(2)兩周內(nèi)未使用精神活性藥物;(3)無軀體疾患。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精神疾病,如兒童精神分裂癥等;(2)合并情緒障礙及廣泛性發(fā)育障礙者。ADHD組患兒中男性42例,女性40例;年齡4~12歲、平均(9.75±1.12)歲;注意缺陷型29 例,行為沖動型12 例,混合型41 例。選取同一時期50 例體檢健康兒童作為健康組,其中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年齡5~12 歲、平均(9.34±1.27)歲。兩組患兒的年齡和性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入組者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測方法
1.2.1 腦電圖檢測 所有入組者均進行EEG 檢測。采用上海諾誠無線藍牙腦電儀按國際10/20系統(tǒng)放置法安放電極,在兒童腦部放置19個頭皮,雙側(cè)耳垂電極為參考電極,使用單極、雙極導聯(lián)記錄及描述。高頻濾波(HF) 60 Hz,低頻濾波(LF) 0.5 Hz,陷波濾波(NF)50 Hz,時間常數(shù)(TC)為0.3 s,記錄速度30 mm/s。敏感性100 μV/cm,描記中做數(shù)次閉眼誘發(fā)試驗和3 min過度換氣誘發(fā)試驗。過度換氣結(jié)束后再繼續(xù)記錄至少1 min,如有異常繼續(xù)記錄直至異?,F(xiàn)象消失。每例有效描記時間≥20 min,排除眼動等偽差。將診斷結(jié)果以α波、θ波、δ波等波形變化情況進行描述。
1.2.2 智力測定 采用參考文獻[6]中的韋氏兒童智力量表對兩組兒童進行智力水平測量。該量表主要分為語言及操作分類量表,共11 項測試,分別計算各分測驗量表得到言語量表的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outient,VIQ)、操作量表的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及總智商(Full-Scale Intelligence Quotient,F(xiàn)IQ)。量表分值以70分為界值,<70分為智力低下。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yīng)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Spearman相關(guān)性分析法分析患兒腦電圖異常改變與智力、性別、年齡的相關(guān)性。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ADHD 組和健康組兒童的智力水平比較ADHD組患兒的VIQ、PIQ、FIQ值明顯低于健康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ADHD組和健康組兒童的智力水平比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elligence level between ADHD group and healthy group(,points)
表1 ADHD組和健康組兒童的智力水平比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elligence level between ADHD group and healthy group(,points)
?
2.2 ADHD 組和健康組兒童的腦電圖異常情況比較 ADHD組患兒的視頻腦電圖異常率為28.05%,明顯高于健康組的1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54,P=0.014<0.05),見表2。
表2 ADHD組和健康組兒童的腦電圖異常情況比較(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abnormal EEG between ADHD group and healthy group(n)
2.3 ADHD患兒中腦電圖異常組與正常組兒童的智力水平比較 視頻腦電圖異常組患兒的VIQ、PIQ、FIQ值明顯低于正常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ADHD患兒中腦電圖異常組與正常組兒童的智力水平比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intelligence levels between children with abnormal EEG and those with normal EEG in children with ADHD(,points)
表3 ADHD患兒中腦電圖異常組與正常組兒童的智力水平比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intelligence levels between children with abnormal EEG and those with normal EEG in children with ADHD(,points)
?
2.4 男性組和女性組患兒的腦電圖異常情況和智力水平比較 ADHD 男性組患兒的PIQ 評分明顯高于女性組,VIQ、FIQ 評分明顯低于女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患兒的腦電圖異常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男性組和女性組患兒的腦電圖異常情況和智力水平比較[,例(%)]Table 4 Comparison of abnormal EEG and intelligence level between female group and male group[,n(%)]
表4 男性組和女性組患兒的腦電圖異常情況和智力水平比較[,例(%)]Table 4 Comparison of abnormal EEG and intelligence level between female group and male group[,n(%)]
?
2.5 不同年齡階段患兒的視頻腦電圖異常情況和智力水平比較 以10歲為界限,分為ADHD組-1組(年齡<10歲)和ADHD組-2組(年齡10~12歲)。兩組年齡段的視頻腦電圖異常率、VIQ、PIQ、FIQ評分以及α、δ、β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不同年齡階段患兒的視頻腦電圖異常情況和智力水平比較[,例(%)]Table 5 Comparison of abnormal EEG and intelligence level in children at different age groups[,n(%)]
表5 不同年齡階段患兒的視頻腦電圖異常情況和智力水平比較[,例(%)]Table 5 Comparison of abnormal EEG and intelligence level in children at different age groups[,n(%)]
?
2.6 腦電圖異常情況與智力水平的相關(guān)性 經(jīng)Spearman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視頻腦電圖異常與其VIQ、PIQ和FIQ水平呈負相關(guān)(r=-0.837、-0.864、-0.844,P均<0.001)。
ADHD 患兒因為運動前回與前額皮層葡萄糖代謝率減低,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神經(jīng)細胞突觸間隙中的神經(jīng)遞質(zhì)不足,信息不能上傳[7-8],進而造成大腦皮層調(diào)節(jié)覺醒與抑制功能所需的興奮不足,導致患兒無法控制自身行為。以上原因?qū)е翧DHD 患兒外在表現(xiàn)為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9-10],以及較差的閱讀理解、語言缺陷、知覺推理、工作記憶等能力。本研究以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對ADHD 患兒及健康兒童智力水平進行研究比較,研究結(jié)果顯示,ADHD 組患兒VIQ、PIQ、FIQ 分數(shù)均低于健康組,提示ADHD 組患兒在語言和操作能力上與正常兒童存在一定差異。
多年來ADHD 患兒智力診斷及預后判定以臨床為主,以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等量表作為參考,腦功能檢測也以心理測驗方法為主,缺乏診斷及療效評估的客觀指標[11-12]。腦電圖以捕捉大腦某個區(qū)域神經(jīng)細胞群的電位變化為依據(jù),通過快速傅里葉轉(zhuǎn)換等方式,將患兒腦功能活動過程的變化通過各頻段腦電波分布變化顯示出來,使腦功能情況得到更直觀的觀察[13]。對ADHD 患兒腦功能損傷情況的診斷更加精確,且可以持續(xù)無創(chuàng)地反映腦功能水平[14-15]。本研究以腦電圖檢測為標準對ADHD 組患兒和健康兒童腦電圖異常情況進行比較,結(jié)果顯示,ADHD 組視頻腦電圖異常率高于健康組,且ADHD組視頻腦電圖α波活動減少,δ波、θ波活動增多,波形不規(guī)則。從腦電波的特異性對其原因進行推測,腦電波主要通過頻率及波幅變化記錄大腦神經(jīng)元活動,受神經(jīng)元物質(zhì)、神經(jīng)云興奮性等影響,當ADHD 患兒神經(jīng)元代謝減慢,神經(jīng)元興奮度將降低,腦電波頻率受影響,最終體現(xiàn)在視頻腦電圖的異常上[16]。兒童腦電圖頻率隨著年齡增長由慢變快,α波增加。α波為閉目清醒狀態(tài)下的腦電圖波形,波幅升高表明神經(jīng)元細胞興奮,大腦皮層對覺醒與抑制功能的調(diào)節(jié)增強。因此,健康人在清醒時α波腦電圖波形處于升高趨勢,α波在反映兒童認知行為成長中具有重要作用[17]。θ波、δ波是慢波,是腦組織抑制過程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α/θ作為腦波絕對功率比值,比值越小提示患者的腦功能狀態(tài)越差[18]。因此根據(jù)本研究顯示結(jié)果分析,ADHD 組視頻腦電圖α波活動減少,δ 波、θ 波活動增多,且波形不規(guī)則,提示ADHD 組兒童腦神經(jīng)元興奮性降低,中樞神經(jīng)處于低覺醒狀態(tài)。ADHD 組患兒視頻腦電圖異常率高于健康組,提示ADHD組患兒神經(jīng)元異常。ADHD患兒神經(jīng)元代謝減慢,神經(jīng)元興奮度降低,導致適宜調(diào)節(jié)無法強化,不利調(diào)節(jié)無法抑制,進而影響兒童注意力、動作協(xié)調(diào)性與操作能力,出現(xiàn)動作增多、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19]。同時神經(jīng)元興奮度降低,導致腦波慢化,在視頻腦電圖上體現(xiàn)出來。
當前研究認為ADHD 患兒腦電圖異常主要表現(xiàn)為δ 波、θ 波增多,α波、β波活動減弱。且ADHD 女患兒腦電圖異常表現(xiàn)為δ 波、θ 波的不對稱性,男患兒以α波和θ波不對稱為主要表現(xiàn)[20],本文研究結(jié)果與其相一致。推測其原因在于男女性激素分泌、SLC6A2 基因分布性別差異等。且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DHD女性組PIQ 分數(shù)高于ADHD 男性組,VIQ 分數(shù)低于ADHD男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Biederman等[21]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該研究表明女性更偏向于物質(zhì)使用障礙方面,男性患兒則在閱讀等方面障礙較嚴重。Rucklidge 等[22]也認為男女ADHD 患兒在臨床癥狀上表現(xiàn)不同。
兒童大腦皮層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發(fā)育完善,因此目前普遍認為兒童腦電圖頻率由慢變快,幅度普遍下降,δ 波、θ 波逐漸減少,α波增加。Poil 等[23]研究發(fā)現(xiàn)ADHD 腦電圖異常隨著患兒年齡增長發(fā)生改變,δ 功率更高,β功率更低。本研究顯示,ADHD-1組視頻腦電圖異常率大于ADHD-2組,提示兒童ADHD患病率與年齡有一定關(guān)系,但兩組智力水平、異常類型及異常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推測原因在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需要增加樣本量進一步研究。一般認為ADHD患兒智商正?;蛘呗缘陀谡和?,就本文研究結(jié)果來看,ADHD組VIQ、PIQ、FIQ水平略低于健康組,且視頻腦電圖異常組VIQ、PIQ、FIQ水平低于正常組,Spearman相關(guān)性分析ADHD視頻腦電圖異常與智商水平呈負相關(guān),提示ADHD視頻腦電圖異常程度越嚴重,患兒智力水平越低。
綜上所述,ADHD患兒視頻腦電圖異常與其智力水平具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具體表現(xiàn)在ADHD視頻腦電圖異常率越高,患兒智力水平分數(shù)越低。ADHD患兒視頻腦電圖結(jié)合C-WISC能夠作為患兒智力障礙及嚴重程度診斷輔助依據(jù)之一。本文研究不足在于樣本量較少,性別及年齡對ADHD 患兒智力水平的影響,及其在視頻腦電圖異常中的相關(guān)性仍需要進行大范圍、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進一步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