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諭 廉江市第二小學四年級
廉江這片紅色的土地,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志士,如關(guān)澤恩、黃平民……他們尋找革命的足跡,決心要把苦難的人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他們就像一把革命的大刀,砍斷人民身上黑暗的枷鎖;又如一把解放的鑰匙,打開了人民水深火熱的牢籠。
在黃平民紀念小學中,屹立著一尊雕像,他就是廉江第一位共產(chǎn)黨員、曾擔任中共南路特委書記的黃平民。1928年12月,黃平民不幸被捕,敵人妄圖從他的口中得到黨組織的情況,卻被他嚴詞拒絕了。黃平民的雕像雙唇緊閉,眼神堅定,似乎仍然在和敵人作斗爭。他那大義凜然的形象,為我們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路過鶴地水庫的大橋,那水聲“啪啪”作響,像在自豪地告訴我們,這是先輩們從1958年開始興建的庫壩。革命精神也在每個人的心中,正是因為有了這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革命精神,才會有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建成鶴地水庫的奇跡。
廉江,這片紅色的土地,有永遠抹不掉的英雄事跡和偉大的革命精神。我們追尋著革命的足跡,紅色文化將融入我們的血液,化作浴火重生的動力,指引著我們不斷前進。讓偉大的紅色革命精神代代相傳!