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成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油茶政策的不斷出臺和資金投入的不斷加大,油茶的種植規(guī)模逐漸提高,并且通過有效的種植技術,將其油茶的整體產量逐漸提升,使其整體經濟效益逐漸提高。目前廣西油茶的栽培面積正在擴大,已逐步成為縣域經濟的主要來源。通過采用良種油茶大苗上山造林的方式,使其油茶的生長更為優(yōu)質,使其整體產量得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油茶林的整體栽培技術已經逐漸完善,但是其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對于其問題要不斷進行優(yōu)化,使其整體產量得以提高。對此,本文主要針對油茶高產林栽培技術與管理措施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油茶;高產林;栽培技術;管理措施
0 引言
對于油茶而言在種植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并且建立相應的油茶林能夠有效地起到防火作用。油茶能夠通過相應的處理,可以制作成食用油,并且也能夠將其運用在工業(yè)生產中,其中生產后的油茶殘渣可以將其做成化肥、飼料等高附加值產品,由此可以看出,油茶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經大面積地種植油茶林。尤其在廣西各地油茶林的面積正在逐年增長,成為當?shù)胤N植戶脫貧致富的主要產業(yè)之一,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油茶種植存在的問題與原則
1.1 油茶種植存在的問題
油茶屬于茶科其整體高度能夠達到6m左右,油茶在生長的過程中喜歡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但是整體茶樹不耐高溫,對于其土壤中的有機物需求也不是很高,因此在各地都能夠進行生長。油茶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有2000 多年栽培和利用歷史,與油橄欖、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與烏桕、油桐和核桃并稱為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因而在我國種植范圍相對比較廣泛,例如廣西就有大量種植,其地區(qū)氣候比較溫和,適合油茶生長,目前種植油茶已經達到了53.33萬hm2,并對此健全了相應油茶林技術標準,提高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但是在種植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通過對廣西河池市部分油茶種植基地進行調查,以及綜合相應種植戶的情況,發(fā)現(xiàn)在種植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油茶的品種相對比較多,種植戶在種植時對于品種選擇隨意,不注重適地適樹,使其油茶品種選擇多種多樣、品系混亂。然后,是前期油茶用苗供給不夠,主要供應1年生小苗,由于小苗在上山種植時,易會出現(xiàn)存活率低的問題,對其進行撫育管護時,因整體費用也比較高,影響農戶的積極性。其次,對于油茶苗的種植沒有相應管理措施,對其進行的栽培技術也比較傳統(tǒng),因此造成油茶產量不高。最后,是對其的管理技術比較落后,這造成其管理不當出現(xiàn)油茶產量過低等情況。這些問題對于油茶林的栽培產生極大影響,還會影響種戶的種植積極性,因此為了能夠保障油茶的產量,要對其栽培技術進行優(yōu)化[1]。
1.2 油茶種植林營造原則
對于油茶高產林的營造,一定要遵循相應栽培技術,并且還要遵循相應營造原則,其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種源地域適應性原則。對于油茶種源一定要明確,在引進茶種的時候,一定要對其來源進行規(guī)范。我國的油茶在各地都有生長,根據(jù)各地氣候的不同,來選擇相應油茶品種,從而保障油茶的高產。在進行油茶種植時,一定要選擇優(yōu)質油茶品種進行繁殖,其油茶種苗必須是國家或省(或自治區(qū))品種審(認)定且適宜當?shù)胤N植的油茶良種,這樣能夠保障品種的質量。對于其良種的制度也要嚴格進行遵守,良種在種植的過程中,其生長比較快,并且結果比較早,最終生產出來的食用油質量也比較高,因此廣西已經大面積的種植業(yè)相應選定岑軟系列良種油茶作為當?shù)匕l(fā)展品種,從而保障整體油茶質量。第二,發(fā)揮遺傳優(yōu)勢性原則。對于油茶種植而言,主要是通過優(yōu)質的品種進行雜交,從而得出高產量油茶,然后在油茶中提取相應食用油,滿足人們對其茶油的需求。而在油茶種植過程中,一定要按照品種以及氣候的差異進行種植,合理地將品種進行搭配,從而能提高整體產量。第三,科學經營管護原則。油茶林生長周期相對比較長,而不同的品種對環(huán)境的需求也不同,通過雜交而得出來的油茶樹種,會出現(xiàn)果花同樹的情況,因此要對其進行精細化管理,從而才能夠保障油茶品種的高產。同時在對其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相應栽培技術標準進行管理,這樣能夠更符合其油茶自身特點,使其整體產量能夠提高,保障農戶的經濟效益。第四,適度擴張?zhí)嵝栽瓌t。對于廣西一些老油茶林基地,因整體經營管理時間相對比較久,因此對于其產業(yè)文化以及加工有很深的建樹,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要對其進行優(yōu)化,并且提高加深管理,使其栽培技術能夠得以完善,使其產業(yè)能夠不斷發(fā)展[2]。
2 油茶高產林栽培技術
要想提升油茶林的產量,需要不斷優(yōu)化栽培技術,從而有效保障油茶種植質量,使油茶能夠健康生長,然后提高整體油茶產量,保障農戶的經濟效益。
2.1 選地整地
在進行油茶高產林栽植的時候,要先對其進行選地以及整地,對其土地的選擇,首先要選擇排水性能好的位置,并且土地的pH值要達到5左右,土壤要足夠松軟才能夠種植。在種植之前對于土地要進行清理及修整,將土地中的雜草等物質要進行清理,這樣能夠避免影響油茶樹生長。其次,在種植方式中要按照全墾整地、帶狀整地或直接挖坎方式,根據(jù)不同立地條件選用合適株行距設置造林種植穴,然后將種植穴中的石塊及樹根剔除,再將其碎表土放入其中,這樣能夠使整體的種植土壤比較松軟,并且其中蘊含的營養(yǎng)物質相對比較豐富,能夠利于油茶樹呼吸等。最后,對土地進行整理后,可以在土壤中撒入一些磷酸鈣以及相應的肥料,對于肥料而言,一般可以運用農家肥、生物肥等有機肥料,然后根據(jù)天氣情況對其進行澆水,這樣能夠使土壤的肥力以及水分滿足油茶樹需求。
2.2 選擇品種
對于土地以及種植穴選擇后,要對油茶品種進行選擇,對于品種一定要選擇適合當?shù)胤N植的優(yōu)良品種,這樣能夠保障油茶產量。在對品種進行選擇時,一定要對種植地區(qū)的氣候以及地類情況進行明確,然后選擇相應的油茶品種。同時,對于油茶品種的性能一定要進行明確,這樣能夠預估出相應產量。然后再選擇品種時,對于油茶樹的高度以及壽命要進行明確,一般要選擇出油率高以及果大的油茶品種,這樣能夠提高產油量。綜合考慮選擇相應優(yōu)良品種,能夠有效地保證種植戶油茶產量,從而提高其經濟效益[3]。
2.3 幼苗栽植
進行土地以及品種的選擇后,要進行幼苗栽植工作,對于幼苗栽植工作一定要選擇合適方式,這樣能夠使茶樹在種植后的成活率比較高,在茶樹種植的時候,一般會運用兩種種植方法。第一,是直接將油茶種子種到種植穴中,讓種子進行生長,這樣的方式能夠節(jié)省大量種植時間及成本,并且能夠有效降低種植戶的工作量。但是這種方式油茶樹的成活率比較低,同時種子還會被鳥以及老鼠吃掉,這樣大大降低了種子發(fā)芽率。第二,是將油茶樹的幼苗栽到種植穴中,這種方式相對比較費時、費錢,但是油茶樹苗的成活率會非常高,但是在具體種植的時候,首先要先進行培育幼苗,然后對幼苗再進行栽植。在選擇油茶樹種時,可以選擇無性系油茶品種,這樣能夠使后期的樹苗質量優(yōu)質。除此之外,對于種植的時間也要重視,一般要在春季二、三月進行種植,特殊時期也可以在十一月下旬對其進行種植,具體種植時間要根據(jù)當?shù)貧夂蛞约跋鄳N植品種進行明確。
2.4 科學種植
在對幼苗培育后要進行栽植工作,在進行栽植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種植時間以及種植方式這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合理的進行,能夠使油茶樹健康生長,從而使整體油茶產量提高。在栽植的過程中,對于其種植時間一般會在當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如果在春季進行種植,其樹木的成活率比較高,在種植時一定要選擇陰雨天進行種植,可提高油茶樹的成活率。同時在種植之前,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將油茶樹苗的根部用生根粉進行處理,然后再對其進行種植。在種植時要用刀將營養(yǎng)袋兩邊劃破(或將苗木小心從營養(yǎng)袋取出),再將幼苗放在種植穴的正中間,使樹木保持直立,然后對根部進行覆土工作。在覆土的時候一定要分層進行,并且對土覆蓋后要進行壓實,這樣能夠使土壤與苗木的根部接觸良好,最后回一層松土,并盤成碗狀,使苗木的成活率提高[4]。
3 油茶高產林管理措施
3.1 肥水管理
要想油茶能夠實現(xiàn)高產,要對其實施有效管理措施,首先要對其實施肥水管理,油茶幼苗階段對其氮肥需求量比較高,因此要對其加大氮肥的用量。而油茶在進入結果時,對于磷肥以及鉀肥需求量大,因此要提高這兩種肥的用量,同時降低氮肥用量。對油茶林進行施肥時,還要對季節(jié)情況進行考量,因為在不同季節(jié)對其實施的肥料也會存在不同。例如在春季的時候,油茶樹處于生長期間,因此要提高速效肥的使用量,一般以氮肥為主要施肥原料,這樣能夠促進油茶林的生長。對于夏季而言,油茶正準備開花時期,因此整體分化相對比較快,要對其實施磷肥以及鉀肥,對于其園地而言,可以對其實施一定量的尿素,這樣能夠保障整體土壤養(yǎng)分。對于油茶進入盛果期后提倡營養(yǎng)診斷配方施肥,做到“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除此之外,在施肥的過程中,還要對其油茶林的地勢進行明確,根據(jù)地勢的不同,運用不同的施肥方式,這樣能夠保障整體土壤養(yǎng),促進油茶林的生長,使其能夠得到高效產量。
3.2 修枝整形
在油茶樹生長良好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枝葉擠壓的問題,因此對其要進行疏剪,這樣能夠使油茶林的透光性以及通風性良好。對于油茶樹而言,部分枝條會向下生,如果生長良好樹木養(yǎng)分會充足,但是對后期的結果有不利影響,因此對其枝葉要進行修剪,并且將其中的病枝剪掉,避免使其與健康樹枝爭奪養(yǎng)分。一般對于油茶林的密度在0.8左右比較適宜,使其光合作用達到最大化,促進整體生長,提高油茶產量。
3.3 病蟲害防治
(1)炭疽病
炭疽病是油茶樹最容易出現(xiàn)的病害之一,這種病癥會導致油茶出現(xiàn)落果的情況,嚴重的還會導致油茶樹出現(xiàn)落葉以及衰亡等現(xiàn)象,影響油茶樹種植戶的經濟效益。炭疽病在發(fā)生初期,果實上會出現(xiàn)褐色斑點,然后逐漸會變成黑褐色,發(fā)病后期會出現(xiàn)大量黑色小點,一般為病菌孢子。在雨季后,樹木被雨水浸濕以及濕度含量比較高時,會出現(xiàn)紅色孢子堆,然后會導致大量果子出現(xiàn)病斑,嚴重的成熟的果子會裂開,而沒有成熟的果子會出現(xiàn)相應顏色病斑。對于這種病癥一旦出現(xiàn)要及時進行標記,然后將生病的樹木進行砍伐,然后集中進行處理。同時在園林中可以噴灑波爾多液等藥物,一般噴灑3d左右可以痊愈,噴灑時間一般在六月份,如果在病癥高發(fā)期每天要至少噴灑兩次[5]。
(2)刺綿蚧
刺綿蚧的成蟲和幼蟲會對油茶樹的枝葉進行吸食,其病蟲出現(xiàn)的分泌物,會造成煤污病,對油茶樹會造成嚴重傷害。這種害蟲一年會出生一代,一般會在五月份開始進行產卵,然后在7月份的時候會進行分化,因此對其病蟲的防治一般在4~5月份,能夠有效地根治病蟲。對病蟲進行治療時,一般會將受害的枝葉進行砍掉,然后集中燒毀這樣能夠將其中的蟲卵消滅。如果在5~6月份的時候,要對其進行藥物治療,可以運用敵敵畏以及敵百蟲等溶液進行噴灑,從而有效殺死病蟲。
(3)尺蠖
尺蠖這一害蟲屬于爆發(fā)性蟲害,一般會將其樹葉的枝葉進行吸取,造成油茶樹出現(xiàn)落果以及枯葉等情況,使種植戶出現(xiàn)嚴重的經濟損失。這種害蟲不止會食用茶樹,還會對油桶等樹葉進行食用,因此對其林場會造成嚴重的危害,一旦出現(xiàn)這種害蟲,要進行徹底防治。這種害蟲在環(huán)境溫度高于15℃時,會開始進行產卵并羽化,并且這種害蟲會集中生存。對其進行的防治主要可以分為滅蛹防治以及藥物防治等,對其滅蛹主要是在發(fā)現(xiàn)害蟲時要對其進行集中處理,將患病樹脂進行砍伐然后燒毀。對其藥物可以選用百寵粉以及亞胺磷等藥物進行防治,對樹木進行噴灑能夠有效殺滅害蟲,從而讓油茶樹的健康生產,使養(yǎng)殖戶的經濟效益得到保障。
4 結語
綜上所述,油茶林能夠為種植戶帶來高效的經濟效益,并且油茶果加工出來的茶油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人們對健康、優(yōu)質植物食用油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這是一種不可逆的發(fā)展趨勢。而油茶油不僅能夠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還能夠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對于油茶林的種植規(guī)模在不斷增加。為了能夠提高油茶產量,要優(yōu)化其栽培技術,并且對其實施相應管理措施,有效地防止病蟲害發(fā)生,提高油茶產量,保證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孫潤.油茶高產林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探討[J].農村科學實驗,2022(13):121-123.
[2] 藍嵐.油茶高產林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探討[J].綠色科技,2022,24(7):89-92.
[3] 黎廣森.油茶高產林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J].農家參謀,2021(14):170-171.
[4] 郭曉春,徐德兵,劉倬志,等.山地油茶高產栽培管理實用技術研究[J].南方農機,2022,53(2):18-20,35.
[5] 向超俊.油茶高產林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探討[J].農家科技(上旬刊),2022(8):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