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庶
奧運會開幕的前一天,忽接文友孤雁的電話,他請我到他家共同觀賞開幕式,有時間的話還要與我一同慶祝他參加革命60周年。與孤雁相識近30年,文字之外的交往并不多,只知他是個“老革命”。如今能有聆聽他革命史的機會,我當然愿意洗耳。
他說,他與我同是山東人,原籍是聊城東昌府杜莊村朱老莊鄉(xiāng)。聊城出了個以身殉國的國民黨愛國將領(lǐng)范筑先。范將軍的英雄事跡對當?shù)厍嗌倌暝羞^不小的激勵,他本人就是其中之一。1947年他參加了解放軍,那年他才13歲。第二年他參加了淮海戰(zhàn)役,是野戰(zhàn)醫(yī)院的一名小護理員,之后又隨軍南下。百萬雄師渡長江共有五個渡江點,他是從南京渡江的。渡江后隨部隊一直向西,追剿國民黨殘余部隊,最后來到貴州。貴州全境解放后,他又與和平解放西藏的部隊進藏。不久又回到貴陽,在四十四醫(yī)院當外科護士長。1954年在他的要求下,轉(zhuǎn)業(yè)到地方工作,第一個單位是貴陽市公安局。
他家祖輩都是農(nóng)民,卻寄希望他做一個有文化的人,所以給他起的名字叫杜文,孤雁本是他的筆名。雖然他參軍前沒能讀幾本書,那也是環(huán)境使然。在市公安局工作期間,他以小時候村里一位有文化的老人勉勵他的那首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睘樽毅?,將所有業(yè)余時間都用來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他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得到三個體會,從而確定了自己以后的文學道路。體會之一是,出身低微、貧苦,并不是個人成長、成熟、成功的障礙。俄國的高爾基,英國的莎士比亞、狄更斯;美國的馬克·吐溫、德萊塞;法國的盧梭;丹麥的安徒生等名家就是例證。其二是人所處的環(huán)境,個人經(jīng)歷,加上人主觀能動性的張揚,是成長、成熟、成功的要素。其三是在眾多的文學形式中,他更喜歡詩歌這種獨特的形式。他覺得詩歌題材廣袤,文字精煉,縱情雅致,寓意深刻。于是他把博覽的重點放在了國內(nèi)外眾多詩人的作品上。
他從亞里士多德、雨果、裴多菲、雪萊、拜倫、歌德、海涅、普希金、馬雅可夫斯基、泰戈爾、郭沫若、朱自清、徐志摩、聞一多、何其芳等中外名家優(yōu)秀詩歌作品中,盡情地體味著詩歌形式的多樣,內(nèi)涵的豐碩,時空的博大,情操的純真,思想的厚重,境界的高遠……
在生活與藝術(shù)積累的基礎(chǔ)上,杜文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他的詩歌得到我省張克、羅馬、鐘華等老詩人的點評和贊許。1956年他被調(diào)任省文聯(lián)《山花》詩歌編輯。為貫徹“雙百方針”,同年我省又創(chuàng)辦了第一個詩歌刊物《青春》,杜文擔任了副主編。在這個刊物短暫的歷史中,她真情歌頌黨、社會主義和人民的美好生活,當然也針砭一些社會不良現(xiàn)象,從而吸引了許多青年讀者。1957年那場政治風暴,使《青春》夭折了,也使一些青年詩人被戴上了政治“帽子”。杜文雖然僥幸沒有戴“帽子”,卻背上了“內(nèi)控”的政治標簽,被下放到郊區(qū)農(nóng)村,一去就是22年。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被“落實政策”,才得以“歸隊”。
在被屈辱的年代里,他不停地輾轉(zhuǎn)在高坡、石板寨、花溪等教育戰(zhàn)線的最基層?!拔母铩敝羞€被誣為“漏網(wǎng)右派”、“蹇先艾的黑爪牙”而被抄了家。但他始終不放棄在文學上的追求,筆耕也從未停頓?;蛟S是更直接地接觸社會和生活,此期間她的詩作更趨于深情和成熟。他在詩歌中把工廠的煙囪形容為一支書寫精美詩句的筆;把巨變的山城比作一座奏著華美樂章的音樂廳;把人類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喻為一顆神秘的和平信號;把烏江邊的紅軍墳看作一首英雄的贊歌……
因編制指數(shù)所限,被落實政策的杜文進不了《山花》,只能在行政部門屈就。盡管如此,他還是不放下手中的筆。他認為人的一生只有幾十年,雖然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酸楚的年輪上,往往會蒙有一層淡淡的清凄,還有幾分的無奈。但若因此怨天尤人或無所事事,那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及時地把握真誠的人生,有所作為,才能夠體現(xiàn)人生的價值。他仍然筆耕不止,又創(chuàng)作了《咖啡屋》、《泉流》、《心之高地》、《郊外》、《老城變奏》、《愛神火花》等許多優(yōu)秀詩作,分別在《山花》、《萌芽》、《星星》、《詩刊》、《貴州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他的詩作被《貴州新文學大系·詩歌卷》、《文學世紀》、《中國新星詩人詩選》、《新千年的祝福》、《中華詩歌精編》、《中華騰龍》、《情愛百年》等著名詩集收編,并在國內(nèi)詩歌大賽中多次獲獎,還被“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收藏。他是我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當代詩學研究會理事,他的簡歷辭條被編入《中國新人大辭典》。在他即將離休之際,又出版了《歲月的珍珠》、《夢中的伊甸園》的個人詩集。
離休多年的杜文,仍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這不僅是因為他們夫妻幾十年相敬如賓,四個兒子都成為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才,以及他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還因為每當他回顧自己的革命路、文學路、人生路的時候,總會感到無比的充實!前年他再次回山東老家會親友,山東魯西書協(xié)主席、杜文小學同學杜漢文對他的一生概括為“憶汝少時蒙學期,聰明活潑有毅力;氣宇軒昂參軍校,戎馬生涯終成器。年輕孤雁飛南方,翱翔云天黨指航;文壇史上有成就,推陳出新著篇章?!贝送猓€把父母合墓安葬,終了了多年的心愿。
窗外天色漸亮,此時我問他為什么要用孤雁的筆名?他說許多人對此都曾有誤會。孤雁雖然不是領(lǐng)頭雁,也不是群體中的一只雁,但卻有雁的共性。孤雁在暫時脫離群體的環(huán)境中,仍然勇于奮飛,我十分欣賞這種精神!聽杜文如此解釋,我恍然而悟。此時我忽然想起“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詩句,眼前向我傾訴個人歷史的文友——一只西南飛的孤雁,是否也“五里一徘徊”了呢?我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