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
如果關(guān)于成事,只能說一點,我會說什么?
我非常坦誠地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要成事,如果只有一個原則要遵守——做個老實人,做個老實人,做個老實人,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老實修煉,老實做事,任何時候做個老實人,這是我能給各位提出的唯一的一點。
可能你會想,過去講《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意思是打仗就是要出奇兵,就是要爾虞我詐,就是要不講道德,你才有可能贏。
我也看過一些所謂的商戰(zhàn)小說,我不得不說,真的不是這樣的。
其實我在地球上也活了五十年,我學商業(yè)、做商業(yè),也超過了二十年,說到底,在商場還是要靠誠信??煽康娜?,時間長了,還是比不可靠的人得到的更多、更值。
在我參加工作之后的二十年,那是2000年到2020年,這二十年,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很多猛人,第一、唯一、最,能干好多事兒,能征服世界,開疆拓土,等等。這兩三年慢慢都歇了,而且都是以加速度歇菜了。
曾國藩是這么說的,“平日非至穩(wěn)之兵,必不可輕用險著”,就是如果平常不是很穩(wěn)定、很老實的隊伍,就不能涉險,不能冒險;“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輕用奇謀”,就是平常你不是說最笨、最正、最扎實的方式,不能用奇謀,不能用陰謀詭計。
他這句話看上去就沒有說什么,只是說老實、老實、老實,但他實際上在和一個非常能干的人在討論用兵打仗之道,這句話他是跟胡林翼說的。兵行險招,部隊一定要一直扎實可靠才可以;軍出奇謀,領(lǐng)導(dǎo)者要一直光明正大才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直扎實可靠的部隊,幾乎不可得;一直光明正大的領(lǐng)導(dǎo),幾乎沒有。所以,沒被逼到絕境,還是老老實實,不要心存僥幸,永遠不用險招,永遠不用奇謀。
其實退一步講,哪怕被逼到墻角,我都建議不要用奇兵,不要用陰謀詭計,還是老老實實,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能做到就是能做到。
除了不用奇兵,那你平時還應(yīng)該怎么辦?平時也要老實。
除了在危急關(guān)頭,平時更要老實。作為個體,作為團隊,作為公司,能夠愛你的客戶,能愛你的上下游,不要與人爭利,老老實實這么長期去做,實際上,你會在更長的時間里做得更好。
曾國藩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寫給李鴻章的:“用兵之道,最重自立,不貴求人。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quán)術(shù)?!笔裁匆馑寄兀烤褪钦f,做事情最重要的是求自己,自己做,不求人;帶團隊最重要的是誠實、誠信、誠心,不要耍權(quán)術(shù)。
不要和自己手下耍權(quán)術(shù),也不要跟周圍人耍權(quán)術(shù),也不要跟自己的領(lǐng)導(dǎo)耍權(quán)術(shù),也不要跟相關(guān)的合作方、相關(guān)的利益者耍權(quán)術(shù)。
做人也一樣,你老老實實去做就好: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一原則。不給別人添沒必要的麻煩,特別是不能陷害人家,不能耍權(quán)術(shù),第二原則??瓷先ズ芎唵蔚脑瓌t,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給別人添麻煩,能遵守這兩條基本原則的人,無論貧賤美丑,就是一個當當正正、合格的人。
如果在此基礎(chǔ)上,再能做到勤奮、謹慎,就是人才。如果還能做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都不只是人才了,就是人杰。反之,如果這兩個做人的基本原則都遵守不了,哪怕智商、情商再高,哪怕腰再細、胸再大、跑得再快、跳得更高、投得更遠,都是人渣。
不容易的,看上去非常普通的,其實是最難做到的。
所以曾國藩在另外一個地方講:“養(yǎng)生與力學,皆從‘有恒做出,故古人以‘有恒為作圣之基。”就剛才你看著那么簡單的事情,但是你觀察周圍能做到的人非常少,因為什么?他們沒有恒心。
所以再往下說,是有恒,不投機取巧。無論你是養(yǎng)生,還是做學問,還是帶兵打仗,還是成事,貴在堅持。換到現(xiàn)代,無論健身,還是創(chuàng)業(yè),都貴在堅持,反過來也一樣。
老有人問我,哎,馮老師,你原來是學醫(yī)的,學到醫(yī)學博士,那為什么有些病人治不好?
最大的原因你猜是什么?病人吃藥沒效果的最大原因,是不遵醫(yī)囑,沒有恒心,不按時按量吃藥,不該停藥非要停藥。這些人里包括我媽,所有人都有一個媽,我也有一個媽,我那個媽經(jīng)常說,哎,我感覺挺好,不用再吃了,我感覺我的血壓還挺好,不用再吃了。然后等她感覺血壓不好的時候,就直接去叫救護車了。
成事人創(chuàng)業(yè)失敗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是沒耐心、沒有恒心、不尊重商業(yè)規(guī)律,總認為說,我可以乘風而起,撈一把就走。不耐心營造商業(yè)模式,不孜孜以求經(jīng)營現(xiàn)金流為正,一直醉心于講故事,忽悠一輪融資,再忽悠一輪融資。如果總這么做,你很難長久。
最后的最后,我再引用曾國藩的一段話來強調(diào)如何做個老實人。曾國藩這么說,“凡道理不可說得太高,太高則近于矯,近于偽”,道理說得太縹緲、太高,那就是矯情,就是虛偽;“吾與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不撒謊二事,雖最淺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
就是別跟我整天講那些情懷啊、理想啊、世界啊、宇宙啊,太矯情,甚至接近虛偽。那做什么呢?咱們就談兩點:不要晚起,不要說謊。聽上去很簡單,不晚起,那就早起唄;不說謊,那就是有啥說啥唄。
其實就是這么一點兒事兒,希望各位不要因為這點兒事平淡無奇,就不去身體力行。就是這點兒事兒,如果堅持的時間長,就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