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寶
童年的回憶有時候是絆腳石,讓自己摔得滿身是傷;有時候也是墊腳石,讓自己攀爬得更高。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而我,總覺得自己是不幸的人。因為自己是不被爸媽寵愛的孩子。
家里有三姐妹,我排老二。就像《請回答1988》里的德善一樣,家里有兩個煎蛋,有大姐和小弟在,怎么都輪不到德善;衣服總穿姐姐不要的,零食總討弟弟吃剩的。我爸曾單獨帶我姐去過游樂場,我媽也曾帶我妹去過農(nóng)家樂,而我,幾次半夜醒來都是孤單一個人。
廣州之前疫情反復,學校實行封閉管理,我也好幾天沒回家。晚上,妹妹手機視頻過來,突然討論到我為啥不受爸媽寵愛。她口無遮攔:是因為我性格不討喜,小時候吃完就睡,睡完就吃,不哭不鬧也不愛玩,于是爸媽操心少了,關注少了,理所當然愛就少了。
這些話雖是實情,但我聽在心里總不是滋味。視頻結(jié)束后,我禁不住哭泣。
舍友阿霞那時正在陽臺晾衣服,她聽見哭聲后跑進來。我忍不住抽噎著詢問:“阿霞,是不是只有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喝?像我這種平常一聲不吭的孩子就活該被爸媽忽視?”
阿霞抱著我,拍著我的后背,很溫柔很溫暖:“爸媽怎么可能真的忽視自己的孩子,只是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他們的對待方式不同而已。”
我固執(zhí)地說:“他們出門都不帶我,也不怕我跑丟了。”“你奶奶不是住在樓下嗎?你不是真的只有一個人的?!薄八麄兠總€月給我姐1000元生活費,卻一學期只給我2000元?!薄澳遣皇侵滥闳″X不方便,一次性給你多一點好周轉(zhuǎn)嘛!”
阿霞很了解我,她知道我現(xiàn)在一直在鉆牛角尖:“阿繆,有時候過去的事就過去了吧,放過那些事也是放過自己。父母愛每個孩子的方式不一樣,但是你也不能完全否認他們的愛。而且你要知道,我們這些好朋友都愛著你呀!”
是的,在我孤單無助的時候,父母不在身邊,我這些好朋友總能給我像親人一樣的關懷與幫助。
我還在執(zhí)拗地傷心:“我妹說我性格不討喜……”“你不知道我們多喜歡你的性格,樂天又活潑,善良又溫柔!”“我妹說……”話還沒說完,她就把一顆葡萄塞進我的嘴巴,打斷我的吐槽:“嘴巴長在誰那里,愛咋說咋說,你吃你最喜歡的葡萄就好!”
在她的安慰下,我終于停止否定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不用拼命把自己變成爸媽喜歡的性格,因為也有無數(shù)的人因為這個性格喜歡我。我只需要喜歡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必因為童年的不受家人喜愛而一再否認自己。當下,要放下成見,和自己的過往和解,和自己的家人和解。
要知道,童年的回憶有時候是絆腳石,讓自己摔得滿身是傷;有時候也是墊腳石,讓自己攀爬得更高。我很幸運,找到了我的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