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
摘 要:交通事故案件涉及到諸多復雜的情況,交通事故主體為車輛、涉案人員、道路及以外的相關內容,因為多方面的影響,現(xiàn)場勘測無法花費太多的時間,需要迅速完成,所以往往會出現(xiàn)遺漏,這經常會影響到事故的處理和責任的認定。道路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鑒定,在道路交通事故技術鑒定當中屬于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是處理事故當中很多疑點的關鍵。
關鍵詞:痕跡物證 肇事逃逸 事故現(xiàn)場散落物 整體分離
Application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Sene Scattering in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Wang Peng
Abstract:Traffic accident cases involve many complex situations. The main body of traffic accidents is vehicles, people involved, roads and other related content.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many aspects, on-site investigation cannot take too much time, and need to be completed quickly, so there are often omissions, which often affect the handling of accident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responsibility.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aces and physical evidence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s an indispensable content in the technical appraisal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and is the key to dealing with many doubts in accidents.
Key words:traces, physical evidence, hit-and-run, scattered objects at the scene of the accident, overall separation
肇事逃逸類案件在日常交通事故中屢次涉及,因此在確定肇事車輛是辦案單位尤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鑒定中的疑難事項;涉及到此類案件時,辦案單位在對事故現(xiàn)場勘驗時尤為關鍵,事故現(xiàn)場的車體痕跡、人體痕跡、衣服表面痕跡、路面痕跡以及可能涉及到的微量物證、個體識別(DNA)及整體分離等等;在鑒定活動中,對痕跡的固定、提取都是鑒定活動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鑒定人的技能經驗要求較高。通過近十年從事道路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鑒定工作,關于道路交通事故痕跡檢驗鑒定談談幾點個人看法。
1.車輛表面的痕跡勘驗時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痕跡固定,對痕跡的形狀、尺寸、顏色、痕跡走向、附著物等,將重點放在對血跡、毛發(fā)、衣物和擦拭痕跡上,要尤其重視查看衣物顏色和形狀,并且和值得引起懷疑的劃痕加以對比,如需要詳細的照片比對,則要放大比例進行拍攝,讓照片更為清晰。
2.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痕跡;如路面痕跡,按照輪胎痕跡的形成機理和外觀形態(tài)的不同,可以分為滾印、壓印、側滑印及制動拖印,需注重輪胎的花紋尺寸,輪胎痕跡的走向。
3.事故現(xiàn)場的散落物,需要測量、拍照固定并提取保存;碰撞事故中,肇事車輛易因碰撞導致車體部件受損,脫落,甚至有些現(xiàn)場散落物可以確定肇事車輛的品牌、顏色等重要信息。
下面通過兩個真實案例對事故現(xiàn)場遺留物在逃逸類案件中的運用進行說明;案例一是事故現(xiàn)場遺留的散落物在道路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鑒定中的應用;這是一個重新鑒定的案件,首次痕跡鑒定意見書下發(fā)后,肇事車主對鑒定結論不認可,提出重新鑒定;經過與辦民警對案件行詢問、溝通,梳理,辦理好相關委托手續(xù),在對案情的進一步了解后,前往當事人家中,對受害人頭面部及事發(fā)時所穿衣服進行勘驗,隨后又和辦案民警前往事故現(xiàn)場和停車場對肇事車輛及遺留在事故現(xiàn)場的散落物進行仔細的勘驗。案例二是通過微量物證的比對及車體痕跡特征的運用。
基本案情一:
20**年**月**日**時許,在某某縣某某監(jiān)獄至某某公路某某鄉(xiāng)壓張村路段發(fā)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龐某某被不明車輛撞倒在公路上,龐某某已經死亡,肇事車輛逃逸。
檢驗所見:1.冀****號小型轎車,車身表漆顏色為白色;車輛識別代號為LVHRU1748H6****。該車前保險杠外飾右側下部導流飾板(呈黑色)距地10cm-20cm見面積約9cm22cm斷裂缺失痕,其斷裂面呈不規(guī)則狀,斷痕處未檢見剛性部件碰刮痕;該車右前輪及右后輪胎肩花紋呈斜向,寬度約為2.0cm,且內胎肩見擦痕減層。將車輛舉升起來,檢見該車前部右側下部導流飾板下部見塵土減層擦拭痕,右前輪內胎側、右前輪擺臂、下護板右側均見塵土減層擦拭痕;排氣消音器下部見片狀塵土減層擦拭痕;右后輪懸架、螺旋彈簧座下部見塵土減層擦拭痕。
2.委托方提供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遺留的散落物:選取其中一塊黑色不規(guī)則面積約9cm22cm黑色塑性碎片,其斷裂面呈不規(guī)則狀:①現(xiàn)場將選取事故現(xiàn)場散遺留的散落物與冀****號小型轎車前保險杠外飾右側下部導流飾板缺失部位進行拼接,發(fā)現(xiàn)兩者在尺寸、前后表面的色澤、厚度及氧化程度等方面均相一致,且在斷裂面和斷裂紋線方面完全吻合。
②選取的不規(guī)則面積約9cm22cm黑色塑性碎片下部見一卡扣,卡扣表面為同心圓形,內圓直徑約1.4cm,外圓直徑約2.2cm,圓形后部呈波浪形條紋狀印痕,由外側至內側的條形波紋的長度依次約3.0cm、2.0cm、2.0cm、1.5cm,拐角處呈弧狀,且外圓邊緣至鄰近波浪形條紋間距離均0.6cm。
3.由委托方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照片和《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圖》復印件見:事發(fā)路段為南北走向,干燥瀝青路面,路幅寬度約為7.0m,以道路東側邊緣為基準線;龐某某頭東南腳西北躺于道路東側路面,頭和腳至基準線分別為2.2m、3.1m,其朝西偏北約8.3m處見一黑色塊狀塑性散落物,其短袖右側袖口處粘附大面積不規(guī)則褶皺狀黑色輪胎花紋印痕。
4.由龐某某尸檢照片和尸檢報告意見書見:尸體長160cm;下頜皮膚擦傷6cm4cm,伴皮下淤血。左耳廓、左面頰部至頸后側呈M波浪形皮膚擦挫傷20cm16cm。右側顳部、耳廓至右面頰部皮膚擦挫傷16cm14cm。胸部大面積皮下血氣腫。多發(fā)肋骨骨折。胸骨骨折。正胸部皮下淤血20cm2cm。左胸部皮膚擦傷5cm5cm、3cm0. 5cm。右下胸部皮膚擦傷18cm10cm。左前胸部呈堅條狀皮膚擦挫傷20cm5cm。中間間隙為4cm0.5cm。受害人左面頰部至脛后側呈波浪形皮膚擦挫傷,波紋的長度依次約為2.9cm、2.0cm、2.0cm、1.7cm,拐角處呈弧狀,且外圓邊緣至鄰近波浪形條紋間距離均約為0.6cm,左前胸部及左胸部下側見兩處呈斜向規(guī)則條狀皮膚擦挫傷,間距寬均約為2.0cm。
5.龐某某長褲:長褲為藍色牛仔褲,上表面粘附大面積塵土附著。
分析說明:
1.1由檢驗所見1與2比對見:事故現(xiàn)場遺留的黑色塑性不規(guī)則狀散落物與冀***號小型轎車前保險杠外飾右側下部導流飾板缺失部分在尺寸的大小、色澤、氧化程度、斷裂面和斷裂紋線上完全吻合,符合整體分離同一認定法則,即事故現(xiàn)場遺留的散落物為冀***號小型轎車所遺留。
1.2由檢驗所見2與4比對見:選取的黑色不規(guī)則面積約9cm22cm黑色塑性碎片下部見一卡扣,卡扣表面為同心圓形,內圓直徑約為1.4cm,外圓直徑約為2.2cm,圓形后部呈波浪形條紋狀印痕,由外側至內側條形波紋的長度依次約為3.0cm、2.0cm、2.0cm、1.5cm,拐角處呈弧狀,且外圓邊緣至鄰近波浪形條紋間距離均約為0.6cm,與龐某某左面頰部至脛后側呈波浪形皮膚擦挫傷,波紋的長度依次約為 2.9cm、2.0cm、2.0cm、1.7cm,拐角處呈弧狀,且外圓邊緣至鄰近波浪形條紋間距離均約為0.6cm,具有形狀、尺寸、輪廓的吻合性,符合承痕體與造痕體相互印證關系。
1.3由檢驗所見1與4比對見:冀****號小型轎車右前輪及右后輪胎肩花紋呈斜向,寬度約為2.0cm,與龐某某左前胸部及左胸部下側見兩處呈斜向規(guī)則條狀皮膚擦挫傷,間距寬均約為2.0cm,具有形狀、尺寸及形態(tài)的吻合性,符合承痕體與造痕體相互印證關系。
1.4由檢驗所見1與3和5比對見:冀****號小型轎車右前輪及右后輪內胎肩見擦痕減層,前部右側下部導流飾板下部見塵土減層擦拭痕,右前輪內胎側、右前輪擺臂、下護板右側見塵土減層擦拭痕,排氣消音器下部見片狀塵土減層擦拭痕,右后輪懸架、螺旋彈簧座下部見塵土減層擦拭痕,與龐某某短袖右側袖口處粘附黑色輪胎花紋印痕,及其長褲上表面粘附大量塵土附著,可以形成對應關系。
1.5由檢驗所見3和分析說明1.1知,冀****號小型轎車前保險杠外飾右側下部導流飾板缺失,其斷裂面呈不規(guī)則狀,斷痕處未檢見剛性部件碰刮痕,符合與外部柔性客體(如人體)發(fā)生接觸形成的痕跡特征,符合受到外力作用,斷裂脫落;且事故現(xiàn)場遺留的散落物位于龐某某朝西偏北方向路面。分析認為,冀****號小型轎車事發(fā)時經過事發(fā)路段。
綜上所述,結合龐某某尸檢報告及案情,考慮到人、事、物、時間及空間存在的聯(lián)系,綜合分析認為:冀****號小型轎車底部右側與龐某某發(fā)生過接觸。
基本案情二
20**年**月**日**時**分左右,在**市**南路與**路交口南側約50米處,靜止在道路上的陳某某駕駛的無號牌三輪電動車被一輛轎車碰撞,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轎車車逃逸。陳某某經送醫(yī)院搶救,于當晚20時24分搶救無效死亡。
檢驗所見:1.皖****號小型普通客車:車身表漆顏色為紫色;車輛識別代號為L*****8451HD10****。該車前號牌彎折變形,表面見藍色表漆減層;前保險杠外飾中部距地53cm-58cm見藍色斜向、條狀碰擦痕,提取該藍色物質備檢,其中部下側距地30cm-35cm范圍見撞擊痕,且見由前向后約15cm寬泥土加層;進氣格柵左側距地74cm處見斷裂痕;發(fā)動機艙蓋前側中部距地90cm處見由前向后的撞擊痕;右前組合燈罩左側見藍色物質附著;前擋風玻璃下部導流槽中見破裂的玻璃,提取該處玻璃碎片備檢。
2.無號牌三輪電動車:車身表漆為藍色;電機號為HLD60200508****。該車前部防撞杠、前部飾板距地40cm-90cm呈擠壓狀碰撞后移,藍色表漆呈減層,提取備檢;右前組合燈脫落,呈懸掛狀;前輪胎寬約15cm,胎面粘附泥土;前擋風玻璃距地90cm-140cm范圍破裂,提取備檢;駕駛室左右車門內側未檢見碰撞痕;車廂后部廂板中部距地55cm-160cm范圍碰撞前移約12cm,表面見擦拭痕,未檢見剛性部件撞擊痕,車廂右后及左后拐角距地115cm-130cm范圍處見藍色表漆減層刮擦痕。
分析說明:由檢查結果1與2比對見:①皖****號小型普通客車前號牌彎折變形,前保險杠外飾中部見藍色斜向、條狀碰擦痕,進氣格柵左側見斷裂痕,發(fā)動機艙蓋前側中部見由前向后的撞擊痕,右前部見藍色物質碰擦痕,與無號牌三輪電動車前部防撞杠、前部飾板呈擠壓狀碰撞后移,藍色表漆呈減層,右前組合燈脫落,具有高度、形態(tài)的一致性,且痕跡表面的色澤及受力方向相吻合,符合承痕體與造痕體相互印證關系;②皖****號小型普通客車前保險杠外飾中部下側見撞擊痕,且見由前向后約15cm寬泥土加層,與無號牌三輪電動車前輪胎寬約15cm,胎面粘附泥土,具有高度、形態(tài)的一致性,且痕跡表面的尺寸及受力方向相吻合,符合承痕體與造痕體相互印證關系;
由上述相對應的痕跡特征,結合**司鑒[20**微量鑒字第**號意見書的鑒定意“皖****號小型普通客車前保險杠外飾中部提取的藍色物質與無號牌三輪電動車前部飾板表面提取的藍色表漆為同種類油漆;皖****號小型普通客車前擋風玻璃下部導流槽中提取的玻璃碎片與無號牌三輪電動車前部提取的玻璃碎片為同種類玻璃”。
分析認為:皖****號小型普通客車前部與無號牌三輪電動車前部發(fā)生過碰撞。
結語
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中,車輛是不是直接發(fā)生過接觸,決定了案件的性質,并且成為事故責任的關鍵性依據(jù),交通事故痕跡檢驗鑒定是處理事故當中很多疑點的關鍵??茖W技術不斷取得進展的今天,痕跡鑒定開始在交通事故處理當中得到了更大范圍的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和方式方法對案件處理已經顯示出其巨大的優(yōu)越性來,并且在交通事故處理當中具備越來越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GA/T 41-2019《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痕跡物證勘查》.
[2]GA/T 1087-2021《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
[3]《微量物證鑒定通用規(guī)范》(SF/Z JD0203006-2018).
[4]《玻璃物證鑒定規(guī)范》SF/Z JD0203008-2018.對鑒定檢材進行處理、檢驗、分析.
[5]閻軍.車體痕跡檢驗技術在交通事故處理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成果縱橫,2020(1):110-110.
[6]吳曉昱.整體分離痕跡檢驗在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9,No.400(32):22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