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華
我們一出生就在一個陳舊的世界上,許多游戲規(guī)則要遵守,否則就會被踢出局。
怎樣活著永遠是活著的課題,人們無所事事的時候會想一想,想不明白的時候就放一邊,等無所事事的時候再想一想。
所以一輩子過去了,在死亡這件事上還是淺嘗輒止。
當(dāng)然最好也就是淺嘗輒止了,否則一骨碌跌進去,就爬不起來了。
年輕的時候我也想過:要么活得有意義,這個意義就是不斷給自己新的東西;要么死去,反正人遲早是要死的。
后來我覺得這個想法完全錯誤:意義不是我們想象的樣子,價值也不是我們自以為是的那樣。
活是整個宇宙最寬泛的東西,我們的所謂意義和價值充其量就是一條直線,把另外的風(fēng)景都棄置一邊了,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大部分人必須過的是漫長的沒有意義的枯燥的日子,這個沒有選擇。
有的人會成功,但是成功是短時間之內(nèi)的一個事件,成功之前和之后同樣是枯燥而漫長的日子。
這是我們必須忍受的。
我覺得一個人的成功除了事業(yè)的成功以外,更持久和更入心的成功是在庸俗的日子里尋找到快樂。
這個快樂點燃會很簡單:你種過一棵植物嗎?你看過它發(fā)芽、生長、開花、結(jié)果的整個過程么?
比如一部手機,是的,它的功能不用幾天就可以摸得清清楚楚,但是摸清楚以后不等于完全地利用,就算完全地利用以后也還會更新。
比如我的手機,我首先會下載一個好用的電子書閱讀器,光這一項,就足夠我玩好多年了。
我不看輕那些自殺的人,我就希望他們自殺未遂。如果真正經(jīng)歷了死亡,人生境界真的會很不一樣。
它雖然不能消除對死亡的迷信和誘惑,但是可以活得從容一些:奶奶的,我就要和這庸俗的沒有意義的生活死磕到底!
史鐵生說:不要急,死亡一直在等著你。好像死亡是一個你非常討厭的結(jié)婚對象。那么好吧,既然必須和這個無聊的家伙結(jié)婚,我一定要把我的忠貞、我的熱情、我的好奇心、我的愛浪費在這個世界上,把一副空殼留給它。
(Rita摘自新星出版社《無端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