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嗲
最近,想必你也在網(wǎng)上看到了這則新聞:“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一季度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870元?!毙侣勍桨褍蓚€話題再次頂上熱搜:月收入過萬是什么水平?你的月收入過萬了嗎?
話題下一片吐槽:“沒到平均線,我拖國家后腿了?!薄岸紤岩勺约侯I的不是工資,是低保。”
確實,每一次媒體公布平均工資,無論是各省市還是各行業(yè),總會在很多人心中炸開不小的波瀾:月薪過萬的人,真的遍地都是?
這幾年在社交平臺上,我們看到了太多高薪神話:“90后券商交易員月入超8萬”“華為員工月收入平均6.5萬”“騰訊去年人均年薪達到102.5萬”……
這些鋪天蓋地的信息,給人一種錯覺:在這個遍地黃金的時代,月薪1萬不過是最低起始點。只要給我一個機會,輕輕松松就能年薪百萬。
據(jù)《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超2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畢業(yè)后月薪可過萬;67.65%大學生認為自己畢業(yè)10年內(nèi)會年入百萬??蓪嶋H情況呢?我們不妨來看一項個稅數(shù)據(jù)。2018年,個稅起征點從3500元調(diào)整為5000元,納稅人數(shù)從1.87億人降至6400萬人。也就是說,實際月薪超過5000元,需要繳稅的人數(shù)才6400萬人,占總?cè)丝跀?shù)的5%左右。
而在智聯(lián)招聘發(fā)布的《2022大學生就業(yè)力調(diào)研報告》中,畢業(yè)生平均簽約月薪是6507元,比上一年下降了12%。很殘酷,但這才是現(xiàn)實。
真正賺高薪的,只是少數(shù)人。而這少數(shù)人多為行業(yè)精英,教育認知水平較高,相對應也擁有較多的媒體關注度和互聯(lián)網(wǎng)話語權。他們大量聚集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再加上媒體常常利用“月薪10萬”“年薪百萬”這種獵奇方式來抓大家的眼球,讓人們不自覺以為這些就是普通人真實的收入水平。殊不知,“以為錢很好賺”是成年人最大的錯覺。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氣:只要自己不是混得最慘的那個,就行了。
也會有人焦慮再生:我為什么沒有拿到這個工資?
分析師蔣亦凡舉過一個例子。
假定3個人的工資分別是12000元、10000元、8000元,平均下來是10000元,那收入水平是不錯的。但如果3個人的工資分別是23000元、4000元、3000元,雖然平均下來同樣是10000元,但其實有兩個人的收入水平是很低的。所以,“平均工資”對于個人缺少實際的參考價值。
以2023年一季度的各行業(yè)平均薪酬排名為例,真正能達到月薪過萬遍地的,主要分布在高技術制造業(yè)、金融業(yè)和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這幾個行業(yè)的高工資一直眾所周知,那很多拿著普通工資的其他行業(yè)人員必然被平均了,更別說企業(yè)老板、高管們了。所以說,平均值對于普通人來說,真的只是看個熱鬧。真正有代表性的中位數(shù)們和低收入群體,根本不會關心所謂的數(shù)據(jù),更沒有時間在各種社交軟件上為自己發(fā)聲。他們大部分人只會為明天吃什么、孩子交學費、怎么才能省幾塊錢而操心。
說了這么多,我并不是想制造焦慮、傳遞悲觀。恰恰相反,我想替大家快刀斬亂麻,然后長久地解綁。我們?nèi)绻蛔屑毞治鲞@一切,大家極有可能在預期和現(xiàn)實的落差面前,整個人陷入頹廢狀態(tài);又或者受了各種不對稱和虛假信息的影響,被動卷入各種焦慮當中,打亂自己原本的節(jié)奏。
之前,有個杭州媽媽的故事在網(wǎng)上很火。
為了多賺一點錢,她一天打三份工。白天是公司文員,早8點半到晚5點半,月薪6500元,偶爾能去附近接送孩子;晚上是主播助理,每周3天晚7點到9點協(xié)助主播,核對整理產(chǎn)品,記錄產(chǎn)品的售賣數(shù)據(jù),一個月2000元左右;其他時間還兼職寫手,一篇30塊錢,一個月能接到40篇左右,午休和周末的時候瘋狂寫,一個月能到手1200~1500元。
很多人驚嘆她的時間管理,認為這樣太辛苦了。她卻說了這樣一句話:“經(jīng)常看到大家在說自己月入過萬,都不好意思評論。在你們眼中,月入過萬好像是件很容易、很正常的事,但我一天打3份工才勉強月入過萬。”
這個世界的確有富人,也有賺錢很容易的人。某某做生意的同學,一年能賺幾百萬;某某鄰居的孩子,大學剛畢業(yè)一個月就兩萬;某某親戚不到30歲,買房又買車??蛇@樣的人,真的太少了。大多數(shù)人其實都如你我一樣,起早貪黑,加班熬夜,掙著普通工資。
有讀者曾給我留言。她的老公為了200塊的工時費,加班到11點,沒吃飯沒喝水,回家后卻開心地和她分享:“今天運氣不錯,掙到娃兒半個月的尿不濕錢了!”也有人講述自己拿外出辦事的公交費去報銷,老板卻說公交費不報。“這對老板來說是沒幾個錢,但對我來說可以買幾斤雞蛋了?!鄙踔劣腥俗鐾耆槲哥R,切掉三個胃息肉,不能吃早飯,昏昏沉沉空著肚子繼續(xù)去上班,“就為了老板別扣我三百塊?!?/p>
什么是普通人賺錢的真相?我想這就是。
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固然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但今天我們討論這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并不是為了證明高收入就一定幸福,低收入就一定不幸福。
在這個世上,有人衣食無憂,但身心疲憊、感情孤單;也有人物質(zhì)匱乏,但內(nèi)心充實、家庭和睦。經(jīng)濟基礎一定程度決定了生活的質(zhì)量,但它無法百分百衡量一個人的生活狀態(tài)。
我們的價值觀不該局限在金錢的獲得與消費,健康、家庭、時間、自我價值、人際關系等同樣需要關注。
科學家顏寧提到過自己和學生的一次對話。當時電視劇《歡樂頌》爆火,有學生就過來跟她說:“顏老師,我想了一下,安迪在金融界的地位一定沒有你在學術界的地位高,安迪的工作強度一定也沒有你的工作強度大??墒牵憧此嵍嗌馘X呀。你難道心里不會不平衡嗎?”
顏寧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那你覺得安迪就比我幸福嗎?難道金錢就變成了衡量自己幸福感的一個標準了嗎?”
顏寧很感慨:“我覺得不論是誰,有一件事情是非常公平的,就是你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向死而生。既然每個人最后的歸宿都是一樣的,那么你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想過你要什么樣的生活?對我而言,只是覺得我很簡單地去喜歡這么一個世界(指科學的世界)?!?/p>
這些年,我聽過很多人感嘆自己不幸福、一無是處。其實不是他們越來越浮躁,而是他們越來越不能面對自己。從某種角度來說,有時候羨慕別人不是一件壞事,這證明我們太渴望變好了。
我們也要承認,每個人的起跑線不一樣。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修行,各有各的活法。與其用別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生活,不如考慮怎么把自己手里的牌打好。就像有句話說的,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那個為生活一直奔波的你,那個努力給家人更好生活的你,何嘗不是自己的英雄呢?
摘自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