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瑋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手術一部 (河南 南陽 473000)
全身麻醉表示將全麻藥物經過吸入、注射等途徑作用于患者大腦組織,患者表現出意識消失,或感覺消失等[1]。一般根據給藥途徑的不同進行分類,即吸入、經脈或基礎麻醉等[2]。以往麻醉方法如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麻醉等止痛效果不理想[3-4]。近年來,醫(yī)療技術水平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患者對麻醉需求增加,全身麻醉開始成為首選[5-6]。因此,對于進行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進行安全有效的護理尤為重要。本次研究探討手術室護士配合護理效果,現將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手術一部進行全身麻醉手術患者7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即對照組、觀察組,均35例。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2~89歲,平均年齡(43.68±3.59)歲,手術時長0.5~3.5h,平均手術時長(2.25±0.42)h,手術類型:普外科19例,胸外科9例,骨科手術4例,神經外科手術3例。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齡2~89歲,平均年齡(42.93±3.61)歲,手術時長0.5~3.5h,平均手術時長(2.32±0.51)h,手術類型:普外科17例,胸外科10例,骨科手術5例,神經外科手術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
1.2 研究方法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手術室護士配合護理。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內容包括術前探視,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監(jiān)測等。觀察組:麻醉前心理指導,因患者對手術認知低易產生恐懼,手術室護士需要進行術前訪視,向患者講解麻醉方法、感覺以及效果等,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患者需要如何配合,介紹期間,手術室護士要具備足夠的耐心,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認知,緩解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另外對于存在吸煙史患者,講解吸煙對手術的危害,勸導患者戒煙。物品護理,手術室護士協(xié)助麻醉醫(yī)生準備麻醉相關物品等。藥品護理,予以苯巴比妥、海俄辛等,目的為了減少麻醉藥量等,密切觀察患者體征,如血壓、呼吸、脈搏等。麻醉中核對資料,核實患者資料,如姓名、性別、年齡、手術名稱、麻醉前用藥等。手術室溫度、濕度,手術室溫度和濕度過高或過低均對患者機體產生影響,后果較嚴重,手術室護士需要依據手術室內溫度、濕度隨機調節(jié),溫度22~25℃,濕度40%~50%。體位護理,因麻醉患者全身或部分無知覺,無法自身調節(jié)體位,手術室護士需要配合麻醉醫(yī)生幫助患者調節(jié)合適體位姿勢,還要確保呼吸道暢通。配合插管,吸痰管連接中心吸引,并連好麻醉劑電源,構建靜脈通道,進行麻醉誘導、氣管插管。插管后,拔出導絲,傳遞牙墊,協(xié)助擠壓呼吸囊,固定導管,手術室護理需要密切關注體位是否固定,調整體位時需要確保氣管插管處于暢通狀態(tài),還需密切觀察患者胸腹受壓情況,預防對心肺功能產生影響。通道護理,因術中麻醉、補液、輸血等需要應用靜脈通道,因此可構建1條或多條靜脈通道,患者疾病情況較嚴重者可構建中心經阿米穿刺置管。液體護理,術中患者因術前禁水、禁食等易引起機體血容量不足,血壓異常等,由此,構建靜脈通道后,需要及時輸液,確保水電解質平衡。另外手術室護士還需要密切觀察術中血液丟失情況,依據血液丟失量確定輸血量,目的為維持機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患者輸血前,先與麻醉醫(yī)生核實,需要大量輸血時,經加熱后再輸注,手術室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反應,若出現異常及時停止輸血。生命體征觀察,手術室護士需要密切觀察患者體征變化,及時判斷病情變化,并配合麻醉醫(yī)生,若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麻醉醫(yī)生處理。配合搶救,若出現麻醉意外,手術室護士需要全力配合麻醉醫(yī)生,因此,要求手術室護士需要熟悉全身麻醉流程及可能出現的反應,同時還需要掌握搶救愛技巧、藥品用法等。Ⅲ麻醉后。術后及時停止靜脈麻醉藥物,并觀察患者情況,比如瞳孔大小、意識等,確?;颊吆粑捞幱谕〞碃顟B(tài),必要下可予以吸痰?;颊咴诩磳⑻K醒時易出現躁動,可進行心理指導,為避免意外,也可將患者手足進行約束。
1.3 觀察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麻醉蘇醒時間、麻醉配合度、患者躁動評分、患者及醫(yī)師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SPSS 26.0軟件分析,SAS評分、SDS評分、麻醉蘇醒時間、麻醉配合度、患者躁動評分用(±s)表示,t檢驗;護理滿意度用[n(%)]表示,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態(tài)護理前,兩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P>0.05,護理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均下降,組間比較,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心理狀態(tài)
2.2 麻醉蘇醒時間、麻醉配合度、患者躁動評分觀察組麻醉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麻醉配合度評分、患者躁動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麻醉蘇醒時間、麻醉配合度、患者躁動評分
2.3 患者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患者護理滿意度
2.4 醫(yī)師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醫(yī)師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醫(yī)師護理滿意度
近年來,因醫(y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人們對護理質量也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手術室配合護理內容主要集中在舒適護理、人文護理以及心理護理等。臨床中充分應用手術室配合護理,可顯著提高護理效果,還可預防術后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改善患者預后。手術室護理質量可直接影響患者術后療效和預后,還可直接對醫(yī)患關系產生一定影響[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改善明顯,且患者滿意度及醫(yī)師滿意度更高,表明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手術室配合護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及醫(yī)師滿意度,尤其顯著減輕患者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提高手術配合度,促使手術順利進行。本研究還顯示,觀察組麻醉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麻醉配合度評分、患者躁動評分均低于對照組,進一步表明手術室護理配合效果明顯。與目前報道具有一致性[8-9]。分析其原因,常規(guī)護理干預重視麻醉手術流程,而忽視了患者舒適、心理方面變化,護理效果無法達到預期[10]。手術室配合護理圍繞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進行干預,分析整個麻醉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的反應,及時進行預防性護理干預,內容包括心理指導、物品護理、藥品護理、體位護理、配合插管、通道護理、液體護理以及手術室環(huán)境護理等,進行全方位護理,以患者為核心,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舒適度及配合度,同時還有利于提高醫(yī)師滿意度。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士配合護理可減輕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配合度,減輕躁動,有利于提高患者及醫(yī)師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